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商河胡集小学经费短缺 300个孩子自带板凳上学堂

2011-10-14 07:29: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胡集小学 课堂教学改革 师范类本科生 生师比 校本课程 学堂 美术老师 经费短缺
[提要] 这个新学期开学前,六年级的郭昊宇让爸爸去集市上买了一个新板凳带到学校,并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校长李召杰说,学校没有美术老师,美术课由两个语文老师兼着,他们在师范学校时学过一点黑板报的东西。

放学后,各式各样的板凳摆在课桌上,以便于打扫卫生。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本报走基层的记者给学生们送来新书包。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5年来唯——位新老师对未来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本报记者 徐洁

  这个新学期开学前,六年级的郭昊宇让爸爸去集市上买了—个新板凳带到学校,并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中午11点40分,放学时间到了,为了方便做值日的学生打扫卫生,孩子们把凳子搬到桌子上。教室里56个学生,56种不同样式和颜色的凳子摆满了桌子,凳子底部写着每个学生的名字,以便区分。

  高年级每个学生板凳都不—样

  商河县贾庄镇胡集小学是一所有920名学生的学校,生源覆盖附近的29个村子。在附近一片平房中,1997年盖的白色二层教学楼挺显眼。大门外是一片刚刚收获又等待耕种的土地。

  在胡集小学上学6年,孩子们眼中的学校设施越来越好了。买了电脑,有了土暖气,教学楼门前的操场也硬化了,不再一下雨就成了烂泥塘,厕所也可以冲水了,不再臭气熏天。然而,由于缺少桌椅板凳,近300个孩子不得不自带板凳来上学。

  这个新学期开学前,六年级的郭昊宇让爸爸去集市上买了一个新板凳带到学校,并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中午11点40分,放学时间到了,为了方便做值日的学生打扫卫生,孩子们把凳子搬到桌子上。教室里56个学生,56个不同样式和颜色的凳子摆满了桌子,凳子底部写着每个学生的名字,以便区分。

  校长李召杰说,学校已经四五年没有多余的资金更换桌椅板凳了。每年,都有一批不能用的桌椅板凳淘汰,却得不到及时补充。至今,学校仍有近300名高年级的孩子自带板凳来上课。

  在贾庄镇,胡集小学在规模上是大校。李召杰说,每名学生每年拨款515元,学校最近刚刚聘用了保安,还要为冬季取暖购买煤炭,小到一支粉笔、一张打印纸,每一项支出都来自捉襟见肘的经费。

  终于盼来了—名“姐姐老师”

  今年秋季开学,1987年出生的郑维霞大专毕业后来到商河县贾庄镇胡集小学任教,成为这所农村小学唯一一位30岁以下的老师,也是5年以来该校迎来的第一位新老师。

  在此之前,他们的老师多是50多岁的“爷爷奶奶”,偶尔有40岁左右的叔叔阿姨。

  数学老师任世革已经50岁了,

  19岁起,他就站上了村小的讲台,至今已31年。胡集小学50余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到了半数,年龄最大的两名老师都已57岁了。

  任世革每周上12节课,教着数学和安全教育,兼一个班的班主任。对于最近几年频繁的课堂教学改革,任世革感觉有些吃力。在村小做民办教师的时候,他曾经“包干”了语文、数学等所有课程。

  在郑维霞这位“姐姐老师”来到胡集小学之前,这儿已经5年没有进过新老师了。郑维霞老家就在贾庄镇,胡集小学是她的母校,大专班里80%的同学去了农村学校。而在师范类本科生就业并不景气的当下,却从来没有一名师范本科毕业生来到这所农村小学,待遇、

  农村生活条件甚至包括今后的婚恋问题,都是农村小学吸引人才的瓶颈。

  学校从没来过真正的美术老师

  像多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一样,他们看漫画书、爱描摹漫画里的人物,也爱发呆爱想象。然而,在这儿上学的孩子们却从没见过一位真正的美术老师,也没有上过一堂正儿八经的美术课。

  校长李召杰说,学校没有美术老师,美术课由两个语文老师兼着,他们在师范学校时学过一点黑板报的东西。920人的学校、18个班级只有1位音乐老师。3年前,学

  校唯一的一名微机课老师退休了,从此,没有老师教得了微机课,学校为微机室购置的40台电脑基本闲置,校本课程的开设更是无从谈起。“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和品德课师资基本是充足的。”李召杰说。

  我省2010年教育发展公报显示,我省小学生师比为16.2:1。以胡集小学920名学生,55名老师计算,16.7:1的比例与省平均生师比持平。教师结构化缺编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今年,胡集小学向上级申请了17位新教师,结果只分来1个。不少孩子在这里系上红领巾,又从这里走进中学,却依然没有盼来美术老师。

  让李召杰焦虑的还有,过几年,这些50岁以上的老教师进入退休高峰,学校的师资能否得到及时补充?

  老师们工资今年翻了番

  胡集小学校长李召杰在农村中小学从教已经25年了,10年前,他从一所农村中学来到胡集小学。当了半辈子的“孩子王”,让他和所有老师感到实惠的是,经过两次工资调整,2011年他的月工资比去年翻了番。现在,中级职称的李召杰月工资2860元,“比在县里工作的科级干部还高200元。”李召杰说。什么叫生活得有尊严,老师们现在终于感受到了!

  对于许多老教师来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三四个月没发1分钱工资的经历印象深刻。“2005年,我的月工资是460元,1995年-2005年,十年没涨工资!2006年涨了一点,600多元。”李召杰说,当时,上级领导来检查时说了一句:“工资这么低,老师还干个什么劲!”

  此后,2007年商河县兑现了全县一线教师的职称工资,此后又相继出台了住房公积金政策和住房补贴制度。今年5月,根据官方统计,全县教师平均工资2095元,而党政干部平均工资1949元。

  “我现在每月能拿到1800元,赶上了好时候。”郑维霞说,她相信,农村教育会越来越好。

高娜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