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企业家创办两所慈善学校,自费救助苦难孩子

2012-04-09 10:34:00    作者:   来源:山东商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慈善学校 亚孤儿 校服费 父亡母嫁
[提要] 8月21日,为期24天的军训结束,212名参训亚孤儿按各县市区分组,不用义工陪护,从肥城市坐车,各自回到自己的家。学校建成后,将面向济宁市的县市区专门招收孤儿、亚孤儿及特困家庭子女,预计新校将于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

军训中,7岁的亚孤儿李春青自告奋勇,担当起教官角色,训练义工们

  在百度百科中,亚孤儿有一个冗长的定义:父母双方已有一方死亡,孩子交由单亲抚养,而此单亲又组织了新的家庭,放弃了抚养责任,将孩子交由孤寡老人或其他亲属代养的未成年人。

  先后在泰安和济宁创办了两所慈善学校,专门养教亚孤儿的济宁九巨龙集团总裁徐夫京通俗地将“父亡母嫁”的孩子称为“亚孤儿”,“这个群体比孤儿还苦,目前还是政府救助的空白点。”

  目前这两所学校共有学生566名,其中亚孤儿268名,他们来自济宁市十二县市区和肥城、东平地区的各个角落,因为相似的命运聚到了一起。经历了小学初中完全免费的教育和多年的家庭式养教后,今年七月份,首批15名亚孤儿初中毕业生将走出校门,踏进社会。

  本版文/图 孔祥梅 记者 冀强

  “只会点头和摇头的孩子”

  在网络中搜索“亚孤儿”,仅能找到约8390个相关网页——很明显,这还是一个新词。

  但徐夫京却已经发现并为之奔劳了多年。早在2005年,小有积蓄的徐夫京就从济宁回到泰安肥城老家,开办了名为京欣的小学。

  在办学中,经常出现“父亡母嫁”、由孤寡老人代养的孩子,因交不起生活费而面临辍学的问题,徐夫京对此十分担忧。“即便我们免收了他的生活费,只能解决小学阶段,升初中怎么办?初中毕业又怎么办?”

  随后,他查询国家相关福利政策,先后到几十个“父亡母嫁”儿童家庭进行调查,发现这类孩子绝大多数尚未列入到政府的抚养救助范围。

  也就从那时起,徐夫京将“父亡母嫁”的孩子定名为“亚孤儿”。

  “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这个群体比孤儿还苦,目前还是政府救助的空白点。”徐夫京介绍说,“亚孤儿不良教育的存在,实际上是一个潜在的社会隐患。他们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他们的出路可能相当暗淡,极有可能落在社会的最底层,此情况不光对他们的命运有影响,弄不好还会沦为社会最不安定的因素。”

  现任九巨龙慈善学校副校长李庆红,曾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首次遇见亚孤儿王海军的情形:九岁的孩子,只有六七岁的身高,穿着露着肚子的背心,灰头土脸,目光呆滞。

  “你叫王海军?”点点头。

  “几岁了?”摇摇头。

  “上几年级了?”没有动。

  “是不是上幼儿园?”又点点头。

  ……

  好不容易开口说话,回答李庆红的加减法算术题时,“十以内的加法还可以,减法就不会了……”

  去年2月份,慈善学校来到泗水圣水域,找到了与年届七旬奶奶相依为命的桂金鼎,12岁的他已经能够料理农活,打点家务。但提到去上学,舍不得唯一亲人的他却哭个不停。

  来到学校的第一顿午饭,桂金鼎吃到了此前只闻过香味儿的鸡肉。捧着饭盒, 想把鸡肉留给奶奶的他却泪流满面。

  还有一个令老师们难忘的亚孤儿张延江,他是徐夫京在腊月29那天,从微山湖畔一间农家仓库里找到的,“靠吃百家饭生活,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住 在几块空心水泥砖堵着窗户的屋子里……”

  “亚孤儿生活无依,受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社会特殊阶层,他们一方面已经辍学或普遍面临辍学、逃学的局面,另一方面,即使上学,大部分是成绩最差的学生。”徐夫京说,特别是在亚孤儿的内心世界里,父亲死亡,母亲改嫁,老人无助,给孩子留下深深的伤痕。

  地毯式招生

  为更大规模的救助亚孤儿,2008年徐夫京在济宁泗水新建了六千多平米的九巨龙慈善学校,免费招生亚孤儿,实行寄宿制管理,免费抚养。

  但最初的现实却令人沮丧。想起当年的招生情形,九巨龙集团亚孤儿养教中心副主任樊庆芳笑称为“地毯式”招生,包括徐夫京在内,数百名员工在济宁市各县市区的1000多个自然村当中,只找到了符合“父亡母嫁”条件的孩子83名。

  “怀疑,不解,敌视,各种情绪都有。”樊庆芳回忆说,“尽管我们费尽口舌,说明来意,但还是有人不相信有这种好事,甚至怀疑我们会把孩子们拐走卖掉。”

  为了从济宁市各县市区的850万人口当中,筛查出更多的亚孤儿,九巨龙集团向济宁市慈善总会申请成立慈善义工团。经过三年的发展壮大,如今义工团注册义工已近三百名。

  为了取得更多人的信任,再次下乡招生时,义工们都换上了统一购置的军装。“情况大有好转,再加上我们和孩子、代理监护人、村里要签一份养教协议,所以很多人选择了信任。”

  为解决招生问题,校方还向济宁市政府申请,希望协调有关部门协助招生。2010年10月27日,济宁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认为:“九巨龙集团建设的肥城市京欣慈善学校和泗水九巨龙慈善学校,为孤儿、单亲家庭缺失抚养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提供了慈善救助和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后,济宁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向九巨龙提供了全市范围内的孤儿、亚孤儿名单,九巨龙员工据此展开地毯式搜寻。2011年6月,济宁市关工委又向各基层关工委下发文件,要求他们向慈善学校提供“亚孤儿”生源。

  如今,泰安和济宁两所学校共有学生566名,其中亚孤儿268名。作为慈善学校,校方不仅免收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校服费等一切费用,还按季节按学期发放各类学习和生活用品。“学校就是他们的家,管吃,管住,管学习,管医疗。”

  另据介绍,初中毕业后,校方还将继续提供两年职业技术学校或三年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使每一个从九巨龙慈善学校走出去的孩子都具备独立谋生的技能,所需全部费用也由九巨龙集团承担。

  他们弱势,但不弱智

  “找到这些孩子们不易,想让他们发生质的变化,更是不易。”3月30日,在九巨龙慈善学校,樊庆芳感慨道。如她所说,将亚孤儿送到学校只是养教的开始,真正使他们成才自立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她告诉记者,个别亚孤儿不愿意离开唯一的亲人,在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去年开学典礼刚结束,有十几名孩子闹着要跟随家里人回去。费尽周折才将这些孩子留下。”

  采访中多名老师也向记者表示,新生入学后最突出的不适应表现就是“哭”和“跑”。此前,肥城京欣慈善学校一名三年级亚孤儿新生不服从管教,入学第二天因无法忍受学校制度,曾在凌晨三点擅自翻墙离校。而来自济宁市中区的四年级亚孤儿新生逃跑时更是“思虑周全”,竟然怀揣一个馒头跳墙而走,幸好被同学及时发现,将他领了回来……

  为了让亚孤儿们得到父母般的关爱,被孩子们唤作“老爸”的徐夫京建立了义工结对帮扶制,每名亚孤儿都有一名九巨龙义工作为帮扶人。此外,为了使原在读学生尽快接纳亚孤儿,校方还实施了学生帮学制。

  去年暑假期间,徐夫京将亚孤儿集中在一起进行了为期24天的军训。并把编写出的亚孤儿生活行为规范、亚孤儿自我管理细则贯彻到实用当中,成立了衣、食、住、行等15个管理部,让孩子们担任部长,自我管理,通过培训和实践,孩子们发生了质的变化,能够自我管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不需要老师指挥,吃喝拉撒,有条不紊。

  8月21日,为期24天的军训结束,212名参训亚孤儿按各县市区分组,不用义工陪护,从肥城市坐车,各自回到自己的家。

  在徐夫京看来,亚孤儿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精神打击,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生活无依,他们是一个“弱势群体”,而不是一个“弱智群体”。“他们比一般正常家庭的孩子坚强,抗击打。”他通过自己的养教实践,探索出真正适应亚孤儿成长的养教模式,让弱势成为强者,使他们自信、自立、自强。

  今年七月份,慈善学校即将送走第一批15名亚孤儿初中毕业生。徐夫京说,不仅是自己,很多爱心人士也都在关心着孩子们的出路和将来的生活。“在这个时候,抓住机会,他们就一定能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精彩蝶变,正在继续。

  ■ 相关链接

  济宁每五天

  多一个亚孤儿

  2009年以来,徐夫京所带领的九巨龙慈善义工在济宁市农村走访了2160个自然村,共找到了268名亚孤儿,已经得到救助的他们,分别在肥城市京欣慈善学校和泗水九巨龙慈善学校生活读书。

  一个令他不能安心的推算是,济宁市850万人口当中约有600个亚孤儿,目前大约有300名亚孤儿还未得到救助。而且亚孤儿是不断出现的,按亚孤儿所占人口比例推算,济宁市平均五天就会出现一名7至17岁的亚孤儿。

  童年辍学的经历,使得徐夫京对尚未得到救助的亚孤儿十分同情,真切的想救助他们。在他看来,这些孩子,同样也应该是祖国的花朵,不该在寒风中瑟瑟颤抖,无人关爱。

  据介绍,从招入到两所慈善学校就读,到初中毕业,在校期间的吃、穿、住、用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均约9000元每年,全部由徐夫京和九巨龙集团向学校提供。随着亚孤儿的入学,徐夫京个人和九巨龙集团在慈善事业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每年的经费大约700多万元。

  去年10月12日,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在参观九巨龙慈善学校后表示,徐夫京和关工委的所作所为,叩问着我们的心灵,也让政府意识到还有很多缺失,需要做的还有更多。“希望将来有机会,有更多的官员来关心这一点。我一定责无旁贷,尽我自己的责任。”此外,梅永红还表示希望在全市发动一场企业的慈善运动,“相信这样一种行为,不会让企业受损,相反会让企业受益。”

  另据了解,目前济宁市政府已经批准,再建一所规模更大的慈善学校,继续扩大亚孤儿救助范围。学校建成后,将面向济宁市的县市区专门招收孤儿、亚孤儿及特困家庭子女,预计新校将于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

刘宝才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