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新闻
本站搜索:

百名执法人员取缔文化东路夜市 市民反应不一

2012-04-21 08:1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4月19日晚,历下区城管局、城管执法局、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联合出动80到100人,清理文化东路夜市,制止占道经营,倡导退路进厅,鼓励文明经商。此次集中整治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左右。
  城管劝阻摊贩。 蔡旭超 摄
  山师东路夜市的摊贩在观望。 蔡旭超 摄
  花园路夜市。 张浩 摄
    □本报记者 赵文竹 见习记者 张浩 实习生 王裕奎
  4月19日晚,历下区城管局、城管执法局、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联合出动80到100人,清理文化东路夜市,制止占道经营,倡导退路进厅,鼓励文明经商。此次集中整治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左右。

  据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仇文君介绍,文化东路夜市主要集中在文化东路上从历山路到山师东路路北侧(特别是山师大北门附近),这一地区有众多大中专院校,消费群体巨大,多年来逐渐自发形成夜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夜市占道经营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多次整治,从2008年开始,每天都安排人值守,冬季到晚上9点,夏季到晚上10点。”仇文君说,虽然历下区一直按照集中整治和日常不间断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文化东路夜市进行整治和管理,但夜市回潮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因为夜市出现人车混杂、污水横流、环境混乱等问题,每天都有很多附近的居民通过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反映这里占道经营的问题。”仇文君说,在4月1日对夜市占道经营进行整治时,发现9点以后,不仅慢行道上几乎全部摆上了摊位,一些快车道也被占了,“一些人是开着车来的,直接把车一停,打开后备箱就卖东西,双向四车道被占得变成了双向两车道。”从4月2日开始,将值守时间延长到11点以后,每天十几个人轮流值守。

    鼓励夜市退路进厅
  据了解,文化东路夜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自发形成,已经有20年左右的历史,而且因为附近院校多,消费群体大,规模越来越大,近年来,对夜市的清理也几乎没有间断过。据文东街道办事处主任仇文君介绍,从2008年开始,每天都安排人冬季值守到晚上9点,夏季到晚上10点,但是过了值守时间,摊主还是会出来摆摊。全运会前、文化东路改造后,夜市也都进行过多次集中清理整治,但是整治之后文化东路夜市还是一再出现回潮。
  对于此次集中清理占道经营,仇文君说:“我们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派人轮流值守,但是就这些人员,白天还要正常上班,一天24小时,都派人守在那里也不太现实。”
  19日晚,在集中整治文化东路夜市的现场,虽然没法摆摊卖东西,但是许多摊主仍然留在路边观望,迟迟不愿意离开。一直到晚上11点左右,记者离开现场时,参加集中整治的人员和部分摊主仍然在现场。“今天肯定是摆不成了,明天再来吧。”一些提前离开的摊主也表示,虽然从4月开始,基本都没能摆成摊,但是他们仍然每天都会来看看,“他们也不可能天天在这守着吧,说不定哪天没人的时候就能做生意了。”
  20日中午12:30左右,记者再次来到文化东路,在山师门口,仍有卖草莓、袜子、地瓜干的小贩在摆摊,还有开着三轮摩托卖水果的和骑着自行车卖蜂蜜的。“虽然知道城管不让摆摊,但他们也没说让我们在哪里摆,迫于生计,我们就偷偷地摆,城管来了我们再跑。”一位卖水果的小贩说。
  “说我们占道经营,那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给我们划出一块能摆摊的地方也行啊。”一位姓李的摊主表示,大部分在夜市摆摊的人都是家庭困难的,指望这些收入生活,希望能给夜市一个生存的空间。
  据介绍,此次整治,历下区将实行疏堵结合的方法。仇文君表示,将引导原夜市摊贩进入附近的山师东路菜市场,在保持菜市场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专门集中经营人们日常所需的百货小商品。同时,将采取减免摊位费等措施,对失业、低保、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照顾,鼓励原夜市摆摊设点商贩退路进厅。今后,历下区还将在全区开展调查摸底,在全区范围内选择适合的经营场所,引导各类占道经营商贩退路进厅,让他们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
  对于可以进入菜市场摆摊,几位夜市的摊主表示,“先不说收不收摊位费,摊位费是多少,关键菜市场会有人去吗?”

    反对
    □夜市究竟该不该留
    占道堵路、噪音扰民、垃圾太多 附近居民都盼夜市能取缔
  “人多的时候,把人行道都给占了,堵得没法走路,出入小区非常不方便。”山东师范大学教工二宿舍紧挨着文化东路,在此居住了四五十年的姜先生说,除了阻碍交通,“再一个就是晚上的噪音影响休息,有的小贩晚上用大喇叭喊,甚至到夜里十一二点,有时候住在高层的居民都能听到。”
  另一位住在教工二宿舍沿街19号楼的女士说,街边的烧烤烟也非常熏人,晚上偶尔还有打架的,吵闹声也影响休息。
  负责文化东路保洁工作的文东环卫所环卫工王凤桂今年50岁,已经在这干了3年。“小摊主要摆在路北侧,夏天人们吃的西瓜皮、菠萝皮等杂物,多的时候都扔在路上,根本就看不见路面。”王凤桂说,一旦遇到有风的天气,餐巾纸、塑料袋等杂物刮得满大街都是,清理起来非常麻烦,“有夜市的时候都需要凌晨3点就起来打扫卫生,现在整治后,活也轻松多了,4点起来干就行。”
  “都知道这里有夜市,很多环卫工人都不愿来这里干。”另一位负责文化东路的环卫工人侯百香则说,整治夜市之前,早上开着环卫所的三轮摩托车装垃圾,有时一车都装不下,自从整治后,用自己的脚蹬三轮车两车就能运完了。

    支持
    夜市买东西便宜又方便 不少摊主都说就靠夜市生存
  “夜市的东西主要是便宜、方便,而且好玩的东西多,小饰品之类的淘起来都特别好。”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小王说。也有不少市民觉得夜市已经成了济南的一种文化。“没事的时候,就算不买东西我也会去夜市逛逛,很热闹。”市民柳女士说,逛夜市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我已经在这摆了差不多20年了,全指望这个吃饭。”19日晚骑着三轮车准备来文化东路摆摊的陈先生是位残疾人,他表示,在这里摆摊的多数都是家里比较困难、没有固定工作的,“要是有别的办法,也不会来摆摊了,一下子取缔了,我们这么多人的生计怎么办?”摊主翟先生则表示,说是占道,但是之前也都是晚上9点以后才出来摆摊,街上的车流量已经不是很大了。摊主陈女士则建议,能不能不要直接取缔夜市,而是像洪楼附近对长期在这摆摊的摊主进行登记,并划出不影响交通的区域,通过规范的管理,让夜市合法化。

    □洪楼夜市探访
    已登记400多摊位 21点以后可以摆摊
  除了文化东路夜市,省城的洪家楼、济南大学等处也有不少夜市,19日晚,记者也对花园路附近的洪楼夜市进行了实地探访。
    夜市占据了非机动车道
多个路口造成交通拥堵

  19日晚上10点钟左右,记者来到花园路,花园路路北侧的非机动车道已经变成了繁华的夜市。
  记者沿着花园路山大路口开始往东走,花园路北侧三四米的非机动车道已经完全被夜市所淹没,夜市上人潮涌动,每个摊贩大约占据了一两米左右的距离。在洪楼西路与花园路的路口和银座商城的出口处记者看到,由于大量小摊贩在此处聚集,把整个路口都堵住了,汽车只能在此路口不断鸣喇叭才能艰难通过,虽然晚上的交通量并不大,但也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在银座门口卖钱包的一位摊主告诉记者,他和媳妇白天打工,晚上九点之后就到夜市上来摆摊,一直到11点半,“我们都是登记过的,都有自己的地方。”该摊主说,虽然如此,随着夜市规模不断扩大,夜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因为争地盘而打架的情况。晚上11点多,记者在花园路看到摊主开始陆续收摊,而路上也留下了不少竹签、塑料袋等垃圾。
    城管探索管理新模式
摊主都希望不要取缔

  历城区城管执法局四中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花园路位于洪楼商业区,人流量很大,该地段的夜市也已经存在很久,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中队一共十几个人,现在登记的摊位已经达到了400多个。巡查一次就40分钟以上,也很难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该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加强夜市的管理,中队现在采取的是摊主自治管理模式,将夜市分为九个管理片区,由管理区内的人相互监督管理,“我们要求是每天晚上九点之后才准摆摊,保持自己区域内的卫生。”但由于夜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未登记的摊贩也加入到夜市中来,因此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在花园路夜市的不少摊主也都听说了山师夜市被取缔的消息,有的还互相讨论着,希望这边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我们这边都是9点以后才出来,管理得也挺规范,不会占道快车道,附近也基本都是商铺,不会打扰到居民。”卖鞋的摊主黄先生说。
陈凤祁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