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新闻
本站搜索:

5月70城房价27城止跌企稳 济青房价仍在降

2012-06-19 06:42:00     作者: 崔滨    来源: 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房价指数 新房 环比 一线城市 二手房
[提要] 进入楼市成交旺季的5月,一线城市的房价显出了止跌企稳甚至小幅回升的势头。虽然我省的济南、青岛、烟台和济宁5月份依然保持着同比、环比双下降的趋势,但房价连续下降了7个月的青岛,5月份继续下跌,降幅有所收窄。

  本报济南6月18日讯(记者 崔滨)进入楼市成交旺季的5月,一线城市的房价显出了止跌企稳甚至小幅回升的势头。这是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传递出的信号。虽然我省的济南、青岛、烟台和济宁5月份依然保持着同比、环比双下降的趋势,但房价连续下降了7个月的青岛,5月份继续下跌,降幅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3个;持平的城市有21个,较4月减少了3个;上涨的城市有6个,增加了3个。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房价高地北京,5月份终结了今年以来连续的下降趋势,新房价格涨幅与4月持平。而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降幅较4月收窄。
  而在二手房市场上,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的上涨趋势更为明显。其中相比4月份环比上涨的城市由9个大幅增加至18个,但涨幅均未超过0.9%。
  虽然5月份全国房价显示出反弹的势头,但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的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依然延续了此前的下行,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5个,比4月份增加了9个;同比价格上涨的15个城市中,涨幅比4月份回落的城市有14个。二手房方面,5月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8个,比4月份增加了2个;同比价格上涨的11个城市,涨幅比4月份回落的城市有9个。
  在我省纳入统计的济南、青岛、烟台和济宁,5月份继续延续同比、环比双下降的趋势,其中相比4月份均继续下降0.1%;值得注意的是,相比4月份时,青岛新房价格环比大幅下降1.6%,5月份的青岛新房价格明显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济南、青岛、烟台和济宁的新房价格5月份分别下降1.9%、3.9%、2.3%和1%。
  在二手房方面,济南、青岛、烟台和济宁5月份分别环比下降0.2%、0.5%、0.9%和0.1%;而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7%、3.4%、2.4%和1.2%。

 

继续严格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据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针对近期媒体关于房地产信贷政策将有所松动的报道,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18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积极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这位发言人说,住房城乡建设部注意到,人民银行、银监会已经分别澄清了个别媒体关于房地产信贷政策将有所松动的曲解报道。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积极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这位发言人再次强调,当前各地要坚决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特别是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等措施,巩固调控成果。
  此前,央行新闻发言人已就“央行特急文件调整利率及其涉及房贷利率”一事作出回应: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对个人住房贷款一直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

多部委否认调控放松

  在楼市回暖,部分地区出现购房潮之际,关于楼市调控转向的言论也一再出现。对此,多部委纷纷辟谣否认。
  住建部明确否认了楼市调控转向的言论。
  此前,有报道援引“发改委内部人士”的话称,将松绑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此,国家发改委6月12日立即发表声明称,“经查该部门最近没有人接受过该媒体记者的采访,有关报道纯属捏造。”
  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言人也出来澄清“央行特急文件调整利率及其涉及房贷利率”一事。表示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
  同样“被误读”的还有银监会。有媒体报道称,银监会降低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对此,银监会14日发布声明,称“纯属误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与现行监管规定相一致,未做任何调整。
       (综合)

 

多方角力楼市调控

   近期,我国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有所增大,个别楼盘甚至出现久违的热销场面。与此同时,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社会上出现一些猜测和议论,甚至是误读。这一系列新动向使房地产市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形势?下一步调控政策是否将有所松动?
房价仍处调整回落趋势中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3个,持平的有21个,上涨的有6个;二手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0个,持平的有22个,上涨的有18个。
  “上述数据显示,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继续处于调整回落趋势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从供求关系看,2011年房地产在建规模达到40亿平方米左右,销售仅10亿平方米左右,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不会改变。
  价随量涨,是当前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也是一些购房者急于出手的原因。但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尚无房价大幅反弹迹象。
  同时,由于自住型购房者承受能力有限,开发商不会贸然涨价。

购房者心理发生微妙变化
  5月中下旬以来,有迹象表明,房地产标杆城市成交量有所放大,部分城市甚至出现近期罕见的整夜排队购房的现象。
  “这几天来买房的人非常多,来咨询、看房的人也增加了不少,特别是6月以来二手房成交量明显增加。”李琛告诉记者,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变,投机、投资性需求仍然被抑制,但在央行降息等货币政策刺激下,积蓄已久的刚性需求得以释放,支撑了本轮成交放量。
  降息直接降低了自住型购房者的成本,增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在北京工作的崔女士关注房地产市场半年多了,一直等待一个好时机购买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央行降息的消息让她有些动心:“每月可以少还一两百元的月供。”
  购房者的心理变化,被房地产开发商充分利用。一些开发商有意释放“房价已见底、调控将放松”的信号,诱导购房者出手。一些开发商利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采取“以价换量”策略。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撬动了跃跃欲试的刚性需求。

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从去年有关“资金链要断了”“楼市要垮了”“刚性需求很受伤”“银行将有很多坏账”“破坏了市场机制”等的议论,到今年有意对政策信号的“误读”,背后是一些人希望放松楼市调控,再次炒高房价,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的欲望。
  对此,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房价总体仍未达到合理水平,必须稳定和严格实施调控政策,从供需两端收紧资金,防止投机、投资类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房地产市场,逼迫开发商以价换量,使房价从高位继续向合理回归。
  “整个房地产调控基调短期内不会变。”巴曙松指出,在调控政策基调不变的基础上,为引导房地产市场软着陆,同时满足中小户型、首套住房购买者的自住型需求,应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并对自住型需求予以适当的政策鼓励。
        据新华社

王晓亮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