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乡村放歌”六年免费为村民演出百余场

2015-08-28 17:06:00来源:大众网作者:王新

靖德刚在东昌府区郑家镇郭家村演出。大众网记者 王新 摄

  大众网聊城8月27日讯(记者 王新)“乡村放歌的演员们来郭家演出了……”8月24日下午5点左右,东昌府区郑家镇郭家村的大喇叭开始广播,演出现场村民们开始不断聚集,村庄变得热闹起来。六年来,演员们不吃村民一顿饭,免费为老百姓演出上百场。这就是刚刚获得山东省首届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文化宣传和网络文明项目组别唯一一项金奖的“乡村放歌”公益团队。

  尽管演出下午6点才开始,但乡村放歌的演员们从下午四点就开始忙碌,准备音响、灯光,召集演员,十几个人开车拉着设备从聊城赶到郑家镇郭家村。到达地点后,演员们立即忙活开了,调试音响,布置灯光,通过喇叭向乡亲们广播演出时间。演员们顾不上吃一口饭,就忙开了演出。

  晚上6点,“乡村放歌”演员们的演出正式开始,从充满乡土气息的《大红公鸡毛毛腿》到感人至深的《母亲》,每首歌曲都贴近村民的生活,赢得阵阵喝彩。他们的演出没有舞台,这样可以拉近演员与村民们之间的距离,让村民觉得亲切。整场演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包括歌曲、相声、魔术、反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而所有的演员都是免费为村民演出。

  “乡村放歌”组织的团长靖德刚,是聊城八中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靖德刚介绍,刚开始成立队伍时,只有他和王瑞海、杜广增、郭学磊4个人。因为小时候从农村出生长大,带有非常浓厚的乡村情节,所以打算为缺乏文化生活的农村送去快乐。没想到4个人一次简单的约定,他们却坚持了6年,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90余人,给上百个村庄带去了100多场精彩的演出。如今,这个团队的足迹不仅遍布聊城,还辐射到了泰安、济宁、德州等周边地区的乡村。

“乡村放歌”团队中的“魔音阿梁”。大众网记者王新 摄

  在郑家镇郭家村的演出现场,今年16岁的郭子玉是靖德刚的学生,也是“乡村放歌”的铁杆粉丝,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跟着师傅进村演出。除了郭子玉,还有很多文艺爱好者加入“乡村放歌”团队成为一名志愿者。杨国梁就是其中一位,这个农村小老板是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城街道八里庄村人,非常喜欢唱。拿手绝活是能分别用男声、女声对唱,男声粗犷、女声温柔,被大家赞誉为“魔音阿梁”。队伍中还有一位48岁的“好运哥”,“好运哥”原名栾林运,职业是婚礼主持,加入乡村放歌两年有余,采访中,他告诉记者“每天可以少吃一顿饭,但生活中不能没有歌声”。

  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乡村放歌团队免费为村民演出上百场?靖德刚这样告诉大众网记者,一次在农村演出时,他唱了一首《父亲》,引起了一位大嫂的共鸣,大嫂紧握着他们的手握了好久,大嫂说孩子在北京打工,她去北京看孩子时现场听蒋大为唱过这首歌,大嫂说还是觉得乡村放歌唱的好听;在嘉明工业园的一次演出中,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一直跟着他们跳,参与演出。演出结束后,老大爷围着他们聊了很久,原来大爷是位老红军,之前在部队会打八角鼓,他们演出的很多歌曲大爷都会唱……“老百姓看到我们都很亲切,没有距离感,这让我们感到开心快乐。”靖德刚说。六年中,“乡村放歌”团队坚持不吃百姓一顿饭,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只要百姓喜欢,只要百姓快乐,他们就一直走下去,一直为农民歌唱!

  在2015年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乡村放歌”摘得金奖。8月20日,返回聊城的第一时间,靖德刚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团队所有成员。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结果很出人意料。靖德刚说,他们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得奖,从前和今后都只想着平平静静、稳稳当当地把这件事儿做下去。在给别人带去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仅这样,他们就感觉非常知足和幸福了。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毛德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