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家超市调整谋变 经营者发力线上购物

2016-02-25 07:25:00 来源: 青岛早报 作者: 景虹

  

  

  原标题:门头变换 多家超市调整谋变

  近几年,乐购、乐天玛特等“洋超市”接连关店,近日位于延吉路的一家外资超市也将结束6年的经营。对此,业内人士的普遍反应是“水土不服”,但为何还有一些大型商超能够逆势扩张、谋变发展呢?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原因是不仅拥有精准的经营定位,还有全新的互联网思维。

   [探访]

   租金上涨提高成本

  昨日,记者来到延吉路发现,有一家2009年底开业的超市店如今正在尾货促销。记者看到,一些货架已经清空,部分日用品、食品、酒类等被摆在中间的花车和附近的货架上打折甩卖。由于价格便宜,记者看到有一些市民在现场选购。记者看到了该超市贴出的闭店公告:根据公司经营战略调整计划,在公司所属延吉路店与万达广场合作合同即将届满之际,公司经慎重研究,定于2016年2月29日延吉路店正式停业闭店。

  在延吉路店关闭之后,这家公司在山东仍有8个店铺。“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场地租赁合同到期,门店的运营无法承受租金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二是选址时永旺对该商圈周围的人流状况、营业潜力预估过高,附近的楼盘入住率不高,门店每年盈利并不理想。”岛城一零售业人士分析说。

   [转型一]

   变身体验型商场

  关店是表面现象,如何涅槃重生才是商超经营者值得深思的核心。位于人民路的乐购关店之后,由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投资的 “悦荟广场”在此落户,项目改造成集餐饮、娱乐、百货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和之前的定位不同的是,这里和对面的利群超市展开错位竞争。记者看到,楼上的儿童区、餐饮区客流较多,许多附近的居民前来休闲娱乐。“冬天外面太冷,孩子没法出去玩,我就在这里办了张游乐卡,白天过来玩一玩。”姜女士说。

  此外,崂山区的乐天玛特关店之后,一墙之隔的丽达接手了这个项目,重新改造了原来的格局,已于今年1月中旬开门纳客。昨日,记者在该商场看到,这里经过升级焕然一新,不仅有国际品牌入驻,还有一些个性化的小店增加特色,更引入了特色餐饮提高了顾客的消费体验度。 “新开的商场东区重新定位,我们将着重生活化、体验化,西区从纯粹的消费购物场所升级成购物中心。现在我们还在精雕细琢,特意将一些门店留白,结合消费者的体验再进行组合搭配,不想一下子填满,预计4月底前所有门店将全部开业。”崂山丽达总经理顾冰说,崂山丽达今年不仅新开了东区,而且还在谋划进驻凯德广场和国金中心。

   [转型二]

   发力线上购物

  也有众多实体超市开始向互联网转型,开通了网上商城业务。记者咨询了一家超市旗下的飞牛网的运行情况,“飞牛网是在2013年6月建立的。用户在飞牛网上下单付款后,我们会从最近的仓库调货发货。最早的飞牛网只局限在江浙沪皖地区送货,现在几乎全国都能发货。山东的配送点是位于公司济南市中店,在山东地区登录飞牛网下单购物,都是通过济南市中店配送的。”飞牛网客服说。

  记者又询问了利群网上商城的客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利群网上商城下单,满68元就能够免费送货上门,也可以支持货到付款。”

  据了解,在青岛地区,永旺、利群等商超均开通了网上订货业务。“我们现在正在实行一条O2O模式,努力增加消费者的体验。只要是在商城上购买满95元就能免费配送到家。”某商超客服经理毕女士表示。

   [说法]

   选址还应更精确

  “部分洋超市对中国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比本土超市慢一些,且租金优势不再。大部分洋超市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当地政府提供了很优惠的租金政策。但随着租约到期,租金成本不断攀升,运营成本随之逐渐升高,这是很大的成本压力。虽然初始阶段他们有政策优惠所以扩张得比较强势,但过于注重扩展速度和数量,忽视了门店选址的精确度,所以埋下不少隐患。比如有些店就是选址不够谨慎,有些店则是收购方面不谨慎。”青岛大学商学院市场学系副教授王海宁表示。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