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配菜”到“百姓点菜” “微市南”做出大服务

2016-05-06 07:1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高忠业

  大众网记者 高忠业

  楼道感应灯坏了,动动手发个“便民小纸条”就能解决问题;对社区发展有啥建设性意见,微信平台留言就能被采纳;社区里最近有啥活动,社区微信平台上就能看到……现在,青岛市市南区的居民真切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乐趣。

  2015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将官方微信“微市南”和下辖的65个社区微信平台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国内首家社区政务微信联盟。政府部门通过微信了解居民的诉求,不仅快,而且精准。大众网记者采访发现,这种“微处见大”的创新治理模式,实现了社区服务由“政府配菜”到“百姓点菜”、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为全国推动社区治理改革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样本。

在青岛市市南区,居民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中的微信联盟,可实现与政府部门的“面对面”交流。

青岛市市南区香港花园社区微信公众号里的便民小纸条。

以前居民寻求帮助的纸制小纸条。

志愿服务队员辛悦钢展示居民求助的小纸条。

志愿服务队员辛悦钢在修理楼道感应灯。

志愿服务队在居民家修理热水器。

志愿服务队为民服务明细表。

  微服务:便民纸条能解决的问题不用跑路

  “燕儿岛路25号1单元5层的感应灯不亮了,能来修修吗?”4月11日上午9点56分,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园社区居委会主任董作兰的手机上蹦出一张“便民纸条”。董作兰迅速在手机上进行回复,“好的,我们马上安排365志愿者前去。”

  一个半小时后,董作兰的回复下方出现了一个“赞”,这是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肯定。

  “这些信息一旦上传到‘便民纸条’中,不仅居民和我们可以看到,微市南平台上97家自媒体以及全区居民都可以看到,我们解决的怎么样,一目了然。”董作兰说。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在市南各个社区的微信公号上,都有类似小纸条解决民意诉求的功能。

  同样在9点多,漳州2路54号独居老人于秋香反映家中热水器漏水,10点钟,三名志愿者就拿着工具和热水器混水阀前去维修,短短半小时就搞定了。

  董作兰说,随着“便民纸条”使用频率的增加,居民反映问题的水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精准”。“比如说某个地方漏水了,他们不但会描述清楚时间地点,甚至会从多个角度拍出照片,这样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直接带着问题去现场。”

  这在以往传统工作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居民发现问题后,需打电话或上门反映给社区,社区上报到街道,街道才能安排城管科工作人员去现场查看,下一步才能制订如何维修的方案,这个流程下来一般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八大关街道党工委书记毕建国说。

借助微信平台,香港花园社区的工作人员去向牌在两天时间内就做成了。

  微社区:居民管理社区提高自治意识

  对于热衷公共事务的社区居民来说,微市南的搭建也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社区自治变得容易起来。

  2015年3月,八大关街道金口路社区在微信后台接到社区居民反映,“金口二路34号的一栋墙歪了,希望尽快得到整修。”接到反映后,社区立刻和街道一起制订了一个整修方案,“一开始的方案主要是原样修整,原来是什么样,就按什么样修。”八大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孟凡东回忆。结果方案在微平台上发出去征求意见时,社区居民又有了新的想法,“能不能修成花墙,镂空那种,还能增加美观。”最终,经过讨论后,按照居民意见进行了修整。让孟凡东感叹的是,按照镂空修整的花墙花费成本比原方案还要省钱,“智慧还是在民间”。

  正因如此,社区更加重视居民的意见,希望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中。现在八大关街道的做法是,每年楼院整治方案出台前,先征求居民意见,拿出一个初步方案,再公开到微信平台上由居民参与讨论,最终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修改形成最终方案。

  “现在,社区居民对于每年用于民生支出的财政资金怎么花,都会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时候会反复沟通三四次,直到居民对方案满意之后才实施。”八大关街道党工委书记毕建国说。今年八大关街道在红岛路社区大学路25号院种了一批树,由于事先和社区居民进行了充分沟通,也赢得了居民的好感,居民们主动提出要求,和街道签订协议认养这些树,保证好好管理好每一棵树。居民通过微市南平台矩阵,实现了对社区工作的监管,提高了自治意识。

 

中山路工商所微信公众号“中山惠民”里的商家信息一目了然。 

 

中山路海丰达店老板李凤在远程可追溯电子秤上称重。高忠业摄 

 

远程可追溯电子秤打印出的小票信息齐全。高忠业摄 

 

后台系统显示的商家售卖信息。高忠业摄 

  微变化:畅享政府服务就像“淘宝”购物

  “便民纸条”、微信建议,都只是市南区社区微信联盟服务平台的功能之一。2015年2月6日,微市南平台正式在包括香港花园社区在内的65个社区启动,居民只要通过关注“微市南”或者65个社区的任何一个微信号,即可进入微信联盟服务平台,这些微信平台之间可以相互跳转,居民就像淘宝购物一样,畅享政府各类服务。

  这个微信联盟服务平台是一个集信息发布、特色宣传、舆论引导、情感互动于一体的特色服务平台。共分为“微市南”、“微社区”、“微服务”三个板块,通过平台,居民可随时清楚获知政务发布信息、了解民生服务内容、报名社区活动,给社区提意见建议,还可以找景点、搜美食,足不出户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各类信息和服务。 

  比如在工商系统中率先入驻微市南平台的中山路工商所,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山惠民”的子栏目中,添加了辖区所有餐饮、住宿、零售、照相等商户信息,游客一键进入公众号,就可以投诉,也可以通过微市南微信矩阵查询更多的旅游信息。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各社区微信与区属各部门微信的用户已达65000多人,间接影响更是遍及家家户户,市南区55万市民都因为这个微信平台而受益。

  “顺应微信新时代、弘扬社区正能量,是我们创办微信平台的初衷所在。”市南区委宣传部微信平台运营负责人说,从运营情况来看,微信联盟服务平台,不仅连起了社区大家庭,还传递了社区好声音,聚集了社区正能量,树立了社区新形象。

  “微”效果:由“政府配菜”到“百姓点菜”

  大众网记者通过搜索系统查阅了目前国内政务微信矩阵的运营情况发现,大多局限于单一系统内,而像青岛市南区这样一次性把全区几乎所有政务微信公众号囊括其中的少至又少。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而城市里大大小小的社区,最贴近市民生活,事关柴米油盐人情冷暖,是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缠绕的“第一现场”,也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点和难点所在。市南区通过微平台,让政府的公共服务直达每一个市民,也让市民的每一个问题和诉求瞬间直达政府部门,这种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无缝对接和高频互动,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也有效化解了社区里大大小小的问题和矛盾。这里面所体现的,是政府部门浓浓的为民情怀,也彰显了会用、善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公共服务能力和理念。

  正如八大关街道的一位退休老人所说:“通过微信反映问题和找领导是一样的效果”。居民在微平台上反映了问题,从普通工作人员到领导都能看到。所谓“权在用、云在看”,微平台也让为民办事的程序更规范、权力运行更透明。另外,随着微平台使用越来越频繁,居民反映问题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被点燃,有效激活了社区居民自治,无论基层政府还是居民,都尝到了充分沟通的甜头。政府部门不再像以往那样唱独角戏,群众也不再是“一肚子意见憋着不说”,而是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共同破解社区难题。

  “微市南”里有大服务。这种“微处见大”的创新治理模式,实现了社区服务由“政府配菜”到“百姓点菜”、由“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反映了民生民情,更凝聚了民心民意。更难得的是,这种靠现代服务理念和新技术驱动的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也为全国推动社区治理改革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样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