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烟台有个"蒙古村" 14日举行祭祖大典

2016-05-17 09:22:00 来源: 水母网 作者: 唐洪涛

  

  水母网5月17日讯(YMG记者 唐洪涛 摄影报道)记者了解到,在700多年以前的蒙元时期,都氏先人必里海从草原来到海滨,担任宁海州(包括今牟平及威海文登、荣成、乳山)的最高长官都达鲁花赤。必里海去世后,其子孙抄儿、不老赤相继袭位。根据记载:必里海1260年去世。这一年忽必烈称汗。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朝正式建立。1276年元军灭宋,1279年统一中国。这一时期是必里海的儿子抄儿任牟平达鲁花赤。抄儿去世后,必里海的孙子不老赤任牟平达鲁花赤。

  明朝嘉靖年间,他们从宁海州州城迁到了今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并改姓汉姓“都”姓,逐步形成了北头村及酒馆、峒岭、东场、南北松山、夏家疃、双林前等都姓人集中居住的村庄。到今天,出自牟平的都姓人口全世界已有十万余人,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北京、河北、河南、安徽、四川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都氏家族的历史,是蒙汉民族融合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蒙汉民族团结的一个光辉典范。

  上万蒙古族人汇聚小村庄举行隆重祭祖大典

  敬献哈达、马头琴演奏、蒙古舞表演……14日上午,小小的北头村突然掀起了一股强烈的“蒙古风”。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都姓人;他们来此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参加都氏家祠修建落成典礼及祭祖大典活动。

  北头村的都元恒老汉为这阵势所震撼,啧啧赞叹:“俺们村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据都老汉讲,该村大多数人都姓都,是蒙古人的后裔。“从这里走出去的都姓人数不胜数,今天他们又回来了。”

  上香、敬酒、献哈达……祭祖大典忙忙碌碌,从北京前来烟台的70岁老人都本基丝毫不觉得累。他说:“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元朝建立后,我们的祖先就被封到此地,做了地方官,建立了丰功伟绩。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蒙古族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就是因为我们学汉语,说汉话,与汉族融合在一起。如今,都氏家祠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次证明了中华文化是多民族的文化,蒙古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是海外赶来参加这个活动,真的很振奋。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我们今后也将继续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都氏家祠自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修缮200多年以来,于2015年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扩建。修建后的都氏家祠,不仅恢复和保留了建筑本体的原有风貌,而且对家祠周边的环境进行了硬化、绿化、配套化扩建,增设了都氏先祖必里海的塑像以及门厅、围墙和影壁墙等附属建筑,使蒙汉融合的都氏历史文化得以传承,成为都氏后裔追根溯源、认祖归宗、了解历史的向往之旅。2015年,都氏家祠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鲁蒙两地文化交流和蒙汉民族团结的实物象征。

  蒙古后裔在山东分布很广,鲁蒙文化相互融合

  中华民族大融合,不仅体现在“蒙古村”姜格庄镇北头村。记者了解到,山东半岛多地都有蒙古后裔聚居。

  鲁东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原副院长,鲁蒙文化促进会会长樊文礼告诉记者:“除了姜各庄镇北头村,淄博市淄川区还有一个刘姓蒙古人分支,滨州市还有一支苏姓蒙古人后裔。这几个分支人数比较多,影响比较大。另外,还有一些地方零星有分布,人数也不少,比如威海文登还有一支潘姓,也都是蒙古人,蓬莱市还有一支栾姓,原本也是蒙古人,明确记载是明代改姓的。总之,这些蒙古人后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汉化,与汉族相互通婚,名字也取为汉姓。”

  “从这几支蒙古人的发展来看,他们已经融入到汉族文化中。山东半岛与内蒙古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当年,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雪山之会,以及包括都氏先人在内的蒙古族的南下,实现了齐鲁儒道文化与蒙古草原文化的历史性交融,但这些都伴随着血与火的战争洗礼。而在今天,丘处机‘欲罢干戈致太平’的美好愿望已经实现,鲁蒙融合、交流更加频繁,有许多山东人去内蒙古工作、学习,许多内蒙人也来到山东半岛。这种交流对于两地文化的促进、融合非常有益,鲁文化是汉族儒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蒙文化是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两者文化差别比较大,但是到了今天,农业地区也有一些牧业,内蒙草原地区也有一些农业,再加上两地之间交往的密切,两种文化越来越接近,互相融合。蒙古族和汉族的关系也非常团结、融洽。汉族到了内蒙古,就像回了家一样。居住在内蒙古的汉族人大多是外地迁入的,在保存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又吸取了草原文化的精髓,在聚会的时候,也会在酒桌上唱歌、跳舞。而在济南的泉城广场,其音乐喷泉播放的第二首歌就是风行全国的草原歌曲《鸿雁》。这说明蒙古文化深入汉族地区,也为汉族所接受。”

  鲁蒙文化促进会于2013年成立后,一直致力于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樊会长介绍说:“2014年,我们与牟平区合办了鲁蒙文化交流论坛,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山东半岛包括胶东地区文化的交流。除此之外,每周六,在位于胜利路的内蒙古商会会馆举行艺术沙龙活动,有众多歌友参加,歌唱以蒙古族歌曲为主,也演唱一些山东半岛风格的歌曲。”

  在烟台的蒙古人约有五万,视烟台为第二故乡

  “草原是凝固的大海,大海是流动的草原;爱在烟台,永不离开。这是今天在烟台居住的内蒙人的共同心声。”烟台内蒙古商会会长刘宏玉对记者说。

  据刘宏玉介绍,目前从内蒙古草原来到烟台的蒙古人大约有5万人,分布在各行各业。“这些人中,既有蒙古族人,也有曾经在内蒙古居住的汉族人,这些汉族人大多是与烟台有渊源关系的,他们回到烟台,是回到祖居的地方。这是与700年前不同的,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今天内蒙人带来的只是内蒙古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以及对第二故乡的建设热情。”

  烟台内蒙古商会和鲁蒙文化交流促进会一直致力于鲁蒙两地特别是烟台与内蒙古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建设活动。2009年,烟台内蒙古商会曾邀请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节目组来到烟台,探访这支蒙古族后裔,挖掘都氏家族的历史渊源。“10多年来,我们曾多次组织了包括年度内蒙行、鲁蒙两地企业家考察、鲁蒙文化交流学术论坛、鲁蒙低碳经济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为推动鲁蒙两地特别是烟台与内蒙古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刘宏玉说,“烟台内蒙古商会鲁蒙文化促进会将积极开发和拓展草原特色和蒙古族特色项目,为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畅通干部能上能下"双车道" 24种情形不适宜担任现职

    11.jpg

    近日,《山东省贯彻〈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实施细则》出台,明确了领导干部到龄免职(退休)、任期届满离任、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问责处理、健康原因调整和违纪违法免职等六种“下”的渠道,并将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等现实...[详细]

    05-17 07-05新锐大众
  • 醉驾入刑五年济南查处涉酒司机3万多名 已致1828人伤亡

    11.jpg

    “醉驾入刑”五年来,济南市累计查处涉酒驾驶31835起,其中酒驾27914起、醉驾3921起,涉及醉酒驾驶的全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因醉酒驾驶、二次酒驾及涉酒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吊销驾驶证3600余个。 [详细]

    05-17 07-05齐鲁壹点
  • 今年济南79条道路施工 交通状况好转要等到明年底

    11.jpg

    进入2016年以来,堵已经成为济南的交通常态。记者从5月16日召开的济南城市交通治堵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济南市区共有79条道路施工改造,其中已经完工的有32项,正在施工的33项,即将施工的有14项,多集中在经十路及其以南区域,对市区交通影响极大。如此密集的大范围...[详细]

    05-17 07-05大众日报
  • 济南西客站片区“纸上学校”:规划21所学校只建好4所

    11.jpg

    因为看好西客站片区未来的发展,两年前,王辉(化名)和媳妇利用结婚后手里存下的家底,买了西城一小区的房子。眼看孩子就要到了上学的年龄,当时说是建学校却一直没有开工。在这一片区里,像王辉这样业主还有不少。 [详细]

    05-17 07-05济南时报
  • 小东夼东边山坡上乱建墓地 民政局:将集中整治

    “小东夼东边的山坡上建起了豪华私人陵园,还有一些坟地破坏了山体……”昨天,记者接到市民的举报电话,赶到烟台小东夼东边的山林实地查看。[详细]

    05-17 09-05水母网
  • "疯狂贼"偷电瓶200余块 出狱一个月行窃再被抓

    4月9日上午,家住招远市区西吕家家属区的张先生报警,自己的三轮车电瓶被人偷了。 4月11日,办案民警赶赴莱州市,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对该车在莱州活动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查实,并对此车监控。[详细]

    05-17 09-05水母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