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原标题:1000多年前 板桥镇书写商贸重镇的繁华
胶州市,青岛的县级市,位于胶州湾西侧,守大沽河入海口。100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的“密州板桥镇”。北宋时期设立市舶司,板桥镇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海关重镇,这里在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月25日,青岛板桥镇论坛上,全国20多名经济、历史专家学者聚焦胶州,再次确定了板桥镇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近些年,文物部门多次对板桥镇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北宋时期大型公共建筑群,特别是30多吨的铁钱和大量的瓷器碎片,再现了密州板桥镇港口曾经的繁华盛世景象,为海上丝绸之路寻找到大量的直接证据。
古商埠遗址如今高楼林立
一条云溪河穿过胶州市区,经过多次整治,如今的云溪河已成为一处景观河,河两岸除了分布一些新建设的景观,再就是新开发的小区,如今站在河边,很难想像在古代,这里曾是一座商业繁华的通商重镇。今年已经80多岁的老人张成祥在云溪河边住了一辈子,他回忆说,小时候听他的爷爷讲,古胶州有三多,庙多、桥多、牌坊多,河上曾百步一桥,连接云溪河两岸的商贸,非常繁盛。后来随着河道废弃,商船消失,河两岸也就变了模样。张成祥小时候见到的是河道两边低矮的平房,现在已经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小区,淤积的河道被整修,两边种上树,成为城区里一条漂亮的景观河。
“这里就是原来板桥镇的所在地,也就是板桥镇遗址。”站在云溪河畔,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玉海如数家珍地介绍说,离这里几百米远,胶州市云溪河北岸、湖州路南端便是板桥镇码头遗址,虽然码头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当地居民也难以说清遗址的历史脉络,仅知道这里曾经是繁华的板桥镇,但通过考古发掘可以证实板桥镇的历史,像一本记载着厚重文化的书籍。
林玉海介绍,这一区域在宋代称为唐家湾,又称唐湾,东临胶州湾海域,水面开阔,是板桥镇码头所在地,现在已被填平建设为湖州路菜市场。
4月底的一天,记者驾车带着林玉海,沿着板桥镇遗址转了一圈。每到一处,林玉海都要停下来仔细介绍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故事。他告诉记者,板桥镇码头遗址范围,南至云溪河南岸,北至东关大街与湖州路交会处,东至大同小学西墙外,西至东关小区住宅楼。板桥镇作为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将河运和海运连接起来,使得山东半岛丰富的物产通过陆路、水路集散,再由海路输出。
“别看现在这里距离胶州湾有几十公里,那是因为海岸淤积的缘故,在古代,这里非常靠近胶州湾。”林玉海说,当时大商船靠近胶州湾停泊,然后货物通过小船经云溪河转运上岸。
废墟上挖出“千年板桥镇”
胶州市博物馆馆长王磊见证了板桥镇10多年来考古的全过程,胶州板桥镇在宋代属于密州辖区,由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成为北宋时期我国五大通商口岸之一,也是北方唯一的海关重镇。
“近年来进行的多次考古发现,恰恰证实了当时的繁华景象。通过考古发掘,一座深埋于地下的板桥镇轮廓展现在眼前。”王磊介绍说,2009年9月,在配合基建施工时,考古人员发现大量北宋铁钱及不同时期的瓷片等文物。经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在宋代文化层,发掘出两组大型建筑基址,布局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其中的一处建筑可能是通商口岸设置的客栈和转运仓储设施,而另一处建筑群则应是当时某个管理商贸活动的官署机构。
林玉海在参与数次发掘后,写下了一篇6万多字的考古报告,题为“废墟上的考古”,对板桥镇的历史进行了深度挖掘,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古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板桥镇,不仅复原了古镇原来轮廓,而且提出了诸多新的历史推断和猜测。
大量文物证实板桥镇兴盛
记者在位于胶州市湖州路市场附近的板桥镇码头遗址采访时,王磊在现场介绍,早在几十年前,位于码头遗址的河道内,曾出土大量的古瓷器碎片,当时许多市民知道这里曾是商船运货的码头古遗址,于是纷纷收藏瓷器碎片。
“胶州本地并不产瓷器,这些瓷器碎片,应该是当时运输的损耗品,南来北往运输瓷器的商船、车马队等在这里进行整理,将路途中因为颠簸等原因打碎的瓷器丢弃在这里。”林玉海猜测,所以这个地方的瓷器碎片特别多,这也证实了当时瓷器在这里流通的规模之大。
“在建设湖州路市场挖掘地基时,也出土了不少文物。”王磊介绍,距地表约10多米处仍是淤泥层,淤泥中出土了各时期主要是宋代的碎瓷片多达10多吨,其中有完整器物和其他文物,说明板桥镇码头遗址以宋代文化堆积最为深厚。
林玉海介绍,板桥镇考古发掘出的建筑基址包括房基、庭院、廊道、散水、隔墙、亭台等,均用青砖砌筑,错落有致,相互关联,布局完整,为北宋时期公共建筑遗迹,出土文物门类繁多,数量巨大。钱币类有铁钱、铜钱;陶瓷类有北宋各大窑系的瓷片、宋三彩残件、陶质大型容器残片,还有人形、动物形玩具小件、围棋子等;建筑构件有砖、瓦、瓦当、吻兽等;其他文物有铜镜、金钗、铁釜、砚台、梳子、发簪、碑刻残件等。
板桥镇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结束,但文物修复工作还在进行。在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对一些碎瓷片进行整理归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古老碎片,多数来自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它们或将拼凑还原出青岛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图景。
板桥镇是北方海关重镇
两年前,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实施的“海洋寻迹”工程,对与古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港口码头遗址、海洋运河遗址、海边聚落遗址等进行集中勘探。板桥镇遗址出土的诸多 “物证”,不仅重现了史书所载这一唐宋时期口岸的昔日繁盛,同时进一步证实,作为北方最大对外贸易口岸的板桥镇港口,在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青岛社科院历史研究学者马庚存教授认为,这些新发现,都证明了胶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北航港起始点,也为青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根基。
考古工作人员还找到了码头西岸的砖砌台阶,台阶位于湖州路南端西侧,距地表深约2至3米,由于码头一直延续到清代,砖砌台阶的具体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证。因此,板桥镇遗址所在地的文化堆积,并不是单一时代的物质文化遗存。但在这些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中,宋代文化堆积保存较好,也最具代表性,是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点。多处区域勘探和试掘结果表明,距地表以下约2至3米处为宋代文化堆积。文化堆积层中出土北宋龙泉窑、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及其他窑系的瓷片标本上百片。由此也充分说明,宋代时期,众多瓷器等商品出口量巨大。
“这足以说明,板桥镇当时是海上贸易的重镇,更有利证明板桥镇在宋代北方地区物资流动中的枢纽地位和港口贸易的繁荣。”林玉海介绍,故宫博物院考古专家王睿这样总结板桥镇考古发现,遗址发现的文化遗存与北宋时期的通商口岸板桥镇及“市舶司”密切相关,对于胶州市和青岛港的历史沿革、古代板桥镇的海运贸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
王磊介绍,据《胶州县志》记载:板桥镇建置于公元623年(唐武德6年),板桥镇的设置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唐代密州板桥镇的海运和海外贸易已初具规模,高丽和日本的商贾、使臣、僧侣由此到中国,或贸易、或国事往来、或宗教交流等。自此板桥镇的经济、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市舶司是青岛最早的“海关”
随着板桥镇的兴盛,海内外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大量商品源源不断通过海上交流,胶州板桥镇成了中国重要的港口。公元1088年,宋廷在板桥镇专门设立市舶司,板桥镇的海运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林玉海介绍,当时全国设有8处市舶司(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8处市舶司分别设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温州、密州等地,北方唯一就设在板桥镇。)此后数百年里,载满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的船队从板桥镇出发,经长山列岛、辽东半岛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除东亚、南亚的海外物资在此中转外,甚至大食国(今阿拉伯地区)的商人也从南方海域乘船北上,到板桥镇做生意,将西方钟情的香料、瓷器、丝绸等沿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同时也有长江以南许多海商船队前来板桥镇贸易。南宋时期,虽然战争时断时续,但板桥镇仍是南宋和北方辽、金通过海道实现南北交流的唯一互市市场。直至南宋末年,这里仍保持着南北海上物资集散中心和海外转口贸易两大优势。
林玉海解释,北宋元丰年间之前,因尚无负责“抽解”和“博卖”的市舶司,板桥镇贸易成本较低,获利颇丰,因此成为中外海商聚集之地。宋代板桥镇的市舶司,是当时朝廷直属的一个机构,主要负责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审核检验,但根据史料和多次考古发现,市舶司后来有了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抽解”。也就是说,负责市舶司的人将海外进来的精致商品,抽出“分子”上交国库或进献圣上,比如海外的奇珍异宝等,都要留下少量充入国库。
30吨铁钱再现市舶司繁荣
王磊回忆, 1996年,在胶州市政府宿舍建设施工时,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宋代板桥镇的文化堆积遗存。考古队对工程占压的板桥镇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宋、明、清时期文化堆积。在宋代文化堆积层发现了房屋基址和锈结的铁钱团块等遗迹。
在一处房屋基址内,宋代铁钱堆积如山,这些铁钱已锈结成巨大的一块,通过清理,共发掘出这样的铁钱巨块10多块,总重量30多吨,其中最大的一块重约16吨,其余重量在0.5至6吨不等,能辨清字迹的有圣宋元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等,为北宋徽宗时期的铸币。专家推断,发现铁钱山的地方,极有可能是板桥镇市舶司的一个钱库。
目前,这座铁钱山被保存在胶州市博物馆内。“有如此巨大的铁钱山,可以想象当时板桥镇的商业非常繁华,经济发达。”王磊介绍,当时的发掘面积虽小,但发现较为重要,展现了板桥镇当年的繁荣,证明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对研究胶州湾尤其是青岛港的历史沿革、古代中国板桥镇的海运贸易等,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以后板桥镇遗址的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两次上书朝廷设置市舶司
板桥镇设立市舶司后,兴盛程度达到了宋代时期的顶峰。说起市舶司的设立,不能不提起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范锷。正是这位地方官员,当时两次上书朝廷,才有了市舶司之后的繁华。
考古人员查阅大量史料发现,公元1082年(北宋元丰五年),时任密州知州的范锷首次上书建议在板桥镇设立市舶司。他在奏疏中说:板桥濒海,东则二广、福建、淮浙,西则京东、河北、河东三路,商贾所聚、海舶之利专于富家大姓。宜即本州置市舶司。范锷提出的理由是,如在板桥镇设立市舶司,笼商人专利中央,其利有六:一是使商贾入粟塞下,以佐边费,于本州请香药杂物与免路税,必有奔走应募者;二是凡抽贾犀角、象牙、乳香及诸宝货,每岁上供者,既无道途劳费不便,又无舟行侵资倾覆之弊;三是抽解香药杂物,每遇大礼,内可以助京师,外可以助京东,河北数路赏给之费;四是有余则以时变易,不数月有倍称之息;五是旁旅乐于负贩,往来不绝,则京东、河北数路郡县税额倍增;六是海道既通,则诸蕃宝货源源而来,上供必数倍于明(州)、广(州)。
让范锷没有想到的是,朝廷没有立即采纳这个建议,但由于有理有据,也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公元1084年 (元丰七年)三月,北宋政府在板桥镇设置了管理舶商贸易的榷易务,级别比市舶司低。
公元1088年 (宋哲宗元祐三年),范锷以金部员外郎的身份,会同京东转运司再次上书,重申旧议。这次,朝廷采纳了范锷的建议,在密州板桥镇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港航、征收税钞、鼓励贸易往来和保护外商外侨等。板桥镇市舶司的设置是板桥镇发展的必然,从范锷的奏疏中可以看出密州板桥镇自然地理的优势和财政经济地位的重要。
板桥镇市舶司,是长江以北唯一对外贸易大口岸。由于离京城汴梁较近,交通条件便利,再加上胶州湾海域利于来往船舶进出与停泊,所以来往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及南亚各地的商船,多选择在密州板桥镇通关,开启了潜移默化的文化交流之旅。
板桥镇成为南北贸易中转站
王磊介绍说,自唐至宋朝,政府在主要的通商海港设置市舶司、市舶务或市舶场等机构。板桥镇市舶司的设置,是当时继广州、杭州、明州、泉州之后全国第五大市舶司。和其他市舶司不同,板桥镇市舶司设立后,没有时罢时复的现象,地位一直十分稳固。从当时的形式来分析,建市舶司的同时升县设军,是着眼于保护贸易、发展经济,估计也是为应对北方辽、金侵扰的一项防范措施。板桥镇设军,成为一个军事重镇,奠定了板桥镇的重要地位,为板桥镇进入极盛时期创造了条件。
记者查阅大量史料文字发现,之前有关板桥镇的信息学术界一直是在推测。通过考古人员科学发掘,一批批文物重见天日,记者也仿佛看到了千年前那个繁华的板桥镇,亲眼见证了板桥镇在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胶州市博物馆共同编写的《青岛海上丝绸之路》一书中陈述:北宋后期,板桥镇港在全国海港中的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因宋辽对峙,北宋政府明令禁止海船入登州、莱州。登、莱闭港,板桥镇占据了北方最大海港的优势。板桥镇港跃居登、莱港之上,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港口。港口地位的确定,促进了板桥镇经济的发展。林玉海分析,板桥镇当时已经成为南北货物贸易的中转站,这里各地客商过往日众,是当时两广、福建、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商品的集散地,海运胜过杭州和宁波,其贸易额与济南持平。板桥镇作为中转港口,其吞吐货物的品种、数量都是相当可观的。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这几日的高温,就像把山东放进了大烤箱一样。据省气象台监测显示,覆盖全省的123个大监测站,有超九成的地区温度超过35℃,有19个站温度达到37℃以上,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标准。25日,寿光站拔得头筹,最高温为38.2℃,比24日广饶的38.1℃还高了0.1℃。当然,25日的广饶也...[详细]
持续的高温天,引发市民对济南气温的关注。很多市民自发使用各种测量设备,纷纷“晒出”在济南大街小巷测量的温度。其中,“泉城广场52℃”的数据,更让市民对气象部门日最高温35.7℃的数据产生了疑问。 [详细]
青岛新闻网7月26日讯 青岛新闻网记者昨日从环保李沧分局获悉,经过近2年的综合治理,李村河中游综合整治已接近尾声。 据了解,李村河中游综合整治工程西起君峰路,东至青银高速,全长约3.0公里,河道宽度约60-70米,总投资达3.9亿元。[详细]
7月25日,青岛市公安交警部门实名曝光了今年第21批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驾驶人。 紧跟在鲁BN0F**小型汽车的鲁F50***的汽车驾驶员便是梁某某的同学韩某,在一同停车检查中,经检测,其酒精含量为31.9mg/100ml。[详细]
北京时间7月25日凌晨,2016年田径U20世青赛在波兰彼得哥什结束,中国队一共取得2金1银的成绩。 在女子10000米竞走比赛中,中国选手马振霞以45分18秒45的今年世界青年最佳成绩夺冠。[详细]
近几天来,山东省持续高温,省气象台接连发布高温预警。 另外受高温影响,我市用电量激增,气象部门提醒各机关事业单位、生产企业、商场宾馆,合理调配负荷,避开10:00--17:00高温时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