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李晓宁
今年初,山东省以慢性病、常见病为突破口,在14个市试点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6月1日,济南58家省、市属公立医院也同步推行了医疗改革,至9月8日恰已过百日,这次医改效果如何?对医院和患者分别有哪些影响?近日,记者走访了济南多家医院,推出系列报道,为您解读医改百日维新后的变化。
社区门诊仍遇冷,一天仅三四十人看病
8月底的一个工作日上午,济南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负责人张艺(化名)坐在办公桌前看医疗书,坐在他对面的护士小丽看到欲进来的记者,一边推开大门一边询问,“是要查体吗?”记者看到服务中心内患者只有三人。
“我们平均每天的门诊量仅有三四十人。”张艺告诉记者,他们辖区服务人口在万人左右,平时来这里看病的多为老人、小孩及慢性病患者。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天桥区纬北路街道办事处茂新社区卫生服务站,其科室主任盛浩介绍,该中心有医护人员9名,服务辖区约9000名居民,但每天门诊量仅为30人左右。
而在同一天下午,省城一家大型三甲医院门诊大厅内人头攒动,一位主任医师的号源已排到了24号。该院相关负责人称,实行医改后,该院门诊量有所下降,其中6月份为10万人次,7月份9.8万人次,平均每天门诊量为3000多人。这意味着,大医院一天的门诊量就赶上或超过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月的总量。
根据分级诊疗的实施方案,基层遇到疑难重症患者需要向上转,大医院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需要向下转诊。虽有政策和医保支付比的引导,但实际运行没那么容易。
“现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的难题就是转得上去,却转不下来。”张艺说,一年里几乎见不到从大医院里转回基层的。在他看来,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然不太信任,“觉得这里就是给量个血压、拿个药,长了病还是往大医院去。”而且,有时基层医疗机构药物不全,难以满足病人需求。
同样的问题,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魏洪伟也遭遇过,该院与辖区内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中级以上医生定期到社区坐诊。虽然转诊单和流程都设计好了,但真正从基层转诊来的不多,一个月不超过十个。
大医院转诊到基层,一年见不着几个人,担心基层医院不可靠,患者不愿转过去
基层医院的感受是“转得上去转不下来”,市民的感受却是有点担心。前不久,在一家省直单位工作的陈女士因为乳腺癌入住千佛山医院,术后情况稳定。对于坚持在大医院接受后期康复治疗,陈女士坦言:“我很担心转下去得不到可靠治疗。”生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三级医院康复的患者中,类似陈女士这样不愿转下的患者不在少数。
在千佛山医院两腺科病房内住院的刘女士认为,没必要再转入基层医院,“来回搬东西也挺麻烦,而且在这里恢复差不多,直接回家就行了,再去基层有点多此一举。”
收入不多技术难提高,社区医院留不住人
为何患者宁愿选择挤在大医院康复而不愿回社区?表面上看是患者对基层社区不太信任,背后则是基层医疗资源的欠缺。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占6%,也就是说只有17万人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则为30%-60%。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届时将需要30万—40万合格的全科医生。
“其实,在这6%的全科医生中,具有本科学历并经过严格训练的全科医生并不多,大多是我这种即将退休、转岗或低学历短期培训上岗的。”市中区一家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对生活日报记者说。
他的话在张艺处也得到了印证,“基层社区的经费比较少,我们这里10多个工作人员里,只有4个是在编的,工资稍高一些,其余都是临聘人员,每个月去除五险等,实际领到手的钱在2000元左右。”而且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大多是为辖区居民进行免费服务项目,“工资少,肯定留不住高学历人才。”
马燕(化名)是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在社区工作了6年多,“我们这种医院留不住高学历的人,很多当时一起招进来的同事,要么进一步深造考入大医院,要么转了行。”她说,不少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人都认为发展前景堪忧,因为平时接触不到临床上的疑难杂症和高精尖技术,因此,很多人的临床诊疗技术荒废了,这样考职称就难,晋升职称更难。
大医院分级诊疗挺积极,不少医生下基层
“其实我们医院一直在做分级诊疗这块。”省千佛山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基层医疗机构组成合作联盟,为其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基层患者转诊提供便利条件。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也与辖区内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中级以上医生定期到社区坐诊。作为基层医院的天桥区人民医院,为了提升自身医疗水平,也在今年7月5日与省交通医院合作,“交通医院每天都会派医生来我们医院坐诊。”天桥区医院宣传部门负责人丁迪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家二级医院,另外有12家社区门诊,交通医院每天派来坐诊的医生包括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理疗科、妇科等,其中以儿科和内科医生最多。而天桥区医院本身也向12家社区门诊派出医生,固定在社区门诊内坐诊。“我们医院7月份的门诊量是1.5万人次,与省级医院合作后,8月份的门诊量就涨到1.8万人次,一个月门诊量上升20%。”丁迪说。
看小病挺方便,社区门诊更受老人青睐
家住工人新村的杨阿姨心脏患有早搏,需长期服药,并定期做检查,遂将门规定点单位定在住所附近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是离家近,我腿脚不太方便,自己坐公交去远点的大医院拿药,儿女都不放心。”她说,自己平时吃的常规药在社区门诊都能拿到,有时需要特殊一点的药,提前说,工作人员会特意为她进相关药物,但也有一些特殊药在基层社区门诊拿不到。“真生了病还是去大医院。”杨阿姨说,虽然社区门诊较方便,但技术、条件毕竟有限。
9月4日,市民曾先生发烧38℃前往历下区佛山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像感冒发烧、肚子疼这样的小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真没必要跑大医院凑热闹。”说起与自家一路之隔的这处社区门诊,曾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家人都在这里建了档,平时不舒服都先到这里找大夫看看。
据了解,曾先生的父亲今年78岁,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经常到医院挂吊瓶。从今年初开始,老人在佛山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了档,再也不用每个月往医院跑。“他上了年纪,坐车不方便,在大医院光排队挂号每次就得折腾挺长时间,而在社区门诊看病的人少,很安静,他自己走过来5分钟就到了。”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居民遇到常见病会在家门口的社区门诊解决。9月4日下午,在棋盘小区附近的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三名患者正排队候诊。“以前除了流感高峰期,很少有排队现象,近两三个月感觉来看病的人多了。”一位工作人员说,为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引导小病患者去社区是今后的大趋势。
专家观点:硬件差人才缺,基层医院遇冷
“由于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优质卫生资源未有效下沉,导致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在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凌忠看来,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差的现状还没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医保报销的杠杆撬动作用也没充分显现出来;而且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偏少、药品配送不及时,患者更倾向于到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
想改变这种状况,他认为,首先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大医院要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出较高水平的全科医生;另外,在健全硬件配套设施、配全基本药物等方面相应完善。“还应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增加对病人的吸引力。”
记者手记:基层想留人才,还得先提薪酬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为缓解此难题,国家一直在进行医疗改革,分级诊疗就是其中重要一环。然而,多年来,老百姓生病愿到大医院的观念难改,还是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欠缺有直接关系。
天桥区纬北路街道办事处茂新社区卫生服务站科室主任盛浩认为,改变患者就医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如今,我省分级诊疗刚刚起步,破解分级诊疗的关键,或许就在于让基层留住人才,直接手段就是提高基层医疗工作者的薪酬,如此才能使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承担分级诊疗的重任。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李晓宁
9月8日,山东省公布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旅游业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动力产业,其中多项扶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政策措施实、力度大,直指当下热点并带有明显“山东特色”。 [详细]
9月8日,山东省公安厅印发《山东省户口登记管理规范(试行)》,要求依法登记户口,禁止设立前置条件。同时,建立“社区集体户”,解决“无处”落户难题;放宽集体户设立条件,租赁房产也可以申请。 [详细]
一个物流包裹丢失了物流单据,牵出了一起假币案。从包裹中起获了四袋20元的假币之后,潍坊警方循线追踪,最终抓获数名购买、出售、运输假币的犯罪嫌疑人。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审结此案,16名涉案人员中,1996年出生的时某销售假币近18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详细]
7日下午1点多,德州市夏津县一名刚出生的女婴因溶血症患上黄疸,被紧急送往齐鲁儿童医院救治。因黄疸严重,孩子需要紧急换血治疗,否则将危及脑神经。而女婴所需的是罕见的O型“熊猫血”,血站出现供血不足。8日,多位热心市民前往献血,女婴手术初期所需血量终于凑...[详细]
位于济南市闵子骞路的崇孝苑(闵子骞墓园),是济南文物考古集中存放历史石碑的地方。原来孝感泉旁有清道光十六年(1836)所立的《建孝感泉碑》,伴随着孝感泉的消失,那块历史碑刻也不知所终。[详细]
9月6日,济南泺口黄河浮桥东侧勘测船附近, 有一女一男相继在同一地点跳河轻生,恰巧都被路过的热心青年小杨发现,并陆续在他人帮助下将两名轻生者救起。9月6日傍晚六点多,在省城泺口黄河浮桥东侧的南岸上,有一个三十多岁男子突然跳进黄河里,有人发现后连忙大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