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牛郎织女”!老人照顾孙辈每年仅相见两三次

2016-11-03 07:37: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郭立伟

  二宝时代到来,一大批为儿女照看孩子的老人,在晚年踏上了异乡的路。他们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乡来到子女生活的城市,疏远了原来的人际关系,与老伴过上了“双城生活”。有些老年夫妇为了照顾孙辈,一年只能聚上两三次,成为“月度夫妻”。对异地生活的不适应、对老伴的挂念,让原本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的他们也感受到了一丝苦涩和无奈。

  老两口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照顾一家

  房鹏在潍坊工作,他的大宝堂堂今年三岁半,正在上幼儿园小班。弟弟房林则在临朐老家,两人相差3岁,兄弟俩结婚前后脚,头胎二胎也扎了堆。

  兄弟俩的两个“大宝”只差8个月,都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房鹏的妻子林霞(化名)在商场做导购员,工作时间不固定,奶奶老周便从临朐老家搬去潍坊,给大儿子看孩子。2012年,老周兴高采烈地去了潍坊,刚去第一个月,老房就因为中风被紧急送去了医院。“老伴血压高,爱喝两口,平常我在家都是管着他不让他多喝,我去大儿子家后,他自己一个人在家没管束了,喝起来就忘了。”老周想起几年前的事儿,仍然心怦怦乱跳。

  从此之后,虽然身在大儿子家,但老周的心还是在临朐老家。“担心老伴喝酒,担心他吃不上热乎饭,万一再出个事儿身边没人咋整……”想起老伴儿,老周嘴里念叨个不停。

  今年7月,房林的二宝出生,大宝浩浩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老周又是潍坊、临朐两地跑。“二儿媳觉得我在大儿子家待了三年多,应该轮着照顾浩浩了。”不过,大儿媳妇林霞又不乐意了,因为堂堂上幼儿园也需要接送。而且,在两个月之前,林霞发现自己也意外怀上二胎了。

  可是,这两个月来,老周的心思全在二儿媳妇一家身上,接送浩浩上学、伺候二宝,老周早已分身乏术。“这两个多月,我瘦了十几斤,自己顾不上吃饭,睁开眼就是伺候俩孩子,但是一碗水端不平自己心里也不得劲儿。”

  因为心疼老伴,两个月前“大老粗”老房主动请缨,决定去大儿子家,担起接送孙子堂堂上学的任务。就这样,老两口分工了,一人负责照顾一家。

  在家油瓶倒了都不扶,去儿媳家啥活都干

  在大儿子家,老房每天给孙子洗衣服,打扫卫生。到了下午三点半,老房溜达着去幼儿园把堂堂接回来,路上买点水果蔬菜。林霞晚上8点左右下班,这个时候,堂堂一般就已经被老房哄睡了。说这一切的时候,林霞满脸感激。“我公公在家是一个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的人,现在却要伺候我们,我们也觉得不好意思,可有什么办法?我跟孩子爸爸的工作太忙。”

  林霞是独生女,老家在青州,母亲还需要照顾90多岁的奶奶,没办法到潍坊帮她带孩子。林霞有时也过意不去,婆婆只能用老一辈人的道理开导她:“人这一辈子就是为孩子忙活的,忙完这代忙下代。”

  林霞说,自己跟婆婆还能说上几句话,聊点家长里短,跟公公却一句话都聊不上来,丈夫房鹏一天到晚上班,公公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城里的车辆又让他觉得眼晕,干脆闭门在家,除了接送堂堂,很少下楼。“我们不想让他干家务,跟他说每天只负责接孩子就行,但是他不听,说闲下来更难受。有时候我中午下班回来,杯子里都有他刚倒上的热水,地板被拖得干干净净。”

  老房一直没有在大儿子家常住,“不超过十天,就想回家看看,他一直觉得这不是他的家。”林霞知道,公公每次在家中抽烟都得看她的脸色,每次上洗手间都不敢弄出声响,经常听见他一个人在屋里唉声叹气。但老房每次想回家看看时,林霞基本都是拒绝的。“主要觉得不安全,他一个老人带着不到四岁的孩子坐汽车,怎么让人放心?”林霞拒绝的结果就是,老房只能“先斩后奏”。

  10月27日下午,老房去接孙子放学,顺便给孙子请了一周假,爷俩坐上了从潍坊回临朐的汽车。坐上车后,老房才给房鹏打电话通知此事。近2个月来,这已是老房第二次“擅自”带孙子回临朐老家了。

  老两口半年见一面,想团聚还得七八年

  老房和老周虽然不住在一起,但毕竟都在潍坊,见面的机会也多一些。同样是给儿子看孩子的老程,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和老伴见一面得有个小半年的时间。

  老程的老家在菏泽农村,儿子在济南某国企上班,家境还不错。老程每次从济南回老家,儿媳妇都会给她买一大堆新衣服。“去年过年,儿媳妇给我买了一个大红衣,我都60多岁的人了,穿着很不好意思。”老程穿着这件大红衣回老家,立刻引起左邻右舍的羡慕,老程听着邻居的夸赞,心里却有难说的苦楚。

  去年,老程的儿媳妇生了二胎,她去济南帮着照顾,一待就是四个多月。老程春节回到老家再看到老伴,眼泪差点流出来。“头发支棱着四五厘米长,也不知道理一理,胡子拉碴的,脸干瘦干瘦的。”老程的菏泽老家还养着几只羊,老伴老林腰腿不好,以前这些活儿都是老程干。“那时候我就想啊,还是在老家和老伴自在,破衣烂衫就很好。”

  大孙子今年上四年级,老程是“看完大的再看小的”。“中间休息了差不多一年吧,人家不用咱了,咱就回老家,用咱的时候咱就得上!”老程打趣说。大孙子上三年级后,基本不用自己看了,学校离家近,有时候不用接送都可以。说起第一次来济南照顾大孙子时,老程特意去镇上赶了集,专门买了一个烧热水的电壶。“你不知道我这个老头子,啥事也不会干,这一辈子连勺子都没碰过,都是我伺候他……”老程嘴上骂着,脸上却泛着幸福。

  而当记者问老林想不想老伴时,这个快70岁的老头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能不想吗?老来伴老来伴嘛。”老程挂念老伴时,就让儿子把他接到济南住几天。“他住不习惯,住几天就回去了,老了老了,半年才见一面。”

  老程每次去济南之前,先给老林包上一冰箱饺子。饺子吃完了,老林就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个火烧,然后买点小菜,打发打发。“你别说,虽然她(老程)干不了啥大事儿,她不在家我就想吃她擀的面条。”

  挂念归挂念,儿子一需要,老程还是随叫随到。“这是我们老人的任务,谁家奶奶不帮着看孩子?”老程说,等小孙女上了三年级,她的任务就完成了,到时候就可以跟老伴在老家,养点羊、种点菜。

  小孙女今年还不满一岁,等她上三年级,至少还需要8年的时间。老程算了算,那时候,自己就70多岁了,老伴也快80岁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立伟)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