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1元卖7毛,山东电商2016年逆差额缩减32.4%

2017-01-24 07:09:00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代玲玲

  

  作为农产品资源和网购消费大省,山东广阔的市场成为电商巨头们争抢的蛋糕。今天,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根据第三方大数据机构测算,2016年,山东电子商务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电子交易额2.65万亿,增长31.1%,高出全国平均增幅8.3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3007亿,增长33.7%,高出全国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省工业产业衔接情况良好,产销率明显高于全国及其他沿海省市。但从最终产品销售来看,一直是“买入”大于“卖出”。2015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买进1747亿元,卖出1062亿元,逆差为685亿元。

  可喜的是,2016年数据显示,我省网络消费与网络销售结构进一步优化,买入卖出比值从1:0.6上升到1:0.73,逆差金额同比缩减32.4%,网络零售增幅分别高于广东、浙江17和3个百分点,成为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抹亮色。

  从商品来看,3C数码、服装鞋帽全面扩张,家居用品、在线餐饮实现高增长,在线旅游、生活服务较去年提升显著:在实物型网络零售额中,3C数码、服装鞋包、食品保健位列前三,合计占比达52.25%;而家居用品、食品保健、家装家饰则增速较快,分别达到2.85%、2.48%、2.17%;服务型网络零售额中,在线餐饮、在线旅游、生活服务位列前三,合计占比达85.26%。

  据悉,为打造电商发展生态,我省积极对接各大电商平台农村电商发展战略,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阿里设立了62个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3000多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位居全国首位。

  京东、苏宁、邮政、供销、赶街、乐村淘、雅购、淘实惠等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发力山东农村市场,下沉服务站点,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态势,基本实现了全省县乡村电商服务全覆盖。全省新增淘宝村44个、淘宝镇6个,总数分别达到108个和12个。

  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引领全省电商创新发展, 组织开展了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5个,示范基地6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30家,示范基地37家、示范企业90家。

  积极促进“农商互联”拉动本土产品上行。利用阿里、京东、苏宁等平台推动我省农产品全网销售,共开设77个市(县)网上“地方特色馆”;先后举办“农商互联大会”、农产品上行对接会、“双十一”购物节、“齐鲁电商节”、“阿里年货节”等十几个场次的网络促销活动,推动构建农产品生产商、供应商和电商平台的联动体系。“双11”期间,我省全网零售规模达到82.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网络平台规模偏小、自主品牌不多、网络销售逆差、农村物流滞后、电商服务支撑较弱、中高端人才缺乏等短板依然比较突出,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关键问题。

  记者了解到,2017年,我省将继续突出电子商务品牌建设,培育50个电商名优品牌、10个区域品牌和10大电商服务品牌,推进县乡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的全覆盖,建立山东省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加大电商扶贫力度,深化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力争到2017年底建成40个示范县、60个示范基地(园区)、120家示范企业。引导各地依托产业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产业联盟为基础,打造20个特色电商小镇。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