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与“隧道医生”穿梭在海平面下82.8米

2017-01-25 21:4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编者按:

  革命老区的蒙山深处,鲁西大地的欢乐农家,东海之滨的茕茕海岛,黄河岸边的广袤油田……在农历丁酉年即将来临之际,齐鲁大地正在上演怎样的温暖?又在抒写怎样的故事?从今天起,大众网采编人员分赴山东17市,记录最基层、最一线、最真实的温暖故事,还原齐鲁大地多姿多彩的幸福和感动,以“温暖看扶贫、温暖回家路、温暖在基层、温暖过大年”五大板块,推出“温暖中国——2017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我们将通过图文、短视频、手机直播、VR、H5等融媒体报道方式,在大众网、大众论坛、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大众网官方微信、大众网17市分频道全平台推出报道。更多温暖,期待您的关注!

  温暖中国——新春走基层(38)

  【温暖在基层】与“隧道医生”穿梭在海平面下82.8米

  时间:1月20日

  地点:青岛胶州湾隧道

  记者:官晓坤  毛道光

  青岛胶州湾隧道连接青岛与黄岛,实现了两城变一城。自2011年6月30日通车以来,有这样一群人,每天穿梭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为隧道“把脉”,及时排除各种隐患,他们就是被人们亲切称为“隧道医生”的隧道检修师傅。1月20日,大众网记者跟随“隧道医生”一起工作。

隧道检修师傅毕伟每天都要爬过各种狭窄的楼梯。

  上午9点,大众网记者来到胶州湾隧道管理中心,跟随检修班师傅们去维修隧道口的一处摄像头。

  放置路障、取工具包、穿戴安全绳……当天青岛最低温度只有-5℃,寒风凛冽,在做这一系列动作时,站在风口的师傅们冻得鼻头通红,不停地跺脚,还要根据风向不停调整身姿以保持平衡。工作台不断升高,越往上走,风越刺骨,检修师傅毕伟和孙令涛裹了裹身上的棉衣,顶着寒风,手上的活儿干得又快了,20分钟不到摄像头修好了。他们从工作台上下来,拎起工具箱就赶往下一个检修点。

  检修班班长侯磊介绍,他们负责胶州湾隧道的供电、通信、排水、排风、照明、消防、收费、监控等系统的正常运行,大到维护昂贵的收费系统,小到更换一颗螺丝钉,都是他们的工作,细致而繁琐的工作把检修班的每位成员都炼成了一专多能,防腐、铺路、补漆……样样精通。

  随后,大众网记者又跟随检修班师傅们从服务隧道进入胶州湾隧道内部。

毕伟弯腰走过半人高的消防管道。

隧道下的管廊。

  隧道里面的冷跟外面不一样,是一种夹杂着水汽的湿冷。越往隧道里走,光线越微弱,手机信号也是时有时无,检修班的师傅时常调侃自己已经“与世隔绝”。 侯磊说,胶州湾隧道里有150多台风机,大型排水泵和变压器各21台,检修班的小伙子每天都得拎着手电筒和工具箱走一趟检查一遍。胶州湾隧道全长7.8公里,最深处在海平面-82.8米,检修班要走的路又长又“险”:笔直狭窄的楼梯、仅半人高的暗道、藏在暗处的台阶等等,处处都是“机关”。

毕伟和工友孙令涛检查隧道设备。

  越往里走,大众网记者对“湿冷”的感觉越厉害,膝关节也隐隐发凉。而毕伟说,他们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每天在隧道里来来回回,爬上爬下,一天下来,手机计步器上显示的步数从没有低于一万步。

毕伟和孙令涛在高空检修隧道口的摄像头。

  日常的检修维护像是缝缝补补,考验的是检修师傅们的认真和耐心。检修班最怕的是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每到这时候,他们就要出“急诊”,争分夺秒地解决问题。除了今天体验的工作,另外还有一项工作最考验他们的耐心,这就是隧道顶棚补漆。

  隧道里白天车流量大,无法施工,检修班只能在晚上封闭一条车道,举着自制工具一点一点地敲击顶棚,通过敲击的声音判断油漆有没有脱落。全长7.8公里的隧道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敲,一声一声地听,全程检修下来得半年之久。“我们这活儿一年干一次,一次干半年。”在光线昏暗的隧道里,检修班几个小伙子笑着说,回声随着隧道不断延伸……

隧道检修班班长侯磊接受大众网记者官晓坤(右)采访。

  胶州湾隧道通车已经5年半,每一位走过它的人都会惊叹它的神奇,它全年无休24小时通行,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从未“生病”的大家伙,正是因为有这群精心呵护它的“隧道医生”,才成就了它的神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