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雅淇
桃源美景醉路人。每年四月,盛开的桃源“染红”了山谷。(资料图)
位于鲁中腹地的沂源县,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素有“山东屋脊”之称。境内有名的山头1983座,海拔最高的鲁山,以其高山林海的国家森林公园,为这座小城平添了“天然氧吧”的美誉。
沂源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居住在鲁山脚下的沂源人,用勤劳和智慧在改革的大潮中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山城故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改革奇迹”,从果树上“结”出产业工人,到资本市场股权融资 “沂源现象”,过上富裕生活的沂源人拍起了电影,办起了旅游。
这座小城,每天都在变。
沂源之山:果树结出幸福生活 农民变“产业工人”
在沂源,坊间流传一个故事:很多果农来县城买房,大都是一次性付款。一次,一位果农直接扛着半麻袋钱来买房,售楼处的人都惊呆了。
“沂源红启开鲜果一味,独步国博金奖。桃花艳催动百里山川,殊荣桃源之乡。”当地文人墨客的赋词里洋溢着沂源人的幸福之感。沂源以农业为主,虽然大部分土地是山区,但农民们“靠山吃山”,种植有各类果品70万亩,70%的收入来自果业。
“俺现在的生活都是果树上‘结’出来的。”今年65岁的张苍忠是中庄镇黄土崖村村民,他一边梳理苹果园里的幼果,一边和记者攀谈起来。老人是一位老果农,自己打理着5亩苹果园,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还成为了“农民技术员”,收入也水涨船高。去年果园收入共15万元,孩子在青岛买房买车,他还解囊相助。
“去年张苍忠有一棵树卖了4010元。”同行的中庄镇镇长刘茜茜告诉记者,该镇推行果品标准化生产,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禁止高毒高残农药销售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种得好”,有的苹果论个卖,沂源有机苹果生产标准成为全省地方标准。
“我们近三分之一的农户加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沂源县农业局局长耿益民介绍说,近年来,沂源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培育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实现了果树集中连片种植,漫山遍野的果园成了“农业工厂”,农民也变成了“产业工人”。
燕崖镇是江北大樱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早熟的樱桃能卖到120元(一斤)。”杜申军是燕崖村人,和记者聊天时脸上绽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去年,他的3亩樱桃大棚,收获樱桃6000斤,收入近25万元。
“现在俺们山村的生活不比从前了,每家有四五辆车,很多在城里买了房。”杜申军神秘地告诉记者,村民买房都是一次性付款,有的直接背着现金去。
“春来桃香三月,秋至瓜果霜旦。”苹果、寿桃和大樱桃是沂源人口中的“三宝”。“电商达人”贾明三放弃在北京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在家里做起了农村电商,把“三宝”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
而贾明三的农之缘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正在为这座偏远的美丽小城培养更多的农村电商人才。
沂源之变: 6家上市企业带动经济“脱胎换骨”
群山红了,农民富了,而敢于挑战的企业家们更不会甘于沉默。让国内金融业界交口称赞的“沂源现象”就是他们的大手笔。
“通过股份制改制和上市融资,在关键时刻让企业起死回生,并实现了不断发展壮大。”位于沂源县的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药玻)董事长柴文谈起企业的成长,感慨万分,通过股权融资,企业实现绝处重生。
山东药玻前身山东省药用玻璃总厂是一家老国有企业,1992年,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柴文设法融资、跑贷款,部分供应商也开始急于要回货款。“走投无路”的柴文在沂源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大胆地对企业实施了改制,于1993年11月8日成立了山东药玻,并募集资金1300万元。
“这笔钱是公司的救命稻草。”柴文说,企业由此涅槃重生,开启了新的起点。2002年,县委县政府规划设立了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力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同年6月3日,公司3200万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3.9亿元,成为中国药用包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沂源经济基础差,县内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小,招商引资难,资金问题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沂源县金融办主任赵卫东告诉记者,外力借不上只能靠内力,沂源对此确立了“上市一批、培植一批、储备一批”的县域资本市场发展思路,由此“逼”出来一条企业上市融资的新路子。
继山东药玻后,瑞阳制药、鲁阳股份、联合化工、瑞丰高材和华联矿业等5家公司先后在新加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并推动34家企业分别在“新三板”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涵盖了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各层次市场,创造了资本市场上的“沂源现象”。
“上市企业都是本土企业,可以说山东药玻是沂源资本市场的‘黄埔军校’。” 赵卫东说,山东药玻的成功上市为其他企业的上市融资提供了经验,并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鲁阳股份和瑞丰高材负责上市的工作人员,直接沿用了山东药玻上市时的原班人员。
沂源县委县政府也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上市。制定了企业上市的工作流程和制度,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所有涉及到企业上市的部门组成工作小组,成立上市工作办公室,由金融办统一协调,为企业上市服务。
“沂源县领导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教授认为,沂源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金的催化剂、助推器作用,较为从容地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破解了困扰企业和金融机构发展的“担保圈”、“担保链”问题,带动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地方经济快好发展,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涅槃重生,小城崛起。沂源通过企业上市共成功融资57亿元,带动新上项目40多个,实现了新旧动能的转换,带动了沂源经济的快速发展。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5.8 亿元, 6家上市公司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强。
目前,山东药玻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玻璃专业制造商,并设有“国家级实验室”;鲁阳股份是亚洲最大的陶瓷纤维生产企业。
沂源之歌:农民拍电影成“明星”代言乡村旅游
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影剧里地如梦如幻的美景,在这里你尽管徜徉。 “三山列而屏起,陡峻发而三河。”。五月的沂源,群山翠绿尽染,行走于山林间,犹如来到“世外桃源”。
当沂源人的钱袋子鼓起来后,他们的眼光开始变得“游离”。西里镇涌泉村的马秀花,支持女儿攻读博士学位。“种果树也需要文化。”她希望女儿学成归来,能造福乡亲。
燕崖镇姚南峪村的村民已连续举办了3届“乡村春晚”;以生态立县为主题、村民自编自演的微电影《柿子树之恋》在网上引发关注;反映乡村移风易俗的《姚南新事》也已杀青。
75岁的村民李克明因参演一下子成了“明星”。“在农村拍电影是很稀罕的事情,十里八乡地都来俺们村看,没想到俺也成了角,好开心!”李大爷眉飞色舞地讲述他的“从影”经历,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也感染了记者。
“我们村之前是省定贫困村,村里较为完整地保存了140余套石砌房屋。我希望用拍电影这种方式扩大宣传,带动村里的民俗旅游。”村支书柳西强对未来发展有更宏大的规划。
“我们目前已经形成了万亩桃、万亩苹果、万亩花椒的林果种植格局。”沂源县旅游局局长张成玉兴奋地向记者“推介”说,沂源是生态宝地,春看绿、夏赏花、秋摘果、冬看景,一年四季有美景,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沂源推出了洋三峪、双马山、鲁山神农药谷等一批集赏花、采摘、观光、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游客们既可以尽尝鲜果美食,还可以饱享绿色氧吧的生态之美。
在燕崖镇双泉村“听翠轩”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你可以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吃着苦菜蘸酱,品着榆钱汤,来一块泥炉子(村民用泥巴制作的炉子)烙的油饼,感受花香的侵袭,沉醉于山林之间,不知何处是归途。
勤劳、淳朴、善良的沂源人用双手和智慧改变着家乡,不断推陈出新。中庄镇胡家庄村的果农张德富,把苹果树嫁接后栽植到盆中,制作出了新型的盆景艺术,拉长了苹果产业链,实现了“华丽转型”。
西里镇则把桃花、老化的桃木果木树等 “变废为宝”,加工成桃花茶、桃木宝剑及以牛郎织女爱情文化为主题的工艺品等。
“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来山东沂源吧,走进朱彦夫的村庄,听他讲述革命老区的故事;走进牛郎村,在“银河”边追拾美丽的神话故事;走进“山东屋脊”的林海,你才会真正感受到这座生态小城的魅力所在。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雅淇
今年年初,山东省教育厅等7部门联合下文称,继免费师范生后,今夏山东将试点招收免费医学生。爆三样(ID:sdbaosanyang)从《通知》了解到,今年,山东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等4所高校将招收免费医学生,共计600人。[详细]
继章丘区完成山大主校区范围内8个村庄拆迁后,济南市章丘区政府于15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开发区(山东大学)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实施征收。根据公告,此次补偿将按照《济南市章丘区开发区(山东大学)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执行。[详细]
16日,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东环段工程,也就是市民熟悉的大东环工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公示。章丘连接线起自潘家埠东北的X301潘王路(向东与章丘南环S241至X301潘王路段顺接),路线向西至富家庄东南接吕家庄互通立交。[详细]
涉嫌盗窃的在逃人员携带作案工具外出伺机盗窃,竟误乘刑警的定制公交班车,被民警当场逮获,直接送到平度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经审查,姜某交代了多次盗窃电动车的犯罪事实,并交代当天早晨想乘坐公交车去同和街道伺机作案,没想到竟误上了刑警的定制公交班车。[详细]
前段时间,山东烟台芝罘区西大街派出所的民警接到芝罘区建设路一家网吧老板的报警,反映他们网吧有一台机器主机箱里的配件被偷。通过调取网吧里的监控录像,民警发现嫌疑人张某选择了一台靠近角落的机器上网,坐下之后就一直在忙活着什么,40多分钟以后离开了网吧。[详细]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曾家山村,14岁的女孩曾巧巧多年来协助奶奶照料身患脑血栓的爷爷和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她不仅在家里是奶奶的好帮手,在学校里她的学业也很突出,往往是班里的前几名,还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这些年农闲时节,父亲只能到附近镇上去打零工,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