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光荣脱贫”彰显文化强力

2017-06-15 11:29:00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余孝忠 潘林青 张志龙

  从“给钱给物”到“自立自强”,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经济文化大省山东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发挥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坚持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激发了贫困人群的小康追求,彰显出精神文化的强大力量,走出了一条有山东特色的“光荣脱贫”之路。

  红色精神激励  脱贫必战必胜

  70年前,一场孟良崮战役,成为解放战争中扭转华东乃至全国战局的关键一战。

  然而,革命战争年代走在前面的老区,在奔小康的路上却落在了后头。到前年底,临沂市尚有贫困人口44万余人,占全省六分之一。

  以决战决胜之势,再打一场脱贫攻坚的孟良崮战役。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说,光“输血”输不来真富裕,“等靠要”等不来真发展,脱贫致富最终要靠启动贫困户内生动力来实现。

  在加大物质保障的同时,临沂市引导老区人民“宁肯苦干、决不苦熬”,动员贫困群众自强自立,主动脱贫、光荣脱贫。

  市扶贫办副主任熊长远说:“我们在市内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组织30多个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2700多场次,以沂蒙精神提振脱贫精气神,实现了各级干部‘我要扶贫’和贫困户‘我要脱贫’同频共振。”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蒙阴县72岁的徐美凤说:“我们的父辈是拥军支前,现在让我吃喝全靠政府,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按照政策,徐美凤可以享受“兜底脱贫”,但老人不愿坐享其成。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她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养殖长毛兔,实现“光荣脱贫”,成为去年临沂市摘掉贫困帽子的29万贫困户之一。

  蒙山巍巍,沂河汤汤,山东处处是红色热土。早在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就是中共领导下的五大根据地之一;抗战结束时,山东根据地中的鲁中、鲁南、滨海、渤海、胶东五大区已连成一片。血与火熔炼铸就的红色精神,在齐鲁大地血脉相传、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目前,山东拥有18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脱贫攻坚战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神给养”。在红色精神激励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奔小康。去年,山东151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超额完成120万人的年度减贫目标任务。

  传统文化滋养 “齐家”要靠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德不孤,必有邻”……山东是孔孟之乡,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充足养分。

  “白发浪潮”下的山东,60岁以上的老龄贫困人口占50.3%。在日照市桑园镇大库沟村,81岁的王桂英年老体衰,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去年开始,她每月除了享有100元政府养老金外,还能领到110元的“孝德基金”。

  “孝德基金”是山东根据敬老爱老的文化传统而创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子女给老人的养老费、社会捐赠的善款、财政补贴的养老金。这些资金统一集中到村组,逐月给老人发放,使贫困老人衣食无忧。目前这项工作已在全省铺开。

  除“孝德基金”外,乡村“儒学讲堂”、善行义举“四德榜”等工作在山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对曲阜市陵城镇玄帝庙村的孔庆荣来说,2014年是“黑色”的——婆婆和丈夫相继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两个孩子。大半年间,她以泪洗面,闭门不出,原本一个宽裕之家陷入了贫困。

  一家有难四邻来帮。村里“儒学讲堂”的讲师为她量身订制了“仁者爱人”“守望相助”“齐家自强”等课程,鼓励她勇敢生活;村妇女主任、女街坊隔三差五上门来帮她打开心结。最终,孔庆荣重拾生活信心,推开家门走进了厂门。

  如今,像玄帝庙村这样的“儒学讲堂”,山东建成了近7000个,开展活动3万余场,参与群众400万余人次;建成社区“儒学讲堂”2200多个,开展活动1万余场,参与群众70万余人次。

  在淄博市桓台县华沟村的“四德榜”上,奉养老人的柴米油盐、尊老爱幼的点滴小事、日常里的助人为乐,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近年来,山东农村设立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四德榜”9万多个,覆盖90%以上的村庄、社区。

  让善行义举上了榜,为凡人百姓立了传。不少贫困群众说“身边的榜样能做到,为啥我做不到?”优秀的齐鲁文化潜移默化,成风化人,激发起贫困人群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力量。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推荐阅读
  • 中国“最有钱”城市榜单出炉 山东“双核”驱动赢在未来

    d7f527b0-5037-4645-b1f4-c5ea92bec14d_png_png.jpg

    中国最有钱城市排行榜出炉,除了北上深广这些超一线大城市,今年杭州、成都、南京等中西部省城的增速表现亮眼,名列前茅。未来,山东将乘着济南、青岛“双核”驱动的春风,实现经济复苏,最终恢复20年前山东真正“双中心”的格局,从而助力京津,实现北方经济的崛起...[详细]

    06-15 07-06新锐大众
  • 济南艰难“创城”15年,败中求胜的面子和里子

    11.jpg

    在“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美好泉城”的跨越式发展中,在打造强省强省会的机遇之下,一块全国文明城市的招牌,拥有提升城市形象和气质的面子作用。而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高度的维度来看,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显然又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而长远来看,这座城...[详细]

    06-15 07-06齐鲁晚报
  • 山东将开展百日执行攻坚严打老赖 这8个案件引以为戒

    11.jpg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加大惩治力度,对隐匿财产、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该曝光的曝光,该拘留的拘留,该罚款的罚款,对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打击。 [详细]

    06-15 07-06新锐大众
  • 自动取证机即将上线!济南领不动产证以后不用排队啦

    90020aff-1bd8-457f-8a2e-da6f6215c6e3_png_png.jpg

    这个高颜值的机器已经稳稳的站在济南政务中心不动产服务大厅四楼,目前正在调试中,请市民耐心等待。对于不动产登记中心发证窗口的工作人员来说,自动取证机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详细]

    06-15 08-06齐鲁壹点
  • 点赞!招远一6岁儿童掉入深井 53岁村民勇救起

    14日,记者在招远市阜山镇采访时了解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6岁的孩子不慎掉进深井里,村民栾守民跳进刺骨的井水里将孩子成功救起。为了争取时间,我咬咬牙就跳进水里了,当我把孩子抱进怀里之后,我的心才踏实了一点……”[详细]

    06-15 11-06胶东在线
  • 昨日济宁市民无偿献血24万毫升 创单日采血量之最

    在宣传点搭建的帐篷内,嘉祥一中高三毕业生安飞宇和两个伙伴正在负责献血题目有奖问答活动。为此,市中心血站呼吁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献出一份可贵的血液、挽救一个濒危的生命。[详细]

    06-15 11-06济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