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特色城市挺进 南海新区打造南部城市隆起带

2017-06-16 09:17:00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作者: 刘波

  加速,向特色中小城市挺进

  ——看南海新区如何打造南部城市隆起带

  ◎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刘昌勇

  将湿地保护开发与城市布局形态有机融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督导,探索“城村融合”新型城市化建设模式……今年,南海新区计划投资8.7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

  在威海全面迈入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新时代之际,南海新区站在新区开发10周年的新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生态、城建和民生工程建设,加速向特色中小城市挺进,打造南部城市隆起带。

  基础设施全面铺开

  美丽南海拉开特色城市框架

  5月的金花河湿地公园,虽然尚未完工,但园内水系与主河道相通,幽静小路蜿蜒其中,夕阳下芦苇随风摇曳,美景让人心旷神怡……目前,河道清淤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绿化、亮化、硬化等工作正在进行。

  “金花河湿地是大自然对南海新区的恩赐,也是‘城市之肺’,要在保留湿地原貌的前提下将其打造成南海居民可以随时欣赏的城市‘后花园’。”南海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说。

  城市的魅力,在文化、在内涵、在品质。为推动特色自然景观与城市布局形态有机融合,让城市充分体现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鲜明个性,南海新区全力做好金花河湿地公园的保护性开发工作。

  “金花河湿地公园首先是湿地,其次才是公园。”“建设湿地公园不在于外表多好看,而在于能否把湿地保护好。”“人工再怎么雕琢也不如自然,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在如此严格的“硬杠杠”下,湿地公园施工工地上的采沙车身影不见了,芦苇丛也被完整保护下来,金花河湿地公园自然与人工相融共生,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成就了居民和游客眼前的美景,也为南海新区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

  不止于此,在金花河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南海新区依据金花河湿地的资源类型、自然条件与区位关系等综合因素,遵循保护在先、开发利用在后的原则,将原有河道作为湿地水网基础,新增观景湖面,保留长势较好的杨树林及芦苇荡。同时,对面积较大、水质较好的鱼塘进行再次开发利用,营造水系、坡地、湿地、密林、防护林带等不同的自然生态区间,恢复生物多样性。公园内休闲垂钓区、滨水漫步区、雨水花园、杨树保育园、芦苇保育园、湿地区、野外露营园和防护林区8个园区雏形初具,年底将全部竣工,届时,南海新区又将新增一处居民休闲绝佳之所。

  南海新区坚持生态立区,凸显城市生态特色,持续加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河长制。坚持“三生共融”,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区绿化面积已达1300万平方米。今年,南海新区还预计投资约2.1亿元用于绿化建设,计划新建环海路、科研路等6条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完成金花河河道、蛟龙河河道的清淤工程,小观镇黄垒河东岸河堤加固工程,泽库镇5座塘坝的建设维修工程,新区生态底蕴越来越厚实,拉开了特色城市框架。

  重点项目提质加速

  城市越来越“筋强骨壮”

  5月15日,在香水河挡潮闸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安装闸门,只见重型起重机将重达80吨的拱形闸门移动至挡潮闸桥面,再由挡潮闸上的门轨移动至第14孔进行安装。

  “挡潮闸一共14个闸门,今天最后一个闸门安装完成,香水河挡潮闸工程离竣工又近了一步。”在施工现场,挡潮闸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整个工程将在年底前完工。工程进度加快的同时,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拱形闸门的设计在全国属于首创,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能够起到拦截海水和淡水的双重作用,闸门刷了四层特制油漆,能够起到抵御海水侵蚀的作用。

  香水河挡潮闸设计蓄水位1.6米,能够减少海水河道内的上溯长度约13.4千米,并与南侧香水河大桥遥相呼应。建成后,不仅可以提高新区防潮减灾能力,拦蓄上游雨水资源,提高区域供水保障能力,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还能形成一处绝佳景观,为城市增添魅力。

  香水河挡潮闸项目提质加速,跟南海新区对重点项目的强化推进密不可分。为进一步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南海新区对所有重点项目进行每日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当日施工力量、当前施工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10项指标。他们还坚持问题导向,以具体问题作为切入点,推动打造更多精品工程。对环海路和滨海路绿化工程进行编号管理,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对城建工程提质加速有着显著作用。

  今年南海新区计划投资6.6亿元,新修海韵路、大学西路等17条道路,总长约14公里,硬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铺设雨水管网约5公里,改造龙海东路、金海路约11.7公里,硬化面积约17.2万平方米,继续做好环海路虎口窑大桥、海韵路香水河大桥建设工作,计划11月完工。截至目前,南海新区已建成道路300公里,各类管网900公里,建成桥梁总数108座。

  公共服务保障扩大覆盖面

  幸福宜居社区圆村民城市梦

  南海新区小观镇南廒村村民张思光最近格外高兴,他们全家人马上要住进新楼房了。

  “俺们相中了埠子场社区那块地,就在南海高中后面,用城里人的话说就是学区房。”张思光说。

  “以营造幸福宜居社区为着力点,加强文化、教育、医疗、养老、体育休闲等设施建设,提供覆盖面更广的公共服务保障,自下而上激发城市活力。”为全面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要求,南海新区积极探索“城村融合”新型城市化建设模式,致力于打造村民上楼样板工程,对所有新建社区坚持高标准建设,完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配套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并根据各小区实际情况将幼儿园建设纳入整体规划、同步建设,方便居民子女就近入园。

  南海新区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注意倾听并尊重百姓意愿。“有的村民倾向将社区建在海边,房子就成了海景房;有的愿意将社区建在学校周边,房子就成了学区房。”南海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是南海新区建设新城的一大特点。

  随着工程加快推进,张思光将在5月底拿到新房钥匙,他忍不住跑到埠子场社区看了两次。“新家真好,统一进行了装修,不仅铺了地砖、粉刷了墙壁,连抽油烟机等一些家用电器都安装好了!”张思光说。

  更让张思光高兴的是,上楼后的生活保障也有了。“上楼后,每人每年分200斤面、50斤米和20斤油,而且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还能多领300元钱。”张思光算了这样一笔账:他和老伴两人每年能领7200元钱,自己再干点零活,生活比以前舒坦多了。

  据了解,南海新区共建有11个新型社区,5000多户居民从中受益。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关注山东“光荣脱贫”:彰显文化强力

    11.jpg

    6月15日,新华社发布重头稿件《山东“光荣脱贫”彰显文化强力》,关注山东特色的脱贫之路。文章说,经济文化大省山东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发挥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坚持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激发了贫困人群的小康追求,彰显出精神文化的强大力量,走出...[详细]

    06-16 07-06新华社
  • 【高考】考生注意了!今年26所军校在山东招生905人,体检标准有13大变化!

    11.jpg

    今年军队和武警部队26所院校在山东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905人,其中男生854人,女生45人,陆军工程大学全国人防定向生男女不限6人,均为本科。要报考军校,下面这些事项你一定要注意! [详细]

    06-16 07-06大众网时政微信公众号爆三样
  • 青岛未来或成“电影之都”,多所影视高校将落地青岛

    11.jpg

    6月6日,从青岛召开的亚洲媒体峰会传来消息,青岛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电影之都”了。拿到这个“牌子”对青岛究竟有什么价值,青岛凭什么想要成为和悉尼、罗马等齐名的电影之都? [详细]

    06-16 08-06齐鲁晚报
  • 地面红绿灯、3D让行标志 济南路口治“闯红”又出大招!

    20170616062613261.jpg

    有意思的是,这种彩色地灯是与路口信号灯进行联动的,当信号灯是红色时,地灯也呈红色闪烁;当信号灯转绿时,地灯同步转绿。[详细]

    06-16 06-06山东商报
  • 山东14市小麦收获基本结束 玉米播种近九成

    截至6月15日下午4点,全省累计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14.8万台,日收获小麦205万亩,累计收获小麦5699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8.9%。潍坊、威海、德州、滨州、淄博机收基本结束,麦收基本结束的市达14个,青岛机收进入尾声,烟台机收过九成,东营机收近九成。[详细]

    06-16 09-06山东广播电视台
  • 山东今年已下达54.7亿元保障城乡义务教育

    近日,山东省级财政结合中央补助追加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9亿元,用于支持全省各地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主要包括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水平等方面。[详细]

    06-16 09-06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