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疼我兄妹,我顾你一生!济宁夫妻义务赡养恩人12年

2017-06-26 07:39: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在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南旺分水龙王庙旁,住着济宁南旺镇南旺一村的李全、谭秀枕小两口。在他们家中,还住着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白咸荣。这位老人虽然跟李全他们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李全为了报答白咸荣当年给予他们一家的恩情,十几年如一日,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

  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兄妹仨相依为命

  1983年出生的李全在家里排行老二,上边有个大一岁的哥哥,下边有个小九岁的妹妹。如果不是遭遇了家庭变故,这个五口之家本来能过得令全村人都为之羡慕。“我九岁那年,父亲突然因病去世,母亲不堪家庭重负而改嫁远走他乡,至今不知去向。”李全说。

  那时的李家,只剩下李全三兄妹和卧病在床的爷爷。每天除了上学之外,十岁的大哥和九岁的李全还要下地干活,照顾爷爷和尚在襁褓中的妹妹。因为年纪太小,家里仅有的那几分地兄弟俩也忙活不过来,“等我们兄弟俩刚除完这半块地里的杂草之后,那半块地的草已经长起来了。”李全说,那时他家里的地都是收一半、荒一半。后来,爷爷也因病去世,只留下年幼的兄妹三人相依为命。李全回忆说,那会儿几乎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因为无儿无女,加上老伴走得早,白咸荣对这三兄妹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所以,只要有点好吃好喝的,都想着把三兄妹喊到家里来吃饭,而每当李全和哥哥上学或下地时,白咸荣便担负起了照顾小妹的责任,“有时候俺奶奶带回家两条鱼,那都是先熬了汤给妹妹喝。”在李全儿时的记忆里,只有在白咸荣家他才真正吃上过菜。

  每次出门跑运输,都给老人带鸡爪

  就这样,在白咸荣的帮衬下过了有五六年的时间,渐渐长大的大哥和李全开始尝试着出去打工挣钱。“我那会也就14岁,推出父亲给家里留下的一辆破机动三轮车,借了90块扎了个篷子后,开始上街开摩的载客。”

  那时候,不敢出远门的李全还在窑厂里搬过砖,在汽修厂里修过汽车,也跟着别人跑过运输,几乎能干的行当他都干过了。“我文化水平不高,只能靠给人家出力挣钱。而且家里有个奶奶还有个妹妹,我也不敢出远门。”李全说,渐渐积攒了一些家底之后,他开始和朋友合伙跑运输。直到此时,家里的条件才终于有所好转。

  过上好日子了,李全最不能忘的就是邻居白咸荣奶奶这些年的恩情,所以他总要变着法地报恩。因为白咸荣比李全爷爷的年纪还大,所以李全总是喊她大奶奶,“只要我出去挣点钱给家里买点好吃的,那就必须得有我大奶奶一份。”知道大奶奶爱吃鸡爪,李全在跑运输时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把当地最有特色的鸡爪买回来带给白咸荣

  “每天她想吃啥,我们就吃啥”

  为了报恩,李全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8点必须先去白咸荣家敲门看一看。“小时候也不会别的,就是过去帮着抱点柴火,把水缸里挑满水。”2005年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去大奶奶家,却发现白奶奶因为煤气中毒而倒在了屋里。看到这番情景,李全和妻子谭秀枕慌忙背起来白咸荣就往县医院送,在那里抢救了两天才转危为安。这场意外之后,李全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把白咸荣接到家里照顾。这一照顾,就是十二年。

  妻子谭秀枕对丈夫的行为非常支持,她也把白咸荣当成自己的亲奶奶来照顾。当李全在外忙工作的时候,每天给白咸荣做饭、洗衣的都是谭秀枕,她把白咸荣衣服和鞋子的尺码都牢记在心,出门买东西也总不忘给她买几件新衣服。在知道白奶奶最爱吃胡萝卜馅的包子后,谭秀枕包包子也永远都是胡萝卜馅的,连李全都开玩笑地说:“大奶奶就是家里的菜谱,每天她想吃啥我们就吃啥。”

  “哪个镇、哪个村都没有俺孙子、孙媳妇这么孝顺的人!”白咸荣对李全夫妻俩的义举逢人便夸。(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汪泷李岩松)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带着600个好项目进京求合作

    20170626064716845.jpg

    近日,为推进山东省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在北京举行了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在吸引央企、各省市国有企业布局建设重大项目的同时,山东将注重投融资合作模式创新,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选择。[详细]

    06-26 07-06齐鲁晚报
  • 考生注意!文学编导专业2018年起山东全省统考

    20170626064616223.jpg

    自从去年年底传出山东省要扩大艺术类统考专业范围,将文学编导类专业纳入全省统考的消息后,一直备受关注。今天,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文学编导类统考与美术统考同时进行,考试科目共两科,分别为文学艺术常识、影视评论与创作,满分300分。[详细]

    06-26 07-06济南日报
  • 中国标准动车组今日京沪首发 有咱青岛造

    11.jpg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25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复兴号”。 [详细]

    06-26 07-06青岛早报
  • “天眼”加“天脑” 山东省高速半年查处7000多起涉牌违法

    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不见一个民警,许多驾驶人就心存侥幸以为可以违法,甚至有人准备号牌贴等在上高速前贴上,下了高速再摘下。通过该系统,我省高速公路今年已经让7073辆套牌、遮挡号牌、无牌车辆现出原形,并全部现场处罚。[详细]

    06-26 07-06齐鲁晚报
  • 从名校辍学贩毒!俩"95后"一人建QQ群叫卖,一人制毒

    嫌犯李某购买了大量的制毒器皿和原料。在对该QQ群的侦查中,民警发现“浩哥”与济南的一吸毒人员达成一笔交易。辍学之后,李某就开始贩毒,但是不满足高价从上线购买毒品,就开始从网上学习制毒的知识,并且购买了相应的器皿和制毒原料。[详细]

    06-26 07-06齐鲁晚报
  • 一名民警眼里的“瘾君子”:三成是90后,1/3染艾滋!

    11.jpg

    记者和民警梳理发现:“90后”占染毒人群总数三成;30人感染HIV(艾滋病病毒);除了好奇心作祟外,九成人员染毒系被友坑。希望这样的一组数据也能带来警醒,远离毒品。 [详细]

    06-26 07-06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