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随着前两天高考成绩公布,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开始填报志愿,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假借“高考”之名进行诈骗,考生及家长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不仅会有财产损失,更可能与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家长和考生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认真了解高校考生录取政策、规定和程序,增强自我防范的能力,不给骗子可乘之机,下面一起来看看骗子们都有哪些伎俩,谨防上当受骗。
1、以高考为由的木马病毒、钓鱼网站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查分网址,考生或家长一旦管不住手指点击进入了该链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从而获取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或把山寨网站伪装成相似度极高的院校网页,设置报名入口,引诱考生登录填报,以此获取考生的个人信息,分分钟会有钱财被骗的风险。
2、“助学金”实为诈骗学费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学校工作人员,假借办理减免学费、补发助学金、困难补助、教育退费等名义,诱使受害人到ATM机上按其要求操作,转走受害人卡内现金。
3、混淆教育形式或假借自主招生之名诈骗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普通高校招生与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及网络教育等不同招生类型,拿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和家长。更有一些不法分子称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说了算,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标。许多家长信以为真,结果被骗。
4、谎称有“内部指标”或能获取补录名额
与以上诈骗手段不同的是,“补录”骗局则往往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会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自己能够获取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不少家长放低了警惕心,以为花钱就真的能被补录。
济宁网警提示:各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有关政策,不录取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对主动提出为孩子求学提供帮助的人,要对他们给出的承诺予以警惕,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相信不法分子的“陷阱”,同时要从官方的正规渠道获取各种信息,切勿听取不法分子的片面之词。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记者今天从省检察院获悉,自2015年7月起,青岛、烟台、潍坊、临沂、德州、聊城等6市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共办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571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101件,督促关停非法排污企业74家。[详细]
从市值来看,根据此次MSCI中国A股指数成分股市值统计,入围222只成分股的标的均为大盘股,A股1000亿元以上有81%个股入选,500至1000亿元有71个股入选,所有入选个股市值均超过200亿元,仅有27只个股的市值低于250亿元。[详细]
近日,记者从省城多家楼盘了解到,首套房的按揭贷款利率取消利率折扣,执行基准利率成为主流行情。个别中小银行甚至上浮首套房的贷款利率。[详细]
26日,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青岛市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青岛市成为首批10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之一,表明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已居全国先进行列。[详细]
26日,济宁城际公交开通运营4年,城际公交开通4年来,老年人累计刷卡261万人次,为市民优惠861万元。济宁城际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秀介绍,城际公交开通4年来,老年人累计刷卡261万人次,为市民优惠861万元,其中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刷卡量就高达82万次之多。[详细]
2、被巡察部门党组(党委)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机关党建和选人用人等工作情况。3、被巡察部门党组(党委)“两个责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和廉政风险防范等全面从严治党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