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30年免60万!济宁好乡医孟凡珍:行医就是行善

2017-07-24 08:31: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作为济宁市为数不多科班出身的乡村医生,1989年从济宁卫校毕业后,孟凡珍返回家乡开设卫生室。30年里,在任城区唐口街道廉屯村,身怀治疗腰椎病绝活的孟凡珍已经为患者累计减免近60万元医药费。

  行医就是行善,病人实在掏不起医药费干脆直接免去,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如今各种高薪聘请诱惑不断,却都遭到了孟凡珍的拒绝。在他心中,卫生室虽不大,但踏踏实实为患者看病最真。

  孟凡珍(右一)向患者了解病情。在诊室的墙上,还挂着“低保家庭五保老人免费”的牌子。

  听说患者家境清苦,医药费全免

  “你哪里不好?腿疼还是腰疼?”面对这位耳朵有些背的患者,孟凡珍大声询问。得知对方腿疼,告知其坐直腰板,掀起后背衣服,孟凡珍双手顺着患者脊柱一溜摸索下来,心里便有了谱。

  “你这是腰椎的问题,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腿疼,放心吧,没大事,打几针就好了。”一边说着,孟凡珍一边记录下这位患者刘新敬的基本信息。刘新敬今年71岁,是被好心邻居送来看病的,这引起了孟凡珍的注意:这应该是位享受低保待遇的孤寡老人,而每个低保家庭都有故事。

  “兄弟姐妹4个,大姐早死了,二姐有精神病,四弟也去世了,他是老三,一直未婚,长期腿疼却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邻居这样介绍刘新敬。做完皮试,孟凡珍当即决定为他免去所有医药费。在问诊桌上方,一块写有“温馨提示,任城区低保家庭成员、五保老人免费治疗”的牌子十分显眼。刘新敬虽来自鱼台县,但情况特殊,孟凡珍也就随手免了。

  其实,从小在堂叔卫生室里跑来跑去的孟凡珍,小小年纪就立下志向要当医生。年轻时的乡村从医经历,既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知识,也深入了解了乡亲们的疾苦。“所以这将近30年里,来看病的有钱就交钱,没钱欠着,最后实在拿不起的,咱就不要了。”就这样,每年平均有2万块钱医药费减免,从1989年至今,孟凡珍已经陆陆续续为患者们减免了近60万元医药费。

  30年里,记载这些医药费的账单也渐渐丢了。不过,2014年6月以后的每笔减免费用都有记录。因为那一年,孟凡珍与济宁市慈善总会签订了爱心救助基金捐赠协议,认捐100万元设立“孟凡珍腰椎病慈善医疗救助基金”。三年时间过去,孟凡珍慈善冠名基金已经花了10万元,免费救助100多位患者。

  “刚开始亲朋好友都不理解,妻子也埋怨,但我坚持自己的原则,当医生就是治病救人,行医就是行善,没有别的。”如今,孟凡珍的妻子已经完全理解和认同了丈夫的做法,成为他的强力后勤保障。

  为老人看病,还认下了亲戚

  上午11点,顶着35℃的高温,孟凡珍买了一箱牛奶、一桶油、两个大西瓜、十斤鸡蛋,驱车来到了8里路外的泇河村,看望曾经的患者李玉美。

  20年前,李玉美的老伴魏德平腰疼得下不了床,孟凡珍先后来了12趟给他看病。二位老人无儿无女,孟凡珍不收他们的医药费。可有次再来打针时,两位老人却交上了40元费用。

  原来老人心里过意不去,就把养了几年的老母鸡卖掉了。从那时开始,这两位老人就成了孟凡珍的心头挂念,平时买些东西,过年时还会给500元生活费。现在,魏德平已去世,对80多岁的李玉美老人,孟凡珍更挂心了。

  这些年来,但凡村里人有困难开口借钱,孟凡珍从没犹豫过。就连病急来投医的陌生人,有需要他也会伸出援手。

  一天傍晚,一个小伙子匆匆忙忙拉着地排车来到诊所。车上躺着的爱人腹痛难忍几天,起初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疼得异常厉害了才来。仔细问诊后,孟凡珍发现这名患者是因宫外孕导致剧烈腹痛,当即让他们去城里大医院治疗。

  小伙子面露难色,不只是身上带的钱不够,就是回家取,也没有啊。孟凡珍一听,“别说家里没钱,就是有也不能回家取了,救人要紧!”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准备第二天进药的2000元现金交给这名小伙子,又赶紧从村里喊来几名青壮年帮忙,一起将患者送到了城里。

  几天后,小伙子提着一兜水果,揣着2000元钱又来到诊所。“那天多亏了您,医院大夫说,再晚去一会儿,俺对象就没命了!”说着,他泣不成声。

  钻研腰椎治疗绝活,高薪聘请不去

  各地来瞧病的患者陆续赶到,一张问诊桌,六个床位,一条联邦椅,再加上站着的,卫生室一度有些拥挤。

  “我从菏泽来的,我邻居以前拄拐棍走路,恨不得把拐棍压断。在这里看完,现在都能下地干活了。”诊疗室里,这种声音不难听见。患者大多是慕名而来,他们都有共同的病痛,腰疼或腿疼。

  孟凡珍发现,传统的针灸、牵引疗法治疗时间长,可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动手术,又存在较大的风险,村里人也掏不起开刀的费用。他翻看古今中外的医药书籍,下劲钻研,还先后去无锡83117部队医院和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拜访并求教专家。经过数百次的临床验证,他研制出了自己的一套新方法。一传十、十传百,不仅济宁各县市区、东北三省甚至美国也有人打电话咨询。

  2015年,孟凡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从北京回来路过济南时,一位大老板请他吃饭时直接说“你太傻了!”因为许多外行人投资建医院都盈利颇丰,更何况有绝活技术的人!“他想在济南投资建医院,我负责坐诊,没说具体给我开多少薪水,但直接说让我发大财,被我拒绝了。”孟凡珍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医生,不是商人,这种商业化的操作,让他从内心觉得愧对家乡、患者的支持。

  只要乡亲们需要,就会一直干下去

  行医就是行善,好人有好报。30年里,孟凡珍也不断被享受减免医药费的患者感动着。

  家住曲阜市的一位患者,第三次来治疗时,不辞辛苦背来了半袋子地瓜;鱼台县的一位大娘,送来了一个保温杯……对他们来说,这是自己拥有的最值钱的东西,说什么也要给孟大夫送来。

  孟凡珍今年53岁,已经想好要一直在卫生所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了为止。去年,村里一度盛传他要到济宁城里去开医院挣钱,村民们心情很复杂,纷纷来到家里劝说他不要走。望着这些父老乡亲的眼睛,孟凡珍坚定地对他们说:“我就是咱们的乡村医生,我是吃过百家饭的,哪里也不会去!这里永远都是我工作的地方!”

  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就读济宁卫校,一个就读济宁医学院,分别是护理和临床医学专业,成绩都不错。她们当初都是在父亲的“指导”下报考的这两所学校。

  “作为一名父亲,其实我打心底里并不想让女儿们从事这个行业。众所周知,当医生、护士风险高、辛苦,技术要求严格。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她们将来能传承我的技术,继续为更多腰椎病痛患者服务。”这些想法,孟凡珍与女儿们谈过一些,可毕竟城里大医院发展机遇更多,到底女儿们将来如何选择,一家人还要再商量。

  “行医就是行善,乡亲朋友们不需要我的时候,就是我退休的时候。乡亲们需要我一天,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积小善而成大德,当医生容易,当好医生难,望着满墙的荣誉和锦旗,孟凡珍喃喃自语。(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黄广华贾凌煜)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山东老将张永杰获全运飞碟第五名,8届全运他全进决赛

    af0ab667-dca4-46d7-b95b-8ee78cb7dba9_png_png.jpg

    中国射击传奇多,山东选手张永杰算一个。在刚刚结束的第13届全运会男子飞碟多向比赛中,山东选手张永杰获得第五名,结束了他的第八次全运会之旅,值得一提的是,这八次全运会张永杰全部进入了决赛,获三金一银一铜优异成绩。八届全运会,张永杰获得三金一银一铜,八...[详细]

    07-24 06-07齐鲁壹点
  • 【山东好人之星】医院”神针手“,用技术征服患儿家属

    2.jpg

    在莱芜市人民医院,亓敏是全院公认的“神针手”。亓敏从事儿科护理18年,凭借过硬的穿刺技术,得到了患儿家属及同事的高度赞誉。疫情紧,工作重,亓敏带领大家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用药及护理,毫无保留地传授静脉穿刺技巧。[详细]

    07-24 06-07新锐大众
  • 济南拖车风暴再升级!晚上违停也要拖,且将重点管控

    3.jpg

    6月26日济南史上最为严厉的拖车风暴启动至今将近1个月,拖车风暴再度升级,夜间违法停车成了新的管控内容。接近晚上9点的纬十一路,道路两侧的大小餐饮店正在营业,前来就餐的不少车主,随意将车辆停在路边,有的占用了辅道,有的占用了机动车道。[详细]

    07-24 06-07生活日报
  • 青岛试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成果显著上诉率低

    33ddfb11-6887-443e-904e-8daf45da67ef_jpg.jpg

    去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包括青岛在内的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涉及面广,若一下全面铺开,试点单位往往感觉无处下手。[详细]

    07-24 06-07青岛晚报
  • 男子火车站中暑晕倒 交通执勤人员客串急救员

    随着青岛气温联系升高,防暑成了市民外出的必备功课。为了防止乘客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执勤人员对其进行了掐人中等急救措施,让其保持清醒。10钟左右,120急救车到达现场执勤人员帮助医生将乘客搬上了急救车。[详细]

    07-24 08-07青岛新闻网
  • 新旧动能转换重要动力 我省文化产业向支柱产业昂首迈进

    “深改”激发产业内生活力坐拥丰厚的齐鲁文化资源,山东主动作为、积极担当,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抓两头、带中间”促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文化产业逆势上扬,首先得益于我省“抓两头、带中间”的总体思路。[详细]

    07-24 08-07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