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按照打造济宁未来城市主中心这一总体目标,太白湖新区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围绕产城融合、水城一体两大主攻方向,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旅游开发、城乡统筹、改革创新五大重点,突破土地、融资、人才、机制四大瓶颈,推进思想观念大解放、招商引资大突破、产业培育大提升、城市功能大配套、文化旅游大开发、城乡一体大统筹,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文化旅游、电子信息、金融商贸、科教医疗、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加快打造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旅游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绿色生态太白湖新区
绿化面积1772万平方米
九载创业,玉汝于成。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太白湖新区拉开发展框架,实施各类项目183个,投资超过550亿元。建成了综合指挥中心、市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和29条道路、41座桥梁、27公里综合管沟等基础设施,成功承办了第23届省运会。
太白湖新区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7%;税收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随着石桥镇整体划转,发展腹地大幅拓展,经济基础更加坚实。
太白湖新区作为“生态新城”,其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新区大手笔推进景区开发、湿地建设,投资15亿元打造了风景秀丽的太白湖景区,并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气魄推进道路景观绿化,全区绿化面积达到1772万平方米,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区”。
民生是发展之本。太白湖新区高标准建设三大回迁片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济宁医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一中和北湖一小、二小及北湖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加上即将投入使用的济宁学院附中、附小太白湖校区、山师大附小太白湖分校,教育配套不断完善提升;医疗配套设施愈加完善,市立医院即将开工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专项补助、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发放标准居全市第一。
济宁太白湖新区党工委书记展鑫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太白湖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次创业是时代赋予太白湖新区的光荣使命,是大势所趋、民心所盼,是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二次创业是太白湖新区作为济宁行政商务中心的必然担当,为支持新区发展,市委、市政府把新区定位为“城市主中心”。二次创业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完善产业布局、持续改善民生,是太白湖新区干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重大民生责任。
“二次创业是打破瓶颈、在区域竞争中争取主动的必然要求。”展鑫指出,只有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太白湖新区才能不落伍、不掉队,不被时代淘汰。二次创业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在新一轮济宁市城市规划中,外环贯通、城市轻轨、环湖高速、快速交通道路等都市区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将有效打通新区与周边县区间的交通往来;泗河综合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启动实施,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文化旅游转型升级
“文化沙漠”变“文化绿洲”
济宁太白湖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曹广州表示,五年看三年,头年最关键。作为“二次创业”的开局年、项目建设年,2017年太白湖新区定下了自己的主要任务目标:实施重点项目112个,计划年内完成投资9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8.5%。
今年,太白湖新区计划实施的项目共112个,其中新建项目47个,续建项目48个,前期项目17个。新区将突出项目带动战略,依托项目促发展、兴产业、增实力,构建产城融合、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综合指挥中心两侧副楼、文化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按期或提前完成建设任务;三大回迁安置片区、市立医院、中心中小学等民生带动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今年计划开工的11条新建道路、5条道路管廊工程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尽早开工建设。重点围绕文化旅游、金融商贸、高新技术等产业,超前谋划PPP项目包装,挖潜提质,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今年,新区将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围绕产业抓招商,围绕财税抓招商,加快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持续开展全员招商活动,确保年内完成到位区外资金30亿元,力争突破35亿元,同比增长40%。既要招商引资,又要招才引智。从单纯引才、单纯招商,向“人、财、项目”打包引进的模式转变,做到“引进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片产业”,实现引资与引智的“双赢”。
建设旅游度假胜地,今年新区将加快文化旅游大开发。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旅游行业向文化旅游大产业转变。加快文化资源开发,深入挖掘新区历史文化积淀,依托老运河和太白湖景区,以运河文化、太白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进行开发,努力把“文化沙漠”变成“文化绿洲”。
产城融合、水城一体
5年实现4个目标
未来五年,太白湖新区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未来,太白湖新区将是济宁城市主中心,围绕产城融合、水城一体两大主攻方向,实现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旅游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的发展目标。
具体说来,未来五年太白湖新区将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居民收入“两个翻番”,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三个融合发展”。到2021年,财政收入达到11.27亿元、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40亿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新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太白湖新区坚持产业引领,全力打造济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新区将着力培育金融商贸、科教医疗、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以水为脉、以文为魂,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太白文化特色,打造运河之窗;加大景区市场化运作力度,建设历史文化园区,重点突破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济宁大道沿线、北湖湾周边,高标准培育商业金融业态,发展总部经济;依托教育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做好产业与体育、文化、教育融合的文章;整合物流业态,引进国内外物流企业,打造“泗河物流”品牌;围绕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和研发基地。
作为济宁的城市主中心,太白湖新区的城市建设将突出城市特色,彰显文化内涵,建设魅力新城。新区将启动学校、医院、购物广场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精选一批高端商业地产项目,提升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打通断头路,对接老城区,拉开城市东进西跨框架;发挥人口虹吸效应,持续推进大型市政设施建设,建立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公交调度中心,完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景城融合,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民俗村,彰显新区文化内涵。
生态是太白湖新区的名片,未来五年,新区将着力打造人文生态的示范、绿色发展的样板,建设生态宜居新城。着力“通水脉”,高标准规划水系水网,实施水系贯通工程,疏浚河道,实现一泓清水绕新城;实施城市景观效果提升工程,凸显一步一景的园林式绿化特色;推进农田林网绿化、水系绿化、镇村绿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市。
新区把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的,让每一位新区人共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新区将坚持以人为本,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扩增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完善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精准扶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各类保险发放标准;推进全民健身,新建一批群众健身广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新区”建设,推广“文化善治”,倡导“儒韵民风”,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8月7日,青银高速淄博以东段,正在进行的青银高速拓宽工程南侧有一段已经提前完成了,工程方为了方便北侧施工将这一段接入了主路,跑起来很爽。未来这条道路的拓宽工程完成后,双向八车道跑起来一定会非常痛快。[详细]
为期62天的暑运已经过半,截至7月31日,济南铁路局共发送旅客1353万人,同比增长13.5%。面对恶劣天气,铁路部门加强行车指挥,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列车运行秩序保持了较好水平。[详细]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需要县域经济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科学评价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众诚智库、经观政研院共同研发“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50强”榜单。[详细]
” 立健大药房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销售的是辰欣药业的红霉素眼膏,价格3.5元,如果是该药房的会员,则只需要几毛钱一支,会员免费办理。“我们这里一直是0.4元,”平嘉大药房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销售的红霉素眼膏一直都是辰欣药业的,价格一直没有变动。[详细]
7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报道了济宁汶上县种植户牛玉民90多亩土豆丰收在即却遭遇哄抢一事。7日,牛玉民把挽回的七八吨土豆运往冷库保存,他正准备挖出剩下的20多亩土豆,盼着土豆能早点卖出去,挽回点损失。[详细]
”的消息传遍东营人的朋友圈,不到一天的时间,东营百余人报名捐献血小板,想挽袖献血帮助这位刚失去腹中胎儿又危重的母亲。” 7日,有20多个市民自愿到东营市中心血站献血小板,想帮助胡文志一家,最终有六个人成功献血,满足了近期严晓红的用血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