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实施 青岛乡村百姓体会幸福

2017-10-12 10:50: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即墨移风店镇移风店村的中心街道和村民的家中,可谓遍地皆覆“黄金甲”。村民谭长专说在家种粮食比在外面打工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金黄的玉米、翠绿的黄瓜、单个10斤重的大包菜、刚出土的萝卜……这些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金秋丰收图。

  近年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迈上一个新台阶,各方面的成果都让身在青岛乡村的百姓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幸福。

  今起,半岛都市报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喜迎十九大·金秋行”,记者将深入田间地头,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报纸、客户端、网站、微信、微博等全媒体矩阵传播,更真切地向您传递收获的喜悦。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永端 张云明

  秋后的暖阳里,即墨移风店镇移风店村59岁的农民谭长专坐在门口的马扎上,被剥掉的玉米皮在他的手中翻飞,他的身后是囤积成山的金灿灿的玉米。

  移风店村3公里之外的不远处,甄家庄村菜农王光远却忙着将刚从温室大棚里采摘下的黄瓜装车,运往60公里外的青岛市区。

  在离移风店30公里外的平度市仁兆镇,这里的菜农则忙着收萝卜、包菜等秋菜。莱西市夏格庄镇的地头上,多名妇女在农田里为花生的收获收尾。

  近年来,国家种粮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现代化在青岛乡村的普及,让身在青岛农村的百姓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幸福感。

  十九大来临之际,记者奔赴基层一线,和劳动者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

  ■粮农谭长专

  种粮有补贴,玉米闪“金光”

  秋收的景象,在青岛大沽河沿岸遍地开花。

  即墨移风店镇移风店村的中心街道和村民的家中,可谓遍地皆覆“黄金甲”。路上、门口、院子里、房顶上,甚至树上都晒满了、挂满了、囤满了玉米。

  移风店村粮农谭长专正坐在自家小院的门口剥玉米皮,他将外皮扔到一边,再将玉米扔到另一边。一会儿工夫,在谭长专的面前,玉米已经成一堆小山。另一旁,谭长专的妻子则在暖阳里将已经打出的玉米粒进行翻晒。

  进入金秋,谭长专和老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玉米地里。“这10天就没闲下来。”谭长专说,“玉米还没有完全收完,下了雨,地里泥泞进不去,明天再继续下地。”

  一名村民骑摩托车路过谭长专的门口,摩托车的后座上绑了一捆大葱。见到谭长专,他赶忙停下来:“你看,今年这葱长得好,吃葱。”

  谭长专走上前,毫不客气地从摩托车上拽下两棵大葱,每棵都有两个拇指那么粗:“今年秋菜又丰收了。”

  “不光秋菜丰收了,粮食也不错。”这名村民回头对记者说,“他可是我们村里的种粮大户,光玉米就种了40亩。”

  说完这话,这名村民骑着摩托车,一溜烟穿过小巷回家了。

  “这40亩玉米收起来,也得忙活好一阵子。”记者说。谭长专指着停在大门口旁的一台大型农用拖拉机说:“有它,怕啥!现在种地可不是以前的人工时代了。”

  “这拖拉机不仅能运输、还能犁地。”谭长专说,“你把车斗卸下来,在它屁股上加上收割机,还能帮我收玉米呢。”

  谭长专一旁的妻子笑了:“它就是不能帮俺脱玉米粒。”

  “脱玉米粒,也不愁,有专门的脱粒机。”谭长专边说边看了看家中平房顶上晾晒的玉米棒说,“看房顶上这些玉米,这个冬天有事做了。”

  农业机械现代化在青岛农村的普及以及国家种粮的补贴政策,让年过半百的谭长专在村里大胆租起了土地,大面积种起了粮食。

  “现在种粮食比在外面打工强。”谭长专笑说,“种粮食,国家有补贴,粮价也说得过去,你出去打工,风险大,谁还给你补贴?”

  “一亩地大约收1000斤玉米,这40亩地算下来能收玉米粒4万斤。”谭长专说,按照当前玉米8毛5分钱每斤的行情,这4万斤玉米大约能卖3.4万元,除去地租、化肥、收割和运输等开支,40亩地能收入2.5万元。

  “除了上面的收入之外,国家还有玉米种植补贴。”谭长专说,这是秋粮的收入,这40亩地上还有夏粮小麦的收入,现在每播种一亩小麦国家补贴125元,这样算下来,光小麦的补贴就是5000元。40亩秋玉米加上40亩夏小麦,这一年下来,收入至少在5万元以上。

  “5万元,这光是种粮食赚的。”另一名村民在一旁笑着说,“他还有其他收入呢。”

  移风店镇作为即墨的粮食主产区,这里的粮农种粮赚钱有保障,即便遇上大旱或者收成不好的年份,粮农也赔不了本。

  “镇政府每年都会为当地粮农购买农作物自然灾害等保险。”移风店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政府除了为粮农的利益撑起了保护伞之外,政府领导时常会到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的长势并了解当地农民的需求,倾听农民呼声,设身处地为农民增收出点子想办法。

  ■菜农王光远

  大棚不但种菜,还能养鸡鹅

  这个秋收的时节,50岁的王光远显得与众不同。

  移风店村南3公里处的甄家庄村,有的正在忙着收玉米,有的驾驶着拖拉机犁地,还有的忙着播种冬小麦。

  在被一片农田包围的一个蔬菜大棚里,王光远忙得热火朝天。他不是收庄稼,是在忙着摘黄瓜。

  已经步入中年的王光远比谭长专年轻十多岁,除了种植一些基本的粮食作物外,王光远还建起了蔬菜大棚。

  王光远所建的这个蔬菜大棚有近两亩地。

  8月中旬,骄阳如火,正当他人在家里忙着避暑时,王光远却开始翻地。地翻完了,他又开始用竹竿搭架子。搭完了架子,他又将塑料薄膜蒙在架子上,让已经入土的土肥用大棚内的高温发酵,之后再将薄膜掀开晾晒土壤。

  “种大棚蔬菜不是想像中那么简单。”王光远说,当土肥和大棚内的土壤发酵成为熟土后,才能在土壤上点种。之后还要根据土壤的水分适时浇水并开始育苗。

  从育苗到第一茬黄瓜上市,是一个漫长等待的过程。

  “这个过程得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王光远说,他大棚里的第一茬黄瓜是在9月中旬上市的,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策略”。

  9月23日那天,黄瓜出棚的批发价一度跌到了3毛多钱一斤。10月初期,冷空气突然来临。冷空气一来,室外大棚的黄瓜蔫了,温室大棚的黄瓜价格直蹦高。

  “今天上午卖到了1块7毛钱一斤。”王光远一边往地头收购黄瓜的货车上搬运,一边告诉记者,在降温前低价的黄瓜往人家车送,人家未必收购,可现在收购黄瓜的厢式货车主动开到田间地头,高价“抢”货。

  “大棚黄瓜的价格往往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王光远笑称。

  王光远称,他种的这两亩多地的黄瓜一天要摘一次,一次就能摘上三五百斤,至少得摘到11月上旬或中旬才能将瓜秧拔除,之后再在冬季种上其他蔬菜。

  和其他菜农的冬暖大棚里不一样的是,王光远的大棚里不时传来小鸡唧唧喳喳的叫声。

  大棚里怎么会有小鸡?这让现场的记者感觉纳闷。循着叫声寻找,记者在大棚的一个角落里,见到了多只唧唧喳喳找虫子的小鸡。在冬暖蔬菜大棚里养鸡,这还真是一大新鲜事。

  在王光远看来,冬暖大棚的效果无疑就是调节温度,当大棚外的温度降到零下,大棚内的温度却有十几摄氏度甚至能到20℃,这样的温度正适合蔬菜的生长,同样适合家禽的生长。

  于是,从3年前王光远不但在大棚里种蔬菜,还在降温前一个月就买来小鸡,将小鸡养在大棚里,充分将大棚的温度利用起来。

  “这些小鸡是纯吃虫子、青草和草籽长大的。”王光远说,“我平时都不喂它们,根本不用喂粮食,只给它们倒些水就足够了。”

  在冬暖大棚里养鸡,王光远的另一个考虑是“资源的循环利用”。

  王光远说,小鸡的成长需要春天般的温度,大棚的温度正恰当;小鸡在大棚里能帮忙灭虫;鸡粪又解决了黄瓜部分肥料的需求。

  “这怎么不是一举多得?”王光远说,“这几天我还要在大棚里养上鹅和鸭,春节就可以杀着吃了。”

  ■菜农老李

  手里的包菜能赚外国人的钱

  金秋丰收的喜悦不光是在即墨。

  在离移风店镇30公里外的平度市仁兆镇,这里的菜农正忙着在大田里收获真正的秋菜。

  仁兆镇五甲村,村民老李正和妻子在菜地里收获包菜。

  老李说,除了耕种少量的粮食作物外,这些年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蔬菜种植上。老李边说着,边将已经从菜地里拔出来的包菜往三轮车上装。

  “这一车得装了200棵。”老李说。

  他随手提起了一棵包菜在记者面前掂量了掂量:“这棵包菜得有8斤重,今年秋季雨水好,和去年前年相比,今年的包菜长得个大、结实、质量高。”

  老李的水鞋上沾满了泥水,将包菜装满车之后,老李则驾驶着他的机动三轮车,将包菜送往5公里外的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

  在赶到这家合作社之前,这里早就围满了前来出售包菜的农用车和三轮车。这家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一个地磅秤前对这些蔬菜进行过磅。

  排队10来分钟,才轮到老李的包菜过磅。“将车开到地磅称上。”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对老李大喊。

  “你不检查一下我这包菜的质量。”坐在三轮车上的老李说。

  “上去吧,不用检查了。”这名工作人员又喊起来,“这又不是第一次来卖。”

  老李匆忙将三轮车开上了地磅秤,经过过磅,老李的这车包菜足有1200斤重。

  “3毛2分钱一斤。”老李说,“这车包菜卖了380多块钱。”

  拿着这380元钱,老李的脸上满是笑容。对于当下包菜的价格,老李已经很满意了。

  常年种包菜的老李清楚地记得,今年夏天包菜的价格让老李赔大了,到了后来他甚至将有些包菜直接拔出来,用车运回家喂羊。

  老李说,夏天包菜出地的价格一度卖到了6分钱、8分钱一斤,现在的价格是那时价格的4倍。这车包菜要是拿到今年夏天出售,最多卖90多元钱。

  “夏天的菜价找补回来了。”他说。

  这里的菜农除了大面积种植包菜外,还大面积种植白萝卜。

  在一家白萝卜冷藏加工厂内,1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运往冷藏厂的白萝卜,用清洗机械进行清洗。

  冷藏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离白萝卜大批上市还有10多天时间。他的加工冷藏厂除了收购白萝卜外,也会根据市场行情收购包菜、胡萝卜甚至芹菜。

  “白萝卜、胡萝卜和包菜多数出口。”他说,“收购的芹菜主要供应青岛和青岛以外的国内市场。”

  仅在五甲村附近的公路边,这里就聚集了10多家蔬菜冷库和合作社。

  一家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尤其今年秋天,青岛的雨水好,大田秋菜的长势与往年相比格外好,就拿包菜来说,同样的品种,往年的包菜单个六七斤重的就算大的,今年甚至有些包菜单个就长到了10斤重。

  另一家合作社的一名负责人称,他收购的这些包菜经过简单处理冷藏之后,其中一部分包菜进行脱水处理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等国家,也有一些供应国内市场。因当地合作社与冷库集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同样,当地种的菜多了,合作社也就多了起来。

  “可以说,这里的菜农种菜,绝大多数赚的是国外的钱。”这名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更多的丰收喜悦还在后头

  在大沽河另一岸的莱西市夏格庄镇,一些农民收获玉米之后,开始播种冬小麦。

  头裹围巾、腰系围裙。在夏格庄镇209省道旁边的一块农田里,10多名妇女这样的装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记者走近才发现,这群妇女是在地里收花生。

  绝大多数的花生在20天前就收完了,这里的花生为何才收?

  一名妇女告诉记者,由于花生的主人种得太多,花生又不能靠机器收,主要还得靠人工,人手不够用,所以忙到了现在。

  就在花生地不远处的一块青萝卜地里,菜农张习刚正将收获的萝卜装车。

  张习刚一边装车一边说,这些萝卜在收获之前就有买主了,萝卜将运往广州和深圳等地,而在往年他这个萝卜种植大户的萝卜却要发往东北等地。但鉴于今年东北种植的萝卜过多,于是当地的一些合作社将目光盯上了广州和深圳等南方城市。

  “今年种了8亩半地的萝卜,8亩半地大约收获5万斤萝卜。”张习刚说,“按照目前出地价格每斤5毛钱计算,毛收入大约为2.5万元,除去所有成本纯收入也就是1.5万元。”

  8亩半地萝卜收入1.5万元,张习刚觉得“还算可以。”

  “毕竟这8亩半地拔了萝卜后,还可种植其他蔬菜。”张习刚说,“一年下来,赚个三五万元不是问题。”

  在张习刚的不远处,是成片的即将收获的胡萝卜和大葱。

  移风店镇相关负责人向半岛记者表示,再过10天移风店镇将迎来生姜的收获季节,届时移风店镇菜农收姜的场面将展现另外一幅生动画卷。

  为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这些年移风店镇规定凡是涉及农业用水的,一律在政策上进行倾斜。从今年开始,移风店镇争取用5年时间在青岛打造首家国际蔬菜花卉种子产业园,引进国内外知名育种企业,建立现代种业联盟,创建未来青岛种业发展核心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蔬菜花卉种子研发和繁育中心。

  政策上的倾斜与政府的积极引导,让青岛乡村农民生活发生了和发生着大改变。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我省310家医疗机构可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1.jpg

    近日,人社部官方网站发布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第五期)。截至9月15日,全国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增加到6976家,85%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已联接入网,可以提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详细]

    10-12 09-10新锐大众
  • 棒棒哒!央视《绿水青山看中国》撒贝宁出题猜东营

    4.jpg

    在撒贝宁出的一道猜地名题目中,东营的宣传短片被作为题面,东营的特色“石油、黄河口入海口、吕剧”都一一入镜。她告诉记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片子中的内容是东营的标志和文化,能向全国观众推介家乡感觉很自豪。[详细]

    10-12 08-10东营网
  • 淄博警方侦破涉31个省市涉枪案

    3.jpg

    在桓台一间办公室内,嫌疑人过失将他人用气枪击伤致死。目前,“8·11”特大部督网络贩卖枪支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批捕9人,起诉9人,收缴枪支20余支,查扣枪支零部件2万余件,捣毁贩枪窝点5处,案值200余万元。[详细]

    10-12 08-10鲁中晨报
  • 秋日高而乡观鸟,红嘴蓝鹊灵动济南南山

    2.jpg

    10月12日一早,网友发来美图,网友在济南南部山区采风时看到,一种古今中外画家花鸟画最爱的“主角”红嘴蓝鹊,翩翩飞抵高而乡天帘泉“作客”。中央尾羽鲜亮的紫蓝色,末端有一宽阔的带状白斑。仪态庄重、雍容华贵,十分美丽。[详细]

    10-12 09-10齐鲁晚报
  • 青岛市李沧区打造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图)

    二期主入口广场、康有为文化广场、山顶主广场基本完成,国学文化基地已完工,修建登山径路1500余米,景观亭2座,栽植乔灌木1.2万余株,地被栽植2.5万平方米,山体护坡绿化0.7万余平米。李沧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新探索,用心规划,注重城市的文化涵养,有机延续城市文脉,让城...[详细]

    10-12 10-10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车不让人当场受罚 礼让斑马线人车互让渐成风气

    人车互让渐成风气  10日上午,记者跟随黄岛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民警来到街头看到,机动车对斑马线上行人的文明礼让程度较以往可谓天壤之别。[详细]

    10-12 10-10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