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全省社科理论界的首要政治任务。10月29日上午,省委组织社科理论界举行十九大精神学习会,邀请全省社科理论界学者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研讨交流。会议提出,全省社科理论界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和灵魂,推动全省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会上,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艳玲、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安增、山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闻、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赵国卿、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林建宁、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先后进行发言。以下为发言摘登。
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商志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并系统阐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备受瞩目的闪光亮点和精彩篇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科学性特征,凝结着当代中国恢宏壮阔的实践成就与丰富经验,集聚了党和人民卓越超凡的聪明智慧与创新精神。
新的理论的形成,必须以深厚的实践为基础,必须有成功的经验为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于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的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贯通前进中,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跃上新的台阶、开启新的征程、进入新的时代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
任何体系化的理论创造,都必然有一个主题或重大课题贯通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统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围绕着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而展开,在系统回答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过程中而形成。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新时代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责任、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每一个“明确”,都有具体内容表述和相关要求提出,如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条,就不仅指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提出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原则与要求,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八个“明确”内容清晰、各有独立性和独特性,这是一方面。而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八个“明确”紧密联系,构成为一个整体,构建起一个系统完整、科学严谨的崭新思想体系。其中,有发挥牵引作用的奋斗目标,即“总任务”里指明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具有统筹意义的发展战略,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影响全局的重要工作领域,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强军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有至为关键的政治保证,即处于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地位的党的领导和突出政治建设重要地位的党的建设。这样一些基本内容,涉及到当前要求与未来目标,涉及到整体布局与重点领域,涉及到国内改革与国际关系,涉及到事业发展与领导核心,构架起并展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备形态和整体面貌。
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能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徐艳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命题,这表明文化自信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彼此兼容、相互贯通、有机整合,才能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才能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能。
首先,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深厚文化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深刻启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要创造性转化,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二要创新性发展,即在全球化时代,要进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他者”文化的互动和互鉴,在比较和借鉴中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重塑全球伦理中的启示价值和意义。
其次,要承续中国革命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指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化的精神遗产作用,强调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的精神遗产作用,都给予了同等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度揭示。因而在当下,要承续中国革命文化自信,关键是继承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遗产,这对于应对“四大考验”、破解“四大风险”、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重要的精神指针意义。
最后,要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效价值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聚焦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在当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九大报告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蕴进行了进一步揭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近年来,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现代元素明显不足,因此,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两步走”引领伟大复兴新征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李安增
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党历届党代会的重要议程。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这“两步走”中,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跃升,两者既紧密衔接又环环相扣,既明确任务又指明路径,体现了科学缜密的战略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两步走”发展战略,有三大新意。
首先,战略目标完成的时间作了调整:把原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十五年。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两步走”战略则提出,到2035年就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说,和过去的目标相比,提前了15年。第二个1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目标则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两步走”战略把目标实现的时间节点提前,一方面说明我国发展的成就巨大,超出了预期;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我国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其次,战略目标的内容更丰富:增加了美丽这一生态文明的内容,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奋斗目标。
十九大报告不仅给出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奋斗目标的内涵,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目标,这是对伟大复兴中国梦内涵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最后,战略目标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把现代化国家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尽管只有一字之差,意境大不一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加高远的抱负、更加饱满的自信和更加坚毅的决心。
新“两步走”战略,在理论上、实践上、精神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理论上,它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的具体运用,是对我们党曾经提出的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等战略的发展和深化,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战略谋划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
实践上,它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更为清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新“两步走”战略,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分阶段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又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最大实际,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对我们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精神上,新“两步走”明确了今后三十多年的战略安排,对全党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鼓舞。这样的科学部署让全国人民对未来社会发展可预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有利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
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力量
山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徐闻
党的十九大,同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转折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必将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十九大的标志性贡献就在于,在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时刻,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上,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郑重地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进一步明确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和领袖权威;郑重地把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布局新理念新方略新战略写入党章,为全党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重要智库,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整个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起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学习宣传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上要走在前列、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要发挥应有作用。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按照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所揭示的规律性要求,进一步增强党校工作的政治性、理论性、主动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为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高潮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抓好理论武装。把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作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中心内容,迅速进课堂进讲义进学员头脑。同时,发挥师资力量优势,开展多形式的宣讲宣传,使科学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二是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与研究中心”,集中全校骨干力量,加强教学、科研一体化研究,科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发展脉络、精髓要义、内在逻辑和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问题,力争出一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三是发挥好智库作用。继续深度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历史性变革,深度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度关注山东全省上下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方面的新举措新实践新作为,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助力走在前列。
四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领袖权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令行禁止、言行一致、绝对忠诚,坚决扛起从严治党责任,切实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校教职工队伍,努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党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把党校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赵国卿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4100多字、占报告八分之一的大篇幅,从多个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进入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这一“重要法宝”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自身建设理论。可以说,每一条都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每一句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宣示。这表明,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规律完善并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了新境界。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报告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种新形势下,党要担负起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临诸多风险和严峻挑战,需要把党自身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需要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在“四个伟大”中突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对党建理论的全新阐释和丰富发展。
报告庄严提出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时代命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党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我们党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新修订的党章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顺应了时代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报告鲜明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方略。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优势。进入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领域,覆盖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方位,贯穿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把“党领导一切”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增强全党党的意识,实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其中有很多新思想和新要求。比如,把“政治建设”列为党的“六大建设”之首,确定为党的建设的“统领”,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比如,首次把纪律建设列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经验的科学总结。再比如,在提出党的“六大建设”任务时,没有把“制度建设”与其他“五大建设”平列,而是用了“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的表述,彰显了制度建设自身所特有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汇奋进合力
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林建宁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盛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在砥砺奋进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统帅韬略、丰功伟绩,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我们坚决拥护这个核心,衷心爱戴这个核心,时刻紧跟这个核心。
十九大报告,全面总结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基本方略,明确新时代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举措,是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光芒的历史性文献。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把握主要矛盾变化,领会基本方略要义,全面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的各项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汇奋进合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社科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加强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研究、宣传普及、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每一位社科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
全省社科理论界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既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又发挥好“宣传员”“战斗员”“示范员”的作用。
在研究阐释上下功夫。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将研究重点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十九大提出的“四个伟大”历史使命、“十四条”基本方略、“两步走”战略规划、“五大建设”战略部署等,围绕山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提高发展和保障民生水平、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科普作品创作。
在宣传普及上下功夫。要按照省委推动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工厂的要求,围绕党的新使命、新任务、新部署、新政策和脱贫、教育、就业、社保、健康、住房等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预期,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加快建设社科强省为目标,着力抓好社科研究、社科普及、社科平台、社科组织、智库体系和自身建设六大关键环节,推动社科强省建设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频共振,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 张述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首次提出的崭新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强国梦的重要支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对发展动力体系、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的塑造、优化和完善,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今后一段时期,应瞄准国际标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就山东来讲,应全力抓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产业智慧化为导向,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智慧产业化为导向,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以跨界融合化为导向,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品牌高端化为导向,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强化创新驱动,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八大以来,我国和我省科技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仍存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产学研未形成有效合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省强化创新驱动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创新能力建设,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三是加强创新人才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在“美丽乡村”战略基础上的一次重大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十九大报告列举了很多条,最重要的还是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逐步消除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构建更加均衡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从我省发展的实际来看,同样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确立新时代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深入开展“两区一圈一带”提升行动,二是加快城市群培育,三是加快沂蒙革命老区、黄河滩区等特殊区域发展,四是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对此,要按照十九大战略部署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四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五是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六是深化投融资、财税、金融等其他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拓空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外开放上,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的新内容、新思想。一是明确提出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发展重点;二是提升贸易投资的水平;三是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推动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近日,我省五厅局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省城镇清洁采暖和深化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我省的清洁能源使用和供热计量收费定下了“硬杠杠”。[详细]
昨日,蓝天下的济南秋色撩人,引得众多市民走出家门,享受这醉人的美景。济南今天的空气质量曲线上可以看出,从零时开始空气质量指数(AQI)一路下探,至早上五六点钟时达到“优”级别。[详细]
济南还将建立市、县、镇三级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对因公殉职的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家庭和生活困难的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给予救助。全面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逐步实现各县区间津贴补贴项目设立、发放对象和发放标准基本统一。[详细]
该航线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从青岛起飞,采用空客A330双通道宽体客机执飞。张进刚 摄 截至目前,青岛机场已开通法兰克福、旧金山、墨尔本、温哥华、莫斯科、悉尼等六条洲际航线。[详细]
10月30日记者获悉,山东老年大学2018年春季招生正式启动。据了解,山东老年大学2018年春季招生的校区有大观园校区、山大分校和中信分校。目前,山东省有66所老年大学被授予省级示范校,41所老年大学被授予省级先进示范校,12所老年大学荣获“全国先进老年大学”称号...[详细]
10月28日,由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总工会主办的2017年“中国体育彩票”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游泳救生职业技能竞赛在烟台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成功落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