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新华社济南12月10日电题:世纪“大改道”——为了186万黄河滩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新华社记者余孝忠、孙志平、邓卫华、林嵬
踏访千里黄河滩区,一场志在改变一个多世纪以来滩区百姓苦难命运的“大迁建”,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之中。因为黄河改道而被甩进命运旋涡的滩区人,正在迎来为了美好生活的世纪“大改道”。
有一种村庄叫“落河村”,有一种苦难叫“滩区难”
1855年,侵夺淮河入海流路600多年的黄河,突然在河南兰考境内的铜瓦厢决口改道,由东南方向急转调头东北奔流至山东入海。随着黄河堤防的修建,鲁豫两省数十万人被“圈”进河滩,在频繁的水患中艰难繁衍生息,迄今已逾186万人规模。
在这里,许多滩区人说起“落河村”,就像随手拿起他家的锅碗瓢盆一样,稀松而寻常。
所谓“落河村”,是指受洪水冲击,整个村庄被冲垮吞噬,落入河道之中,从此消失殆尽。
这种经历,世间罕有,但有些滩区人一生中或经历一次,甚至几次……
“房子像被切豆腐一样地往河里掉,一会儿工夫,整个村子就落到河里了。”
这样的场景,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北王庄村65岁的村民李忠学见过不止一次。他出生的大罗庄村,在他8岁那年“掉进了河里”。那年中秋,他们一家是在河滩上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度过的;
这样的场景,河南省长垣县武邱乡罗寨村72岁的村民罗广茂记忆犹新,6岁那年村庄翻到河里了,村庄的名字没变,但此“罗寨”早已非彼“罗寨”,受灾后,一家人投奔黄河对岸亲戚家,30多口人挤在一个院子里生活;
还是这样的场景,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北刘庄村71岁的村民刘振臣提起来就心痛。16岁那年,黄河大水不仅冲毁了他们的村子,还导致他们五兄弟被分在一南一北相隔10里的两个新建村庄里,这一分就是55年!
窝棚过节、投亲靠友、外出乞食甚至骨肉分离,成为许多落河村人一辈子难以磨灭的苦难记忆。更多的滩区人,祖祖辈辈与“滩区八难”为伴——灌溉难,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
相比改革开放30多年来滩区外各种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许多滩区内“水、电、路、学、医”等公共设施不仅十分滞后,而且屡遭水患损毁,难以为继。
一辈子不停地“拉土垫台、拆房建房”是滩区人另一个普遍的记忆。为了防止大水淹房,滩区居民必须在建房前垫起数米高的避水房台。在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北王庄村,村里各式房台高低不一,房子忽高忽低,不少房子都紧挨取土垫台留下的大坑。
村民李忠学告诉记者:“黄河沙大,水退沙不退,平地积沙,越积越高,为避水患,只能不断加高房台。我这一辈子盖了六次房,几乎每年都在拉土垫台,最近这一次盖房时,房子的台基已经涨到和老房子屋顶一般高了。”
在记者采访的近百位黄河滩区居民中,平均每户居民一辈子建房约4到5次,最多的一户达到9次,许多居民因此陷入“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苦难循环之中。
河南省濮阳县负责滩区迁建工作的人大副主任黄爱民说,长期以来,在滩区百姓中存在一个资金的死循环。农民千辛万苦打工挣钱盖房,房屋建成之日,也是血汗钱变成“死资产”之时。反复垫台盖房,几乎耗尽了多数滩区人一辈子的心血。
空前规模的“大迁建” 史无前例的“大改道”
滩区人对黄河的感情是复杂的,爱有之,恨亦有之。
在黄河改道形成滩区的一个多世纪里,面对黄河水患,人们更多时候是顺从与无奈。田地被淹、家园被毁的切肤之痛,伴随着许多滩区人一辈子的成长记忆;而搬出滩区、新建家园,也成为一代又一代滩区人渴望而难以企及的梦想。
黄河安危,事关国家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黄河滩区群众脱贫,事关全国脱贫攻坚大计。
2015年,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河南、山东两省相继开展了两期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其中河南5.68万人,山东1.3万人。
在这两期试点基础上,一个意在解决好黄河滩区这样一个中国近代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决策逐步成型。
根据规划,山东将在2020年全面完成滩区居民迁建各项任务,基本解决60.62万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其中,外迁安置人口14.10万人,就地就近筑村台安置13.89万人,筑堤安置15.97万人,旧村台改造提升安置5.11万人,采用临时撤离措施安置人口11.55万人。
河南将用3年时间将滩区地势低洼、险情突出的24.32万人整村外迁安置,2020年完成搬迁任务。这一规划目标完成后,河南将根据黄河防洪形势,适时综合施策,解决滩内剩余洪水淹没风险高的53.3万群众的防洪安全问题。
百年滩区跨入“新天地” 百姓生活迈进“新时代”
渴望有多强烈,决心就有多大。
2015年5月12日,得知村子被列入山东首批黄河滩区迁建试点村庄,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党支部书记耿进平激动得一夜未眠:“全村搬不出滩区,我死不瞑目。”第二天一早,耿进平带头给项目捐款,并多方筹资,用以提高新村建设标准,吸引群众下决心搬出滩区。
2017年10月15日清晨,耿山口村615户、1726名村民敲锣打鼓、点灯放炮,浩浩荡荡的搬家长龙开进了位于银山镇驻地的耿山口社区。气势恢宏的耿山口社区里,28栋砖红色立面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小区里喷泉和文化广场一应俱全,超市和绿化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布局。
滩区迁建,不仅帮助滩区居民彻底远离了黄河水患,“滩区八难,再也不难”;而且帮助他们完成了从农村生活到城镇化生活的迅即转变——百年滩区人,正迎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巨变。
变化的不仅有百姓生活,百年滩区也将跨入“新天地”。据山东、河南两省发改部门介绍,大规模滩区迁建完成后,未来3000余平方公里的广袤滩区,将建设成为一条集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生态长廊,将更好地“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
曾经,反复垫台、建房、搬家的滩区人,漂泊与动荡几乎是他们终生难以逃离的命运主题。如今,他们正在安定下来,向着美好生活进发。
在东平县银山镇驻地,一个由8栋大楼组成的新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这是为迁出黄河滩区的南刘庄和北刘庄的村民们兴建的。北刘庄村民刘振臣告诉记者,明年桂花飘香的时候,他们已经分离了半个多世纪的五兄弟,将在这里团圆。
在小区门口的横幅上,“刘庄新村”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完)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6℃左右,其他地区-3℃左右。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7℃左右,其他地区-4℃左右。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7℃左右,其他地区-4℃左右。[详细]
9日,市规划局公布济南中央 商 务 区(CBD)五座地标建筑中“山”、“河”、“泉”三座塔楼的建筑设计方案,其中象征“山”的主塔楼高达428米,成为济南城市天际线的最高点。360米超高层塔楼主要用于总部办公和高端酒店,地上74层;200米超高层塔楼用于总部办公,地上4...[详细]
据了解,整个东站东西长3.6公里,目前按照9个站台19条铁路线建设,远期规划扩建到13个站台27条铁路线,是济南市几个铁路枢纽中最多的。现在铺设的铁轨中向东侧是济青高铁,向西侧是石济客运专线,同时还为济泰、济滨等多条城际高铁预留位置。[详细]
一共3700名毕业生却引来了1450家企业提供2.7万个岗位。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参会企业始终呈现出上升趋势。记者了解到,本次招聘会中驻青企业占九成,除此之外,莱芜、淄博、潍坊等多市商务局还专门组织当地外贸企业前来“抢人”。[详细]
历时两年多,济南中央商务区多个引爆项目已落地开始主体施工,大众瞩目的五大塔楼也逐步揭开神秘面纱。记者从济南市规划局获悉,CBD“三高”地标性建筑山、河、泉详细建筑设计方案出炉,最高达428米。[详细]
在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日前共同发布的全国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中,青岛共有2家企业和1项产品入选,全部来自西海岸新区。其中,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详细]
百度新闻是一款致力于热门资讯头条、语音阅读播报的APP。专业权威的百度搜索技术,您可以在这里随意搜索各种新闻、资讯、百科。研发个性化算法,让您在有限时间里,读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语音技术实现情感语音播报新闻,让您在开车、健身等,需要解放双眼双手场合,也能尽情收听新闻资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