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千亿民生大红包 帮市民看好“钱袋子”

2017-12-14 07:57:00 来源: 青岛早报 作者:

  原标题:发千亿民生“大红包”帮市民看好“钱袋子”

  市政府各部门今年针对民生改善、经济改革发展等问题不断创新 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有效发挥“听民声、解民意、察民需、汇民智”的政民互动桥梁纽带作用;财政的钱也是老百姓的钱,帮助市民看好“钱袋子”;开展城市综合治理等30多项群众满意度调查……2017年,市政府各部门针对民生改善、经济改革发展等问题不断创新,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市人社局

  在全国率先实施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在多年探索实践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2017年1月1日,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实施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由救助制度向保险制度的转型升级。在不新增财政和个人负担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医保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实现多元化筹资,不仅实现了大额医疗费的统筹共济、多方共担,也大大增强了基金和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全民补充医疗保险以重特大疾病和医保目录外大额费用为主要保障内容,将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及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的41种特殊药品耗材纳入保障范围,极大地缓解了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切肤之痛,最大限度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全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药特材及精准诊疗项目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参保患者使用特药特材及精准诊疗项目发生的医疗费用,由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报销80%;二是大额保障,参保人一个年度内范围外负担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由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报销70%,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20万元,并对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参保人不设起付标准。

  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了保障范围,构建起了具有青岛特色、全国领先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三层医疗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

  数说成绩

  ●截至目前,共为7199名重特大疾病和罕见病患者提供特药特材保障2.7万人次

  ●为4.5万名大病患者提供大额保障10.3万人次,累计支出3亿元,减轻了参保人医疗费用负担

  市财政局

  安排1100亿元为民生事项买单

  2017年,青岛市财政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民生支出继续保持逆势上扬,全年安排1100亿元为民生事项买单,占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2017年,我市新增5项民生保障事项,提高了17项民生保障标准,扩大了2项民生保障范围,全力保障好群众最关心的社保、教育、医疗卫生、三农等重点民生事项。

  安排12.8亿元,支持改造10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新改扩建100所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8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统筹16.8亿元,支持提高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惠及全市90多万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三连涨”。投入2.6亿元,为2.4万名失能失智老人支付长护费用。安排1.3亿元,支持提高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惠及161.7万人。安排4亿元,支持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级创业孵化器,服务创业企业1万余家次、创客10万余人次。

  统筹59.2亿元,支持新机场、地铁、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城市重大功能设施建设。安排公交补贴18.2亿元、隧道通行费补贴5.1亿元,降低市民出行成本。今年拨付7.1亿元支持企业环保搬迁,已累计搬迁污染企业超过110户,腾出发展“净空”。投入5亿元,推进李村河、水清沟河等14条黑臭水体整治,部分河段再现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投入3.8亿元,开展蓝色海湾治理行动,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推进214个扶贫产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4亿元,实现了149个省定贫困村、131个市定经济薄弱村摘帽。

  健全完善厉行节约制度体系,调整规范一般性支出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超范围、超标准支出。连续四年压缩“三公”经费,今年继续压缩5%以上。

  数说成绩

  ●在困难群体救助方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60元及490元,继续保持全省最高标准;社会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10元

  ●在医疗卫生补助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4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提升至75%;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大额补贴报销比例及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巡护费用报销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企业职工养老金平均每人每月增加166元,失业保险标准增至每人每月1080元等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生源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由2016年在校寄宿生的8%左右扩大至在校寄宿生的30%

  市物价局

  医保基金年均增加10亿元左右

  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过程中,按照国家提出的“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的主要目标,针对前期我市在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偏低、患者次均费用在省内排名靠前、医疗价格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总体思路。今年充分发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联系示范城市作用,巩固取消药品加成成果,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编制并公布114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医疗机构门诊可单独收费一次性医用耗材目录清单,启动按病种收费改革,推出100余个按病种收费目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改革难度大。在政策层面,做到医疗、医保与医药“三医”联动,市政府在审议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和价格衔接方案时,一并研究了我市医疗机构控费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制定并实施了政府回购公立医院大型设备的工作方案,完善了医疗保障支付制度。在实施层面,注重部门协同。在流程管理上,坚持边试边改、边改边评、边评边促的工作理念,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对前期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完善有关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在放开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了医疗机构价格行为规则,探索建立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测制度,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巡查与检查,不断强化价格行为事中事后监管,初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监管体系。

  数说成绩

  ●2015年、2016年分7批先后调整了11930项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218项。改革后,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价格补偿率完成了80%的目标

  ●影像类检查价格下降20%以上,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了3%、2%,每门诊人次减少1元,医保病人住院个人负担较改革前减少261元

  ●门诊、住院次均费用中药品费用分别降低了16%、21%,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劳务性收入占比达39%,较同期增加8个百分点

  ●医保基金年均增加10亿元左右,对医保基金造成的增支影响处于可承受范围之内

  市审计局

  审计89个项目节约投资7.2亿元

  今年以来,市审计局把促进提升财政资金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对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地税征管以及15个市直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揭示了部分预算未执行、企业少缴税款、公务支出和资产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促进收回资金9.26亿元,帮助老百姓看好“钱袋子”。同时,对“三农”、扶贫、社保、教育等21个项目(资金)专项审计,揭示和促进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深入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就地勘查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目标任务完成和质量管理情况,揭示了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获得住房保障、部分保障性住房建成后闲置等问题,促使全面开展清理。

  通过精准扶贫审计,发现和促使解决了个别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挤占挪用对口帮扶资金、部分扶贫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通过公立医院改革政策跟踪审计,揭示按病种收费、医药分开、分级诊疗等12个方面的问题,推进市民健康产业发展。

  围绕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两大板块”加强审计。一方面,对地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项目加强跟踪审计和决算审计,审计项目23个,涉及投资额度300多亿元,节约政府投资7.2亿元,促进项目加快进度、提升效益。另一方面,对污水处理、山体整治、河域治理等环境建设项目开展专题审计。把维护社会公平作为重大责任,市审计局查出了个别单位负责人向企业违规借款、隐匿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涉嫌贪污、违纪的问题;查出了个别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查出了个别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造成损失浪费等重要线索,都逐一移交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严肃查处。

  数说成绩

  ●安排审计项目89个,节约政府投资7.2亿元,向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11件,向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24件

  ●开展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8项专题审计

  ●组织各区(市)审计局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化解过剩产能等11个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审计,共涉及部门和单位255个,抽查项目252个,促使民生项目进展缓慢等19个方面问题及时解决

  市直大企业和国资委

  妥善分流安置1万多名职工

  市直大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海信集团收购东芝电视,海信电视占有率全球前三;青啤成为全球第五大啤酒酿造商,品牌价值连续14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青岛港建设并运营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创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最高效率;双星全球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投入运行。

  市直大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中的作用持续发挥。积极参与全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的融资建设,如青岛的新地标——海天中心,红岛国际会展中心、市民健康中心、青岛科技馆等,积极参与红岛、西海岸、蓝色硅谷等经济功能新区的开发建设。海空港、公共交通等国有企业,积极发挥好城市运行保障作用,能源、水务、市政等国有企业不断提升民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新机场按照世界上最先进的4F机场标准加快建设,地铁2号线东段开通,还有6条线同时在建。同时,公交集团和交运集团积极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继续实施国有股权收益增量分享和员工持股试点,激发企业家和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实施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行动计划,推动市直大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于企业的大事难事,实行问题管理、项目管理,组成项目组,直接推动解决。强化监事会的即时监督作用,实施即时报告和提醒函制度,今年共发出提醒函和纠正函34份。

  数说成绩

  ●一年来,青岛市直大企业经济效益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第4位;截至今年10月末,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86%、23.58%、24.23%

  ●全市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新完成各类混合所有制企业131家

  ●站稳群众立场,带着感情做工作,全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今年筹集资金16亿元,妥善分流安置了1万多名职工

  市统计局

  开展了30多项群众满意度调查

  今年以来,市统计局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大统计改革创新力度。围绕反映我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成效,建立了“新经济”统计监测体系,解决了地市级制度总量无指标、不可量化的难题,初步回答了新旧动能中“新经济”量有多少、由谁组成、贡献多大等问题。

  对全市近万家企业进行了梳理,形成100个行业分类,同时建立了包含“企业数量、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和利润、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和竣工项目数量”的“一业一策”行业发展指标监测体系,为我市实施“一业一策”和“双百千”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新服务产业、科技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绿色发展指标等近20个重点领域系列监测制度。每月与全国27个城市、全省17市对比分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跳出数据看问题”,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注重深度挖掘好数据背后的文章,撰写各类分析报告300余篇。

  数说成绩

  ●完成了第三次农业普查115万涉农调查对象的普查登记和全市571个调查小区的人口抽样调查

  ●完成全市5800户贫困户第三方评估调查

  ●开展了城市综合治理等30多项群众满意度调查,访问市民30多万人次,社会治安、居住环境、干部表现、文化教育、看病就医等综合群众满意度提高幅度比上年上升5.6百分点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山东将迎来大范围降雪 空气质量大部优良

    1_副本.jpg

    山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天白天到夜间,菏泽和聊城有小雨雪,其他地区天气多云转阴。烟台、威海是沿海城市,由于海气相互作用,北部沿海地区容易出现特有的“冷流降雪”,降雪次数较多、降雪量较大。[详细]

    12-13 14-12山东省气象台
  • 济南出重拳打击非法小广告!开展专项行动,为期两个月

    4_副本.jpg

    12月13日上午,济南市公安局与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召开打击非法小广告专项行动新闻通报会。在公共场所、城市道路、居民小区等处张贴、散发、喷涂“高价收药”类小广告或实施经营活动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详细]

    12-13 14-12齐鲁壹点
  • 制造业升级时代,“青岛设计”拿国际大奖到手软!

    3_副本.jpg

    设计的力量,在这个制造业急需升级的时代,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认可。目前,青岛已累计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中国设计红星奖、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等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超过200项,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详细]

    12-13 14-12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20出头的小两口闹离婚,平度法院开出一纸柔情判决

    2_副本.jpg

    近日,平度法院在处理一对夫妻的离婚官司时,判决书中使用平实温情的语言,最终判决不准离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不准许原告孙某某与被告王某某离婚。[详细]

    12-13 14-12新锐大众
  • 好消息 青岛月底新开通到这些地方的动车(图)

    延长了部分高铁列车运行区段,将济南西至西安北G1831/G1832次延长至汉中,济南西至太原南G1706/7 G1708/5次延长运城北,改车次为D1644/5D1646/3  青岛北至西安北G1838/5 G1836/7次延长至重庆西。[详细]

    12-14 07-12青岛新闻网
  • 考个证就能拿2000元补贴!青岛发布26条新政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鼓励非毕业年度在青高校大学生取得职业资格(水平)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予最高2000元补贴。新兴业态其他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可按规定享受灵活就业社会...[详细]

    12-14 07-12青岛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