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曲阜林前社区方寸印石日产万余枚 刻出亿元产业

2017-12-31 07:36: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姬生辉

  一枚小小的印章,在曲阜林前社区却做出了大名堂。社区居民自上世纪80年代便兴起了刻章,随着游客消费习惯的改变和网上购物的兴起,社区搭上了互联网“快车”,近50家印章网店在淘宝网经营,年销售额突破了亿元大关,还带动了周边600余名居民就业。

  本报记者姬生辉

  通讯员梅花于惠张磊

  日产印章万余枚

  年产值突破亿元

  12月22日上午10点,曲阜孔林景区正门东南侧的孔府印阁厂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篆刻车间里,50名师傅手握刻刀,专注地在方寸大小的印石上雕刻着。客服中心的100名年轻人熟练地敲击着键盘,紧张地与客户进行着沟通。车间外,几名搬运工将包裹严密的快递盒搬运到印有“快递”字样的货车车厢内。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没有人相信,在这个面积不足20亩的厂区,每年有近500万枚印章销往全国各地,年创产值突破1亿元。

  “我们每天生产的印章数量在1.2万—1.5万枚之间,并且全年订单不停。”孔府印阁副总经理刘鹏告诉记者,印阁能够做大,得益于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当传统与互联网嫁接,带来的必是裂变式的发展。”前些年孔府印阁在淘宝网上开了网店,此后业务就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林前村刻章,53岁的张杰可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3年,他在孔林景区摆起了第一个印章摊子。“那时真是全心全意在刻每一枚章,就怕外地游客不满意,丢了咱曲阜手艺人的脸面。”在张杰的带动下,林前社区兴起一股学习刻章的风潮,不断有村民做起刻章生意。截至2000年,聚集在孔林周边的印章制售摊点多达120家,“那时,全村有近半的人靠刻印章富了起来。”林前社区党支部书记孔祥龙回忆说。

  手工雕刻印章。本报记者李岩松摄

  由摆地摊转型互联网

  带动600余居民就业

  但随着游客购买意识的变化,加之当地政府规范景区秩序,要求所有文化商品销售摊点撤出景区,2007年林前社区的印章产业不再如往日般红火。那一年,刚大学毕业的张凯决定从父亲张杰手中接过孔府印阁。“那时互联网购物已经兴起,我有开网店的经验,便决定把印章卖到网上去。”当年秋天张凯便在淘宝网注册了“孔府印阁”网店,但是网店开起来一星期没接到一单生意。之后,张凯带领几位年轻人研究网络销售窍门,不断与用户沟通,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年后他们创下了近百万元的销售额。

  小试牛刀便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张凯决定扩大孔府印阁的规模。“网络是个公开透明的平台,做好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张凯走访了社区多名雕刻师傅,把他们请到孔府印阁工作。同时,在社区周边招募了30名年轻人进行专业的客服培训。目前,孔府印阁员工多达600人,其中客服人员100名、篆刻工人50名。

  45岁的张国亮接触印章篆刻已整整30年,目前他是孔府印阁篆刻部主管。“除了我们几位年龄大些的老师傅,部门清一色的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目前,张国亮等几位老师傅更多的是带学徒、教业务。在孔府印阁工作,张国亮认为自己过上了旱涝保收的日子,“以前摆摊时,几天没有生意是常有的事,收入也不稳定。”目前,张国亮的妻子和女儿也在印阁工作,一家三口每年收入十几万元。

  工作人员正在测试雕刻好的印章。本报记者李岩松摄

  用户意识至上

  网络爆品频现

  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用户意识和创新求变的思维。如何将一枚小小的印章做出花样、做出门道,张凯也在摸索中前行。“传统的印章就是刻上人名,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但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印章需要被赋予更多内容。”张凯说。

  早在几年前,孔府印阁就成立了研发部,部门成员都是从企业内部挑选出的学历高、思路新的员工。与用户亲密沟通、研发出用户认可的新产品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今年3月,他们推出的一款胎毛印章,一经上市就被迅速引爆,日均销量突破500枚。

  记者看到,这枚精美的印章不仅刻有婴儿的名字,还在侧面写有出生年月日和父母寄语,在另一侧还挖出一个椭圆形的凹口。“这个凹口就是存放胎毛的地方,我们会配发一种透明的凝胶,用户自己操作便可把胎毛粘贴在里面。”刘鹏向记者进行了现场演示,不足1分钟的时间便完成了胎毛的固定。在款式上,孔府印阁推出了情侣对章、挂坠式印章、二维码等新产品;在材质上,还推出了木质、陶瓷、铜质等印章,这些新产品同样成为网上销售的爆品,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指导老师傅开网店

  产业带动红利普享

  2017年春天,19岁的张璞瑀进入篆刻部工作,虽然还是一名学徒工,但每月也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出门打工离家远不说,收入也不能保证,在家门口就业心里更有底。再说了,学篆刻是一门手艺,学到手就丢不了。”48岁的孔繁莲是包装部的一名工人,她的职责是将成品的印章打包、装盒。“以前在印刷厂打过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收入和这里没法比”,现在孔繁莲每月的平均工资3000多元,这也让她感到很满足。

  “目前,印阁不仅带动了社区以及周边村庄的劳动力,高学历的年轻血液也不断加入进来。”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大学本科学历的员工占到了三分之一,不少人通过实际行动响应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的号召。

  在做大产业的同时,张凯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让更多印章雕刻老师傅享受到了互联网的红利。目前,张凯已经指导社区40余名老师傅开了网店,并对他们的网上销售进行全程免费指导。41岁的王志刚之前经营的印章店面生意惨淡,2012年在张凯的指导下在淘宝网开起了网店,今年的销售额达30多万元。

  “企业发展到现在,最大的感触就是篆刻人才的缺乏。”目前,张凯打算和省内外的知名书法家、篆刻家团体建立长久合作,主打高端市场。

  “一枚小小的印章,带动了社区产业的发展,林前社区已经成为曲阜远近闻名的文化产业村。”林前社区党支部书记孔祥龙介绍,社区衍生出了楷木雕、曲阜煎饼、姜糖等产业,年销售总额突破1 . 5亿元,“社区的圣和电商产业园正在建设之中,下一步我们将把产业集中引进园区,打响林前品牌,做大做强电商产业。”

  印章石料在仓库货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本报记者李岩松摄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推荐阅读
  • 2017年山东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降7.4%

    5_副本.jpg

    统筹国省道、高速公路、城市、农村四个战场,立足每个战场的重点路段、重点车辆和重点违法,坚持专项整治和周末夜查相结合,保持节假日、周末、夜间、凌晨等重点时段的高压严管态势,保持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严查力度。[详细]

    12-29 15-12新锐大众
  • 四价宫颈癌疫苗来济南啦 元旦起正式对外接种

    1_副本.jpg

    济南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四价宫颈癌疫苗已到区县疾控机构,接下来将向全市免疫预防接种机构铺送;元旦当天正式开始接种。济南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曾对宫颈癌疫苗或其任何成分(蛋白质、酵母)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均不适...[详细]

    12-29 15-12山东商报
  • 暖闻|烟台女大学生捐勤工俭学钱,帮临沂割肝救女父亲

    3_副本.jpg

    12月28日,为临沂割肝救女独臂父亲严境烽义卖木耳的沂蒙义工联合会收到一笔特殊的捐款,在烟台上大学的许鑫委托父亲向严境烽捐款500元,而这笔钱是她在学校图书馆帮工赚到的津贴。许鑫嘱咐父亲说,钱虽然不多,希望能让严境烽的家人感到一点温暖,也希望其他好心人...[详细]

    12-29 15-12齐鲁壹点
  • 栩栩如生,威海花饽饽走出国门!饽饽匠人一月卖百万

    2_副本.jpg

    在胶东地区,饽饽是最常见的民间面食,用料普通,但工艺精致。年年有余、财源滚滚(刺猬)、福禄双全……从结婚到生子,从过年到过寿,300年来,饽饽陪伴着威海人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详细]

    12-29 08-12齐鲁网
  • 省卫计委发布2017年山东省流感防控中医药应对方案

    29日,山东省卫计委发布了《2017年山东省流感防控中医药应对方案》,其中提到从生活起居和中药处方、代茶饮方等方面,可有效应对流感。4、服用期间有不适感觉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详细]

    12-31 07-12齐鲁晚报
  • 司机打盹撞飞老汉致其身亡 驾车逃逸后自首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毕竟凌晨的工作模式实在是和休息时间冲突了。审讯室里的张某,心中万分后悔,捂着脸一直摇头,都怪自己心存侥幸,一错再错,害人又害己。在路口东50米处路南的草坪里,躺着一名老汉,满脸是血,伤的很重,看起来像是被车撞飞的。[详细]

    12-31 07-12青岛网络电视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