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2018-01-26 13:39:00 来源: 德州新闻网 作者: 高红岩

  □本报记者高红岩本报通讯员王金鑫王志

   近日,从省里传来好消息,德州3人上榜省级非遗传承人,分别是武城运河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陈仲魁、陶器烧制技艺(德州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丽霞、德州扒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崔贵海。这无疑是对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肯定。目前,我市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9人,市级传承人63人。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我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找到着力点。一直以来,我市逐步健全文物保护机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51处。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23项。

   保护与传承,“老树发新枝”

   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黑陶城博物馆接待参观者达3.6万人,再创新高。

   这是一家公益性黑陶博物馆,很多人在这里了解并爱上了黑陶文化。参观者络绎不绝,体验区更是吸引了很多人前来“玩泥巴”,体验黑陶制作过程。

   在梁丽霞看来,作为非遗传承人,传承并把黑陶文化发扬光大是她的主要责任。“不是关起门来拜师带徒弟,这是一种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群体式传承方式,能赋予德州黑陶更多的可能性,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到,黑陶并没有没落,而是前景非常好的绿色产业。”梁丽霞说。而今,拥有多名传承技艺大师、上百人的专业队伍,还有中国黑陶城博物馆作为宣传推介平台,以及梁子黑陶有限公司完善的销售体系,形成很好的传承氛围。

   致力于打造“南瓷北陶”的格局,而今,梁子黑陶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品牌,这得益于他们在传承中的勇于创新。梁子黑陶已经研发多项黑陶工艺,开创了硬刻陶、金丝陶、漆陶三项技术。下一步,梁丽霞还要打造以休闲、体验为主的中国黑陶小镇,进一步丰富黑陶的文化内涵,结合旅游业,“让德州成为一个有玩头、有恋头的城市”,梁丽霞说。

   就在上月28日,“非遗教学传习基地”揭牌仪式在德州汽摩学院成功举办,这标志着我市非遗保护中心德州汽摩学院“非遗传习基地”正式成立。截至目前,我市非遗教学传习基地增至4家。

   一直以来,我市加强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每年开展非遗展览、展演活动200余场;10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县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市文化馆建成200平方米的非遗展厅并免费对外开放。 2017年,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40余场,参与学生4万余人次,营造了良好的保护传承氛围。

  “文化创收”,厚重文化释放发展活力

   每隔十几天,建志剪纸艺术制作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把剪纸原材料,送到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宋官屯镇的李辉(化名)手中。半身瘫痪的李辉,凭借剪纸这一技艺,每月能收入2000元。

   作为省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和省创业扶贫大姐工坊,建志剪纸每年都会组织20多场免费培训,让身有残疾的人、农村妇女或者下岗再就业者有份新活计,目前,安置城乡劳动力灵活就业500多人。

   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成为一项项成熟的产业,带动更多人就业增收,“文化创收”展现新的发展活力。“以前我只在家做农活,农闲的时候就没有钱挣了。现在镇上有了柳编,每天活不断,不离开家就能挣到钱”。陵城区滋镇马家村村民李小红说。

   清末时期,滋镇柳编就已盛行,繁盛时几乎家家都会。但近年来,传统柳编技艺失去了发展的活力。 2017年,滋镇柳编列入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滋镇坚持“传承非遗、特色发展、带动经济”的工作方针,通过挖掘文化资源扩展产业功能,对接精准扶贫重点工作。

   目前,滋镇参与柳编的有200多人,覆盖11个村庄,其中包括34户贫困户。

   滋镇文化站站长苏赛儿介绍,他们与临沂市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实行订单生产,不愁销路。凭借柳编技艺,每月增收900元,30余户贫困户借此全部实现脱贫。

   在乐陵,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蹄火烧也为村民致富带来新希望。通过免费为想要学手艺的农户提供培训,现在在乐陵市区、郑店镇开了30余家马蹄火烧店,基本上每家店每年都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美起来”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自古以来,京杭大运河的地位举足轻重。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德州段成为我市第一个世界遗产。大运河从德州市区、武城、夏津境内穿过,德州作为因运河漕运兴起的城市,大运河曾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运河德州段作为一个亮点被着重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启动“大运河保护建设工程”,使大运河德州段“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富起来”,成为值得骄傲的城市名片。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加强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运河(德州段)遗产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通知》,成为运河全线首个规范遗产保护的城市。去年7月,市领导现场调研南运河德州段,要求全力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完善运河文化长廊建设“一线三段一点”的工作思路,谋划研究建设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公园的构想。

   此外,我市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文保项目资金,陆续实施德州码头、四女寺枢纽保护与展示工程、苏禄王墓文物本体保护工程等文物保护项目,较好实现了文物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整治、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

   刚刚过去全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财富软件科技公司董事长高健提出了要设立“大运河文化艺术节”的提案。在他看来,大运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大运河“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与我市旅游行业深度结合之后,能解决旅游业单薄没有厚度的发展现状,这样一来就能实现让百姓“富起来”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非遗保护”中走在了全省前列,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方面,我市超过50%的乡镇(街道)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超过60%的村(社区)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百度新闻,能看能听,懂你所想给你所愿,快下载试试看!

    百度新闻是一款致力于热门资讯头条、语音阅读播报的APP。专业权威的百度搜索技术,您可以在这里随意搜索各种新闻、资讯、百科。研发个性化算法,让您在有限时间里,读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语音技术实现情感语音播报新闻,让您在开车、健身等,需要解放双眼双手场合,也能尽情收听新闻资讯。[详细]

    百度新闻
  • 山东: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海上粮仓"建设

    7_副本.jpg

    聚焦乡风文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营造崇德向善的淳美乡风。谋划推进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集团建设,适时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详细]

    01-26 08-01齐鲁壹点
  • 济南成都动车直达!早上济南喝甜沫,晚上成都涮火锅

    1_副本.jpg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1月25日,青岛北至西安北G1838/5次自1月25日起延长运行至重庆西站,列车途经成都东站。[详细]

    01-26 08-01齐鲁壹点
  • 青岛元素频现省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关键词要知道

    3_副本.jpg

    加快军地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共生型军民融合产业,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2018年,我市将推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财富产品交易中心尽早运营,争取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等方面有新突破。[详细]

    01-26 08-01青岛早报
  • 济南学车“先培后付”期待破冰 配套措施还需完善

    6_副本.jpg

    济南最初从38家驾校试行“先培后付”,到今年全市61家驾校全部实现了“先培后付”这种新模式。某驾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比如“先培后付”的学员学完了规定的学时,也达到了考试的水平。[详细]

    01-26 08-01舜网-济南日报
  • 德州多举措创国家创新型城市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详细]

    01-26 13-01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
  • 德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白泉民张建国陈勇唐洲雁郭永军刘冠凤韩建亭参加

    (记者王贺)1月25日下午,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德州代表团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陈勇说,报告通篇贯穿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紧跟时代、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详细]

    01-26 13-01德州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