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商业综合体成本太高,大牌餐饮店“转战”社区

2018-05-10 07:48:0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商业综合体成本太高 大牌餐饮店“转战”社区

  赵毅(化名)原来的门店已经被另一家店替代。(蔡卓男 摄)

  “餐饮的本质是大众化。”这是济南民俗专家张继平和餐饮业内人士讨论时经常强调的一句话。似乎是要印证这句话的真理性,近期,本地几家比较有名的餐饮店相继关闭了,也有几家餐饮企业从商业综合体内退出,开始在街边选址。

  餐饮店正在退出商场

  8年前,张继平就给一位向他咨询意见的年轻人指出,“做餐饮,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还得回归大众。”这位年轻人就是赵毅(化名),一家粤菜餐饮店的经营者。没有采纳张继平的意见,他坚持将第一家餐饮店开在了泉城路的一处商业综合体内。

  8年的时间,对一个餐饮品牌来说,理应渡过适应期,该是巩固和收获的时期,可是赵毅的店却退出了高大上的购物中心,开始在街边选址。

  回顾本地那些曾被人熟知的餐饮品牌,曾经风头无两的湘鄂情怀、九月天已经相继闭店,甚至一度火遍泉城的茉莉餐厅,如今也鲜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3家店的共性就是,在商业综合体内开店较多,追求中高端路线。对于闭店的原因,餐饮界人士透露,从表面看不外乎品牌老化、无创新意识、供应链拖垮产品线、快速扩张跟不上脚步以及管理问题等。

  这也印证了张继平对济南餐饮企业近几年发展趋势的总结,在大型商超内经营的餐饮企业,经历了社会的新鲜感之后,经营状况可能会走下坡路。

  新鲜感过后危机浮现

  商场餐饮布局初期,绝大多数餐饮都会入驻在商场地下一层或是靠近出入口附近,少数快餐会在此基础上向上延伸一两层,但从那时的整个商场来看,在其他楼层是找不到餐饮业态的。这种现象,从早期的康康快餐在济南商场内的布局就可以看出。

  随着商业综合体加速扩张,餐饮在其中的布局也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从2013年之后,济南的餐饮业开始大规模与商场相结合,每家商业综合体的每个楼层都开始出现不同业态模式的餐饮店,甚至还穿插了各类跨界业态,在人们还保持着新鲜度的时候,这种商业综合体成为餐饮业的“香饽饽”。

  “商业综合体在开业初期都会大规模引进各种有影响力、有特色的餐饮品牌,以此来达到吸引客流的目的。”张继平认为,彼时的商业综合体需要餐饮业态助力吸引客流量,而对于餐饮业经营者来说,这种现象仅能维持在人们对这种形态保持新鲜感的初期,这种新鲜感一旦消失,餐饮经营者面临的问题就会逐渐浮现。

  这在济南潞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鲁宁看来,商业综合体在周一至周五期间人流量不会太多,而周六周日人流量就会爆满,“体现在餐饮上,就是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去商业综合体里的餐饮店就餐都要排队,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一个多小时。可以说,在综合体内做餐饮,很多餐企都指望利用周末经济扳回一城。”商场主动降低餐饮比例

  “餐饮业态选址在商业综合体,高房租直接导致高成本,消费者花销增加。”在张继平看来,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购物环境来说,都不足以支撑餐饮品牌的存活。

  赵毅选择退出商业综合体的原因很简单:房租高、成本高、环境限制品牌升级。

  而最初大范围扩充餐饮业态的商业综合体,也开始调整自身的结构布局。以泉城路的世茂国际广场为例,记者了解到,其2017年启动了大幅度招商调改,与开业初期餐饮业态占比45%相比较,如今的世茂国际广场正在压缩餐饮占比,逐渐提高儿童业态比例,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大数据平台赢商网公布的资料显示,2017年,济南世茂国际广场对场内品牌进行大规模调整,调整近100家品牌,汰换四十多家,调整数量占比39%。此次的整改,对近四成商户进行大幅调整,降低了餐饮业态的占比,引进了大批零售业态中的“新面孔”和品牌商家入驻。

  “对于餐饮业来说,街铺或者商业综合体各有利弊。街铺对于餐饮经营者来说过于单一,购物中心比较多元化,对餐饮的发展是有利的。”去年的拆违拆临对街边餐饮影响很大,餐饮店一股脑涌进商业综合体,“但是经营者也应该看到购物中心对餐饮的局限性,最直接的就是营业时间。”从事餐饮业近20年的张鲁宁,从街边店到购物中心内的美食广场,他都有涉及,可以说是现在很多餐饮经营者所希冀的。当然,这也得益于他擅长从两方面来分析利弊。

  大牌转战街铺社区店

  当然,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这几年,商场已成餐饮铸造品牌的“道场”,但商场也越开越多。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增商场900多个,开创近4年来的新高。商场开多了,客流就分散了,品牌势能也就因同质化下降了。

  记者注意到,一些品牌大佬已率先调整了战略,作出新的布局:2017年8月31日,星巴克中国首家社区体验店开业;2017年3月12日,呷哺呷哺描绘了未来版图,实质上就是大力开社区店……在前段时间的中国全零售大会上,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西贝已在尝试新的社区店,是一种集合了外带和零售的精品店,只有50平方米。

  实际上,除了中餐,麦当劳也早已提出社区店概念。去年8月底,星巴克的全国首家社区体验店也正式在广州亮相。西贝副总裁楚学友认为,“如今外卖市场发展最快,这就是餐饮到家业务在向社区扩散的信号。”外卖是从商场店到家,从空间地点来看,中间有一段空白,那就是社区。

  以前餐饮进商场,是因为人流都在商场里;如今购物中心增多、客流分散,购物中心里的人流渐渐少了。餐饮不是“追”shopping mall,而是“追人”。人待在社区里,餐饮就会“追”到社区开店。说到底,品牌商家已不再一味地追商场,社区商业的人气越来越旺,即使有的品牌不一定适合进社区,但通过调整运营,不少大牌也在努力改变、开出合适的社区店。

  提升品质注重餐饮文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是暂时闭店歇业,赵毅对济南的餐饮发展仍然充满信心,“我们选择退出大商场,最主要原因是环境限制了品牌的迭代升级,其次就是商场一味涨房租,成本增加不少。”

  张鲁宁说,“餐饮企业进商场最大的局限就是租金高,其次闭店时间过早;另一方面,作为餐饮来讲,在商场内占有面积不会太大,直接影响到餐饮的翻台率。”

  餐饮经营者应该认清一个现实——“餐饮的本质是大众化的”。简单来说,餐饮企业想要维持发展,归根究底就是要保证自身的菜品品质和客流量。张继平始终认为,餐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特色化,简而言之就是让就餐者能通过美食领悟到地方特色;品质化,其中则包含了菜品品质、服务品质等;而餐企的某种改变不能满足企业自身的毛利率要求,则很难做出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餐企要发展,归根究底要增加自身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的提升,则离不开文化的加持。

  长期致力于文化研究的张继平,对文化、对各种产业的影响一直抱着执著的态度。在他看来,文化有利于餐饮企业特色化、品质化和效益化的提升;反过来讲,餐饮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存在,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济南日报)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2018山东夏季高考时间科目这么安排!4类考生可加分

    1_副本.jpg

    记者从8日举行的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会议获悉,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975万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类:烈士子女,其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20分以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详细]

    05-09 07-05生活日报
  • 山东第九次出征深圳文博会,309个文化产业项目参展

    2_副本.jpg

    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会将于5月10日至14日举行。带来以山东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为代表的文化体育、以青岛银行文创支行为代表的文化金融深度融合成果。[详细]

    05-09 07-05新锐大众
  • 济南市机动车路口通行规则发布 非灯控路口也要让行人

    4_副本.jpg

    今天下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外发布了机动车的路口通行规则。针对这些情况,济南交警推出《2018年城市道路新增交通通行细则》,包括路口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三个主体的通行规则,并于4月13日先行发布了行人的路口通行规则。据大数据分析,4月济南不礼让行人违法...[详细]

    05-09 08-05舜网-济南日报
  • 青岛颁出课外减负令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超纲教学

    1_副本.jpg

    5月8日,青岛市教育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校内课程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后作业;严禁教师有偿补课,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到中小学宣传、招生。[详细]

    05-09 08-05齐鲁壹点
  • 独行六旬老人突发心脏病,列车内上演爱心救助

    5月6日21时35分,宁波开往济南的T136次旅客列车运行在海宁嘉兴间时,一名六旬老人突发心脏病坐倒在地。列车长史斌通过对讲机安排广播室发布寻医信息,同时,与一同值班的孔泉清车长迅速来到旅客发病现场。[详细]

    05-10 07-05闪电新闻
  • 处处是风景!济南回龙山北坡要打造省内首座动步公园

    近日,因道路两侧开满月季和蔷薇,济南转山西路成了“网红”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赏花,但实际上,这只是近年来历下区道路景观提升工作成果之一。在千佛山西路南头,拆墙透绿垂直绿化样板路段已经完工,主要种植有藤本月季、凌霄等苗木,整体工作预计7月初完工。[详细]

    05-10 07-05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