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盘活村域闲散土地 "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2018-05-21 09:56: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曾经破败不堪的山东省临邑县林子镇东张村,最近却迎来众多参观学习者,原因何在?

  去年初,在该县“唤醒村域沉睡资源”的试点中,这个不足300口人的小村开展闲散地整理,无偿收回101亩集体土地,建成村级产业园,当年集体收入5.7万元。东张村不仅变美了,而且实现省定贫困村摘帽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在近两年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德州市总结临邑县等地探索经验,通过整体规划、多方投入、精准施策,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努力让闲散资源活起来、分散资金聚起来、村内产业立起来、增收渠道多起来、生活环境美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探索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和乡村持续振兴的好路子。目前已启动实施657个村,整合盘活土地27669亩,产生效益1311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贫困户年均增收800元以上,闲散地化为聚宝盆,“空壳村”“空心村”都变少了。

  几乎“空壳”的东张村脱贫了

  5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临邑县林子镇东张村,整洁的村庄、宽阔的水面、成片的核桃树让人眼前一亮。

  东张村村党支部书记张丕俊正在招呼村民们在核桃树下面种油葵:“一共64亩,可得种好几天。”

  记者了解到,在无偿收回的101亩集体土地中,37亩成了藕池鱼塘,当年集体收入3万元;64亩栽植核桃,树下间作地瓜、油葵等,在核桃尚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当年集体收入2.7万元。

  张丕俊告诉记者,这101亩土地,除了村西南低效利用的坑洼地、村南基本废弃的场院地外,光清理25处闲置宅基地就清出来近40亩。前些年村庄无序扩大,近些年村庄又出现“空心化”,对于闲置宅基地,由于成因不一、情况复杂,且易引发矛盾,尽管有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支持,尽管群众也都有清理整治的意愿,但一般都是“绕着走”。

  曾担任村支书的老党员张志祥介绍,这次该村在收缴清理空闲宅基地过程中把握两条:争取群众支持和党员干部带头。先后召开四次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算好项目收益经济账和村居环境改善账,获得了绝大多数群众认可;镇村实地测量并登记备案,对符合条件的被清理者保留了宅基地划分资格,留下影像资料作为将来村庄可能拆迁补偿的依据,减少了阻力;实施中党员干部带头清理交回自己“一户一宅”之外的宅基闲散地,在近两个月时间里多次耐心去做有抵触情绪的群众工作。

  整理土地,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靠集体收入几乎“空壳”的东张村显然不现实,临邑采取了专项扶贫资金、行业部门涉农资金、村集体投劳相结合的方式,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镇村经过征询村民和有关专家意见,决定种植比较好管理的优质核桃,林下间作其他经济作物;藕池鱼塘则采取了竞标承包的方式。本村贫困户优先参与务工和管理,所得收益在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情况下,作为集体收入。就这样,东张村顺利实现省定贫困村摘帽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因地制宜“唤醒”村域沉睡资源

  临邑县“唤醒村域沉睡资源”的探索始于2016年,县委书记林春元在其联系的省定贫困村宿安乡邢仙龙村调研时发现,上级对贫困村有扶贫资金、帮扶政策,落地却是个问题,而该村村内街道胡同较宽、房前屋后闲散地较多,于是引导该村发展“边角经济”,争取部分扶贫资金清理零散地13.2亩,种植葡萄、薯类等,交给村里贫困户管理。

  这一做法成效很快显现并进行了推广。

  70岁的邢仙龙村五保户邢召法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帮着村里打理这些闲散地,活不重,一年能收入约2000元,再加上自己的土地租金、低保金、养老金、贫困户分红等,年收入约万元,他感到很知足。省定贫困村理合务镇牛家村规划比较整齐,闲置宅基地很少,但原来有养殖的传统,家家户户临街道一侧都有猪圈等,后因行情不好都废弃了,还影响村庄环境。去年初清理出了40亩闲散地,与一家苗木公司合作种植紫叶李、木槿等,收入在公司、村集体、贫困户三方按比例分成。目前临邑县开展试点的68个重点贫困村,年集体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村班子的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强。

  成因有所不同,但地处鲁西北平原的很多村,都有零散闲置土地开发的潜力。德州初步统计估算,全市约有闲散土地资源12万亩,涉及5500多个自然村,占到总数的2/3。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空心村”“空壳村”整治,各级往往希望依托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腾出建设用地指标,获得奖励资金,复垦后的土地增加集体收入,可谓一举多得,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村;对于那些条件不成熟、暂时不纳入土地增减挂钩的村庄,门槛低、见效快,操作更加灵活、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但解决资金难题还要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所以关键在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目前,德州全市已投入各级各类资金1.17亿元用于村庄闲散土地整合盘活,其中专项扶贫资金3174万元,行业涉农资金4417万元,社会资金3000多万元,各地都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清理废弃宅基地48处,并在复垦土地上种植果树8000余株,增加了群众收入,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乐陵市西段乡张店村整合闲置坑塘17亩,与渔业公司共建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年收益10万元;禹城市房寺镇茂徐村整合土地140亩,实施沿路、沿河、沿地边苗圃式绿化,种植各类树木18000余株,打通环村水系,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开展起来。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推荐阅读
  • 520当天济南五区236对新人领结婚证,有人凌晨就排队

    结婚_副本.png

    “5月20日”谐音“我爱你”,也叫“表白日”,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当天登记结婚。”历下区婚姻登记处主任刘刚称,今年“520”恰逢周末休息日,登记处取消假期,特意加班为新人们颁证。据刘刚介绍,“520”当天,85对新人在历下婚姻登记处登记领证,登记人数是平常的五倍。[详细]

    05-21 08-05齐鲁壹点
  • 500份海水稻在青“同田竞技”,成熟后进行选育推广

    水稻_副本.jpg

    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20日迎来今年首次海水稻试验田插秧,以扩繁耐盐碱水稻种子量,这标志着当地的海水稻田间选育工作正式启动。5月20日,技术人员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盐度试验田扩繁区内插秧。[详细]

    05-21 08-05齐鲁壹点
  • 收下这张济南泉水游步行线路图,济南人自在又自豪!

    旅游图_副本.jpg

    抖音和陈小熊的《济南济南》,让美丽的泉城火了一把。5月20日,在这个最适合表白的日子,“十里清泉·自在济南”最美泉水游步行线路,给读者和外地游客献上最美、最实用的泉水游攻略,这是我们对这座城市最真挚的告白。本报“十里清泉·自在济南”项目组负责人介绍,“外...[详细]

    05-21 08-05生活日报
  • @青岛人 端午节放假通知来啦 还有这些好消息(图)

    端午节_副本.jpg

    跨海段合龙  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国内首座节段拼装双线跨海铁路大桥——青连铁路跨胶州湾特大桥跨海段合龙。[详细]

    05-21 08-05青岛日报
  • 1-4月山东城镇新增就业43.5万人 总体稳定

    记者今天从省统计局了解到, 4月份,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发展处于温和扩张区间。供需关系进一步理顺,企业利润空间扩大,1-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分别上涨3.9%和3.7%,...[详细]

    05-21 10-05齐鲁网
  • 山东:免费师范生资金管理每人每月400元补助

    为充实提升教师队伍,自2016年起,山东设立师范生免费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省属高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办法明确,省财政根据各高校免费师范生培养规模,按照每生每年10000元的标准将专项资金拨付有关高校。[详细]

    05-21 10-05齐鲁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