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 本报记者 赵德鑫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乔志宇
一根柳条可以创造多少价值?在鱼台县清河镇,一件件杞柳编织而成的工艺产品,编出了村民家里的新电器、编出了村边停放的汽车、更编出了价值6亿多元的产业。
5月23日,当记者来到鱼台县清河镇王台村王忠合老人家时,70岁的老人正在自家院里编着柳编圆塔。“这个按件算钱,编好一件可以挣五块钱,一天多的话能编出20个。”老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编制好的杞柳交给当地的加工企业后,一天可以挣到100元,不仅自己吃喝不愁,还能给孙子一些零花钱。
“这是我们村里的一门老手艺,从过去生产队的时候村民们就在农闲时制作柳编制品。后来村里建起了专门的柳编加工厂,给大伙培训了之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弄起了柳编。”王台村党支部书记王友君介绍。目前,王台村已形成了从种植到编织到深加工的产业链,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形式,保障好农户的利益。
“今年春节,加工厂统一发下来工钱,数百位村民领到了200万元的工钱。”今年73岁的村民王忠朋对于今年春节的热闹景象印象深刻,“这些年,正是得益于编杞柳的收入,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来了至少两层高的小楼,1400多人的村里就有100多辆私家车。”王忠朋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几年家里不仅空调、冰箱、电视机都置办齐全,还给在城里买房的儿子赞助了几万块钱。
农忙不误事,农闲有活干,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杞柳产业中来。据王友君介绍,村里的年轻人现在很少去外地打工,为当地的柳编加工厂收购柳条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地里种的杞柳,一年一亩地可以产六七千斤柳条,市场价可以卖到每斤1元钱,算起来一亩地一年下来能挣6000元。”王友君告诉记者,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在家编织柳编,一个月也能挣近3000块钱。
“清河镇目前有5万亩土地,大多数种植了杞柳,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清河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清河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从事与杞柳产业相关的工作。鱼台县建立了以清河镇为核心的杞柳产业示范区,杞柳加工企业已有30余家,带动从业人员2万多人,杞柳工艺产品达200多个系列近千个品种,产值达6亿多元。
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鱼台县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杞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今年新建3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现代化、标准化杞柳产业园的实施主体,鱼台县将一次性给予奖励15万元,每增加100亩,再增加奖励5万元。对年内投资2000万元以上建设现代化、标准化杞柳加工厂区的实施主体,一次性给予奖励30万元,每增加1000万元,再增加奖励10万元。重点扶持创新柳编加工企业,实现年内生产50万件、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实施主体,一次性给予奖励20万元。
“今后,我们将改变生产、营销理念,拓展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新型柳编工艺品,做好杞柳制品深加工,提升杞柳制品特别是杞柳工艺品的价值。”济宁金筑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勇峰表示。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龙口南山景区推出了“端午节亲子研学、穿越历史体验一日游”,举办钻木取火、活字印刷术、祭孔仪式、唐三彩、古代四大发明、马术等体验活动。青州古城举办“寻找神奇少年”展示活动、“萨克斯”演奏和民俗体验等活动;荣成举办了首届“美丽乡村”文化艺术节,各地乡...[详细]
举世瞩目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已经圆满落幕。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是全球瞩目的盛会。做好峰会服务保障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山东和青岛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详细]
为解决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近日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公务交通补贴发放、调研接待用车和班车管理使用等作了明确规定。政策规定,异地任职干部往返任职地与家庭主要居住地的城市间交通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详细]
各级政府要将民办学校建设用地纳入供地计划,在民办学校新建、扩建的征地过程中,统筹安排占补平衡指标和年度用地指标。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科研立项、培养培训、国内外进修、奖励表彰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详细]
列车在正线区间完成“热滑”试验。(本报记者 范良 通讯员 李志强 摄) 6月18日,济南首列地铁车在轨道交通R1线赵营站至玉符河站高架段区间顺利完成“热滑”试验,这是地铁车首次在正线区间热滑。[详细]
记者从山东省住建厅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获悉,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山东省住建厅会同山东省工商局制定了《山东省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其中明确规定,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租户可申请办理落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同时,合同中未约定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