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纪录片背后的英雄情结

2018-08-01 07:23: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齐 静 于 魁 张亚军 王继洋

  左上图:7月31日,《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首映式举行,李继德成为孩子们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英雄。右上图:7月31日,郯城县人武部干部在征兵体检站查看马头镇适龄青年体检信息。据悉,2018年全国征兵工作从8月1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记者 王世翔 通讯员 房德华 李进伟 报道) 左下图: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实兵实弹演练中,利用无人机对“敌”进行侦察。(□新华社发)

  □大众报业记者 齐 静 于 魁 张亚军 王继洋

  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稚气未脱的孩子来了,四面八方的市民来了,他们在伏热的天气里来到影院,让一部特殊的纪录片充满了火热的能量——7月31日,这部名为《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的纪录片,在淄博中影·齐纳国际影城(银泰城店)首映。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大背景,聚焦淄博籍抗美援朝老兵李继德与战友黄继光的“生死约定”,向人们讲述了一个老兵如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缅怀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弘扬传承英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这部纪录片的背后,有着大众报人追寻英雄足迹、讲述英雄故事的不懈努力。

  2015年春天,在一次采访中,《鲁中晨报》记者了解到淄博高青人李继德是黄继光的战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黄继光战友的身份,让李继德受到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媒体的持续关注。当时,网上出现诋毁涉及黄继光等英雄的事件,在家乡默默无闻60多年的李继德得知后,勇敢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回击质疑。《农村大众》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撰写了以老人的回忆再现黄继光勇堵枪眼英雄瞬间的报道——《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全国各大主流门户和新闻网站转载,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随后,《鲁中晨报》记者陪同李继德一起来到黄继光的老家四川中江县,为黄继光的父母扫墓,完成了李继德与黄继光在战场上许下的“生死约定”: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捎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里捎信。接着,记者又与老人一起去了当年的老部队站了一班岗。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陪着李继德完成人生夙愿,耄耋老人三年的经历令记者动容。“不能让老人的故事就此湮没,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崇尚英雄,捍卫英雄,让英雄‘不死’。”这个坚定的信念,成为《鲁中晨报》、鲁中网拍摄纪录片《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的初衷。

  创作剧本,寻找素材,选景拍摄……鲁中晨报、鲁中网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95944部队、中共高青县委宣传部、中共中江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历经三年时间,刻画出一个个精致镜头。而最令人感动的是李继德老人不怕苦、不喊累的劲头。为了补拍镜头,有时需要老人几次走位,特别辛苦,但老人却总说:“你们尽管安排就行,我保证全力配合”。

  放映结束后,影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之前对于黄继光的了解,都是上学时从课本上学到的,没想到他出生入死的战友,就在我们身边。这部片子挖掘出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细节,有力地回应了网上那些污蔑英雄的言论,更证实了那段不该被磨灭的历史。”33岁的市民徐鹏说,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讲述英雄的光辉事迹,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

  看完纪录片,67岁的张钦营特别激动。他说,自己从小崇敬英雄,也曾希望成为一名军人,但未能如愿。看了这部片子,像是进行了一场追梦之旅。“我的名字,其实就是我的梦,钦营,就是钦佩军营。我真切感受到了英雄的魅力。”

  齐鲁大地共庆“八一”

  □本报记者 李子路

  本报通讯员 王云龙 商自波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嘹亮的歌声在省军区机关礼堂回响。7月31日,“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由省文化厅等举办的齐鲁红色文艺轻骑兵庆“八一”专场慰问演出精彩上演。300多名省军区机关官兵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用特有的方式迎接属于自己的节日。

  “八一”,在每个军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意味着无上的荣耀。去年的这个时候,习近平主席亲手将象征军人最高荣誉的“八一勋章”颁授给枣庄军分区政委韦昌进。一年过去了,回想起这件事,他仍然激动不已。“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决不能守着功劳簿不思进取。”韦昌进告诉记者,“这一年里,我牢记习主席教诲,努力尽好自己的岗位职责,特别是发挥一个老兵的作用,教育引导年轻士兵一颗红心向党,听党的话、听习主席指挥。”

  英雄模范的事迹激励着广大部队官兵砥砺前行。省军区宣传干事熊永岭说,“军人就要崇尚英雄、学习模范,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模范,从他们身上学到闪光点,不断激励自己进步,就是最好的庆祝‘八一’的方式。”

  军人保家卫国,背后离不开军嫂的默默付出。隋丽萍是高密市注沟小学教师,丈夫在内蒙古服役,长年不能回家。为了照顾公婆,隋丽萍每天往返30公里,六年跑坏两辆摩托车。婆婆住院身边离不开人,隋丽萍住在医院十几天没回娘家看过孩子。对别人来说,“军嫂”意味着骄傲和荣耀,但对她来说,同时意味着付出和牺牲。

  7月31日晚,隋丽萍等10名同志被评为第十一届“十佳好军嫂”,同时荣获“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八一’是我对象的节日,也是我们军嫂的节日。”隋丽萍说,“丈夫能舍小家顾大家,说明他有担当、有责任心,有了这样的军人我们的国家才能安全,这样想就觉得自己受的这些累算不了什么。”

  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安排,今年将是广大消防、边防官兵度过的最后一个“八一”节。为了庆祝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节日,山东公安边防总队相继开展仪式教育、老照片回顾展、家属进警营等丰富活动,省公安消防总队也举行了“庆八一·铭记从警岁月”主题活动,为官兵最后的军旅生涯留下难忘的记忆。

  近日,潍坊市公安边防支队的石双塬刚刚参加了晋升武警警衔仪式,接过了警衔命令状。2010年,石双塬从军校毕业到西藏参加援建,在海拔5000米的边防一线,一干就是5年,每天都要面对低温、缺氧、浮肿等高原反应考验。

  时至今日,石双塬仍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对于如何走好接下来的路,他信心满怀。“不管部队怎么改,坚守的阵地还在,使命任务还在,我将不忘初心、不改本色,把对部队的眷恋之情化作动力,干出优异的工作业绩,无愧部队14年的培养。”

  “八一”不仅是现役军人的节日,也是广大退役士兵难以割舍的情结。济南市公安局“第一排爆手”张保国,从事排爆工作三十年,从部队到公安再到特警,张保国始终是优秀的战士,一说起排爆就充满自信和自豪。“是军队给了我灵魂,忠诚与责任永远不变,当我老了干不动了,想起来我做了这么一件事,我觉得对得起党徽,对得起军章和警徽。”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山东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事项全部网上运行

    5982db84589c245777.png

    据介绍,去年以来,我省建成了省级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运行系统,组织梳理了省级权力事项清单及网络运行流程等要素,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海洋渔业厅、山东黄河河务局等11个省直部门、单位上线试运行。省直各部门、单位要于9月底前上线运行,市县两级各部门、单位于...[详细]

    07-31 08-07大众日报
  • 山东省对38家省管用人单位开展随机抽查

    00123f37b9ae08b901d43c.jpg

    我省对38家省管用人单位开展随机抽查。省人社厅近日印发通知,7月30日起对38家省管用人单位开展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随机抽查。[详细]

    07-31 08-07大众日报
  • 新闻联播点赞山东:深化“一次办好”优化营商环境

    QQ截图20180731074258.png

    央视网信息(新闻联播):山东省瞄准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从“一次办好”改革入手,深化审批便民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山东潍坊的曹飞最近忙着为开办餐饮企业跑手续,越来越简单的审批流程让她有些意外。[详细]

    07-31 07-07央视网
  • 上半年居民收入榜出炉 山东14967元 你有没有拖后腿?

    QQ截图20180731074058.png

    与全国水平相比,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这9个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091元,增长8.8%,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详细]

    07-31 07-07中国新闻网
  • 枣矿跨省重组山西上市公司 条件成熟后可能借壳上市

    比如,北京海淀国资入主金一文化(002721)、江西国资接手国旅联合(600358)等,在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的背后,多有地方国资的身影闪现。“无论是枣矿集团谋求入主美锦能源,还是地方国资接盘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其他案例,后续存在的一系列资本运作都是可以预期的。[详细]

    08-01 07-08经济导报
  • 威海市三送文化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送演出,完善农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优化全市农家书屋建设,突出扶贫送书下乡的选书环节,严格把好图书招标采购关,紧扣群众需求,鼓励好引导好农民的读书热情,确保图书供给的适用性。上半年,威海市2个书屋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3个书...[详细]

    08-01 00-08威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