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各地

青岛气候决定"十年九旱" 今年并非"史上最重"

2011-02-16 10:58:00    作者:任金梅 王悦 娄花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对于青岛乃至山东省来说,降水的季节性很强,一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9月,秋冬季节少雨,常现气象干旱,民间有“十年九旱”的说法。1981年,青岛地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降水量只有339毫米,仅为常年降水量的40%,全市大小河流干枯,崂山水库不足市区1个月的需要。

  久旱无雨,本市启动了抗旱Ⅱ级响应,当相关部门开始加大力度进行抗旱时,市民又是如何反应?2月1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本市气候特征决定“十年九旱”,岛城不少居民都曾感受过比今年更严重的旱情,一些市民回顾岛城缺水经历,表示如今水利设施与当年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担心旱情,但要提倡节约用水。

  秋冬春连旱出现过四次

  据市水文局统计,本市自2010年9月21日至2011年2月15日,平均降水量仅10.7毫米,是自1952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少的 ,旱情达到特大级别,150年一遇。

  “这里所说的旱情是指气象干旱,而非农业干旱。”市气象台气候科李德萍科长介绍说,干旱分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等。其中,气象干旱只考虑降水量这一指标;农业干旱要考虑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等指标。如果出现较大的气象干旱,而有充足的水源灌溉,不影响农作物生长,也就不能算作农业干旱。

  对于青岛乃至山东省来说,降水的季节性很强,一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9月,秋冬季节少雨,常现气象干旱,民间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据统计,本市自1961年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有8个年份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过了3个月,1976年、1981年、1983年和1998年这4个年份出现了秋冬春连旱,特别是1998年,自10月15日开始,直到1999年4月8日结束,连续176天无有效降水。

  蓄水量充足居民心不慌

  虽然久无降雨,但本市的蓄水量仍比较充足。截至2月11日,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4.1972亿立方,是历年同期蓄水较多的一年。

  2月15日,记者在市区随机采访了20多位居民,他们都表示还没有感受到旱情,每天喝水用水都与平常无异,但应尽量节约用水。

  1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城阳区西郭庄,只见一位老农在锄地。老人姓宋,今年79岁。“最近几年都出现过干旱,但不像今年这样严重。”宋大爷说,往年这个时候玉米、麦子都应该长茬了,但今年到现在也不怎么长。

  老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 ,旱情比现在还严重,当时不少庄稼都救不过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麦子渴死。“现在灌溉条件这么发达,已经不像以前仅能看天吃饭。”宋大爷表示,旱情重,他也有些担心,但现在不像以前,水没法引到村里来,天不下雨就只能弃田,现在可以打井灌溉,麦子浇上返青水后应该没什么问题。

  ■岛城节水史

  啤酒厂用完水印染厂接着用

  从1949年到1989年,缺水一直是青岛发展的“瓶颈”,直到1989年11月引黄济青工程竣工通水,这段缺水历史才画上句号。当下旱情严峻,不禁令人想起早年吃水难的时候。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以及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青岛水资源紧张状态日益明显。

  “1964年青岛就成立了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这在全国是首家。”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节水科科长于利民回忆说,当时各区市都设了节约用水办公室,制订用水计划,指导工厂企业改革工艺来节约用水。

  由于缺水,青岛不少企业被“逼”出很多方法来节约用水,如厂际串联用水,青岛啤酒厂的废水再送到一旁的印染厂使用。即使如此,上世纪80年代,还曾出现170多家工厂企业因缺水被迫停产或半停产的现象。来青岛港的货船也常被告知:青岛无法提供淡水,请提前在其他港口装满水。

  1981年,青岛地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降水量只有339毫米,仅为常年降水量的40%,全市大小河流干枯,崂山水库不足市区1个月的需要。1981年夏天,青岛市委召开了一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会议认为解决青岛用水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动员部分市民到外地投亲靠友,二是千方百计找水自救。

  “那年市区一天的供水最少时只有13万立方米,现在青岛市区冬季差不多是每天50多万立方米,夏季能达到70多万立方米。”于利民说,当年供水采取了计划供应,每人每月限量供水0.7至1立方米,每个居民楼院都配有一个看水工,定时打开水龙头放水,每月上旬结束后会抄一次表,谁家用超了就提醒一声;中旬过完再抄表,谁家用量多就要严格控制;到下旬,有些居民家指标用完了,就要去外面花钱买水吃。

  ■市民讲述

  十多岁就养成一水多用习惯

  在江苏路街道齐东路社区,现年76岁的袁玫回忆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条街的居民都挤着一个水龙头接水,开放时,街坊邻居上百居民都拎着铁水桶、暖壶在大院等候 。水接回来攒到大缸里,为了省水,大家都养成了一水多用的习惯,洗菜、洗衣的水再冲公共厕所,因为住集体大院,冲厕都是每户轮流按着牌号冲洗。”

  家住徐州路的市民张锐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初只有十多岁的他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院里挑两担水,这是一家人一天的用量。由于缺水,他养成了一水多用、快速洗澡等习惯,即使如此,有时还是会遇到满身肥皂泡却突然断水的事。

  家住四方区人民路235号的曲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凭水票打水的故事。“我上初中时,还有地方可以买到一分钱一担水的水票,一担2桶水,去打一次水,工作人员就用专用的印章盖一下。”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她回忆,上世纪70年代家中生活用水还是很节省,即便是凭票取水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在一个集体取水点打水,所以非常不方便。

  本报记者 任金梅 王悦 娄花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王静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