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退休教师坚守刻瓷30载 刻出中华群英谱 (/5)

2017年09月07日 07:04 来源:大众网

  

  9月5日,日照。刘春江正在工作室里,用一把刻刀,一把小铁锤叮叮当当的在瓷盘上创作。

  今年66岁的刘春江,是日照市莒县寨里河镇上麻峪子村人。他是一名退休教师,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他就开始学习“刻瓷”手艺,至今已经坚守30余年。

  从1990年开始,他用“刻瓷”的手艺,在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瓷盘上,开始创作《中华群英谱》。该作品是以从古至今,在中国各领域内有所建树的英模人物头像为主题,如孔子、雷峰、王进喜、鲁迅等,共计100位,目前已完成63位。

  刘春江介绍,预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他将创作完成以70位英模人物头像为主题的《中华群英谱》,向祖国献礼。在他有生之年,创作完成100位英模人物头像系列的《中华群英谱》。

  刘春江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50余年,他深知,英雄模范人物对人们的荣辱观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就开始着手构思创作以英模人物为主题的“刻瓷”作品。

  2011年退休后,刘春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中华群英谱》的创作上。只要没有特殊事情,他就把自己在关在工作室里,专心“刻瓷”,一坐就是一上午。

  刘春江介绍,在瓷盘上雕刻一个人物头像,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一把小铁锤在瓷盘上要敲打几十万次。目前,他完成的“刻瓷”作品,尺寸最大的是《马到成功》,该作品瓷盘直径达70公分,用时近一个月。

  30多年来,刘春江坚守“刻瓷”手艺,创作人物头像、书法等各类作品近2000件,有20多件作品,先后被省、市等各级博物馆、纪念馆收藏。他雕刻的莫言人物头像作品,被莫言纪念馆收藏。

  刻瓷是一种集绘画、书法、雕刻为一体的传统艺术。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图案。据资料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瓷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

  刘春江的刻瓷作品涉猎广泛,但是最拿手、最见长还是人物头像作品。2016年,刘春江的刘氏刻瓷技艺被列入日照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