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山东>省情概况>人文历史
站内搜索:
足球(蹴鞠)与临淄
2007-04-29 16:07:00 作者:杜辉升 王立才 田廷芳 大众网

  最早的史载古代“球迷”:项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
臣意诊脉,曰:‘牡疝。’牡疝在鬲下,上连肺。病得之内。臣意谓
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後蹴 ,要蹶寒,
汗出多,即呕血。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即死。” 
  这是西汉初年,记载临淄名医淳于意的典故。淳于意号仓公,临
淄人。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安陵坂里(地名——记者注)有个名
叫项处的公乘(官名——记者注)有病,我为他诊脉,然后说:‘这
是牡疝病。’牡疝是发生在胸隔下,上连肺脏的病。原因是太劳累。
我对他说:‘千万不能做操劳用力的事,否则就会吐血死去。’项处
后来却去‘蹴(通‘鞠’——记者注)’,结果腰部寒冷,汗出很多,
吐了血。我再次为他诊脉后说:‘会在第二天黄昏时死去。’到时果
然就死了。” 
  “安陵阪里公乘”项处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外出踢球,结果不
治身亡,由此可见他对蹴鞠的迷恋程度。这也是目前文献记述中,我
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球迷”。 
  这一资料也间接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在汉代,临淄一带的民间盛
行蹴鞠这一运动,估计不亚于现在人们对足球的热爱程度。 

  最早记录古代足球活动的书籍:《战国策》

  中国古代足球最早的文献描述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与《史记
·苏秦列传》中,但这时的名称为“蹋鞠”。 
  在《战国策·齐策》中描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
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
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史记·苏秦列传》也有类似记载:“临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
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之涂,车毂击,人
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大体意思是说,临淄人民非常富庶,平常人都会吹竽、鼓瑟、击
筑、弹琴、斗鸡、赛狗、赌博、踢球。
  这是我国古籍中最早关于古代足球运动较为具体且可信的记载。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宣兆琦认为,虽然《史记》作
者司马迁的生活年代比《战国策》的整理者刘向早了很多,但刘向是
整理者,《战国策》书中的资料实际成于战国时期,作者应是当时的
一些“士”或者纵横家。 
  在今年2月份,国际足联副秘书长热罗姆·项帕涅在伦敦表示,
历史学家有确切证据表明,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因此,
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认为,《战国策》应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古代足球
纪录的书籍。 

  最早史载古代足球盛行的地区:临淄

  中国体育博物馆学术部主任、中国体育史学会秘书长、体育考古
博士、研究员崔乐泉认为,中国是一个注重文献记述的国家,凡是历
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现象,都会有文献描述。蹴鞠这一传统文化形
式也不例外。通过对整个古文献的记述和中国古代蹴鞠发展历史的结
合来分析,文献记述的连续性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蹴鞠流行的情况。 
 
  由文献对蹴鞠记载的连续性分析,临淄一带经历了中国古代蹴鞠
发展的全过程。从最早的《战国策·齐策》、《史记·苏秦列传》对
临淄地区战国时期踏鞠的描述,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对临淄地
区西汉时期蹴鞠的记载,到南北朝时期的南朝人吴均《边城将》一诗
中“临淄重蹴鞠,曲城好击刺”(清人王士祯辑《古诗笺》五言诗卷
),再到清末徐珂《清稗类钞·技勇类》所记:“丘尊谦,徐州沛县
人,……尝为先锋,驰驱齐鲁……,所至,辄召诸少年箕距而饮,蹴
鞠为乐……”,直到清代末年的《聊斋志异》,不同时代的文献对临
淄一带盛行的蹴鞠活动描述始终没有间断,这在其他地区是没有的。
  今年6月14日,淄博发现了一双古代“足球鞋”,但真实用途、名
称有待考证。 
  据介绍,这双鞋是淄博日报社退休老干部张广哲8年前从一位来
临淄的古玩商手中买来的,鞋帮为约3层皮革用丝线绳纳制而成,鞋
底为约8层皮革由麻绳纳制而成(俗称千层底)。每只鞋底部镶有15
颗铁钉,可起到防滑作用。 
  鞋长约27公分,异常坚固。张先生最初认为这是一双古战鞋或雨
鞋。但从鞋的构造尤其是鞋底的防滑铁钉来看,这双鞋很可能就是一
双中国古代特制的蹴鞠鞋,不过这还有待专家鉴定。

编辑: 侯海花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