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16日电 (记者 郝桂尧) 终于可以去章丘朱家峪了,我圆了一个多年未实现的梦。
6月15日上午,我们"相约山东文博会--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记者团来到位于章丘明水城东南5公里处的朱家峪村。
从字面上解释,朱家峪就是几户朱姓人家居住的一个山村。如今的朱家峪可是名声在外,有人称它是"人生必去的10座中国小城"之一,有人称它是"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都市人,忽然发现了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于是,这里成为旅游景点。而今,鲁能将投巨资把它建成山东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我们随导游向村里走去,仿佛一步跨进了久远的岁月。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包裹,一种传统文化的馨香,一种心灵被洗涤的愉悦。导游说,这里原名城角峪,后改名富山峪。明洪武二年,朱氏进村,因系国姓,故名朱家峪。自明代以来,虽经600年的风吹雨打,但朱家峪仍较完整地保存了原来的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和古泉。朱家峪为梯形聚落,上下盘道,高低参差,村子三面环山,北依平原,南达胡山与圣水灵泉,东依长流泉,西连半井龙泉与胡山森林公园。村南头,文峰独秀;庄北首,文昌阁楼危耸;笔架山偎依着村西首,低声吟唱着一曲古老的歌。
毫无疑问,朱家峪的空气里都飘着文化的气息。
我们来到进村的第一个景点,叫"礼门",一个山石垒成的城墙把朱家峪围起来。"礼门",是进出朱家峪的必经之路。我们登上城墙,举目南望,但见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山路直通村里。导游介绍说,这就是有名的"双轨古道",路面上,有两条用30公分宽的青石轨道,两个轨道之间相距1.5米。导游让大家猜,这是为什么?有人说是为了马车行走方便。导游否定了这一说法,她说:双轨古道始建于明代,清朝时进行过重修。椐朱氏宗谱记载,朱氏第十世族人朱志臣"倡议举修石道",规定行人走道须靠右行,这两条轨道就体现着现代交通意识了。行走在石板路上,导游让大家寻找一种叫"三叶虫"的化石。弄得一行人全部低着头,像是寻宝者。最后,没有一个人发现。还是导游给指点后,大家才发现青石板上有一个鱼刺状的东西,这就是"三叶虫"化石了。朱家峪真是处处有宝藏啊。
这个依山势而建的小山村,用建筑语言体现着对文化的重视,北边的文昌阁,南边的魁星楼,中间的关帝石庙,三点一线像一条文脉纵贯全村。
过礼门就到有"危阁连云"之称的文昌阁。站在文昌阁前,导游又说:"你们猜,为什么文昌阁背对我们,而面向村子?"她自问自答道:"因为村子文运昌盛,我们需要文昌阁带来好运。"从阁下洞里走过来,我们就面对文昌阁了。它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距今已有138年历史,下筑阁洞上建文阁,形象古雅壮观,南北两侧阁洞上面正中处都砌有一块铭文巨石,上撰阴文的"文昌阁"三个大字。此阁乃江南人朱霞设计,传此人精通风鉴,善起文运。在古代,文昌又名文曲星或叫文星,是中国神话中上天主宰功名禄位的星宿,多被读书人或者仕途中人所崇拜。
抬眼望,文昌阁的屋脊是由13块青砖构成的"四龙戏珠"图案。正门左右两侧石柱上有这样一幅楹联:文阁揽胜广聚日月之精华,慧眼识英大开天地之文章。
导游指着地上一个水坑里的水说,这是洗砚池。从前,村里人出门之前都要在这里止步,拜一拜文昌阁,人多了,就踩出一个深坑。更为绝妙的是,天气晴朗的日子,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水里会出现文昌君的倒影。可见古人建筑设计之巧妙。
从文昌阁左边一个陡峭的台阶下去,就是一个三进深的四合院式的建筑,分为北院,中院,南院,这就是朱家峪民俗文化展览馆了。这里的房屋青砖灰瓦,古朴庄重,展出的既有独轮车和过去农民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有织土布的现场表演,还有一个房间模拟了当年私塾的样子,摆了8张课桌,已经褪色的蓝布上,摆着"文房四宝",还有一套过去学生穿的长袍马褂。这个地方过去叫山阴小学,据碑志记载,朱家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由山里五庄庄长组成建校董事会研究通过,呈报县府核准,将胡山东麓圣水泉旁的庙田36亩作为山阴小学的学田,并将大柏树一棵充做小学的基金,建起了山阴小学。
过了山阴小学,双轨古道就合二为一了。路左边是一个高大的石墙,导游指着一些花椒树说,花椒树后面有两个山洞,是朱姓人家到这里后的最早住处。
在一个高大的影壁墙前,我们站下来,看到墙上模模糊糊有毛泽东的油画,因为是两张画重叠,所以有些斑驳,这也是一个村民在40多年画的,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主席衣服上的钮扣还特别清晰,有立体感。
过了影壁墙就进入村子的核心区域。记者团的伙伴们都禁不住赞叹起来,说这里特别古朴,洁净,见不到一丝垃圾,空气也像过滤过似的。路边,不时可以见到石磨、石臼、石缸、古井、拴马石,以及破败的老屋。导游认为七八月游朱家峪最有诗意,那时,清泉石上流,大家赤脚走在石板路上,该是一种怎样的惬意!
村民在路边兜售山里的水果和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几个女记者买了山杏。山里的蝎子在脸盆里乱爬,惊得她们大呼小叫。我们参观了朱氏家祠。导游提醒大家说,这个大门特别像明朝的一顶官帽。走进祠堂,只见大堂里挂着朱氏先祖朱良盛的画像,墙上还写着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院……" 村中人则奉南宋大儒朱熹为远祖,且朱氏一脉也确能恪守朱夫子"耕读传家"的遗训,勤勉力田,浑朴和睦,尊师重教,代代传承。
顺路而下,能看到明进士朱逢寅故居和女子学堂旧址。这朱逢寅自幼聪颖伶俐,勤奋好学,屡试屡第。先中秀才,又中廪生,再中贡生,方圆百里无人不晓。中年后在家开设私塾,桃李满天下。最得意者一任翰林院编修一人奉天总兵,一文一武,名震四方。光绪年间朱逢寅被皇帝钦命为明经进士并任候选训导。
于1932年创办的女子学堂前,有一块不引人注目的石碑,上面写着几个红色大字"女子学堂"。这个位于村子中部的二层楼房,是山东最早的女子学堂之一。一个小小山村,率先提倡女子教育,实属罕见。
一路走来,从文昌阁、山阴小学,到朱氏祠堂、进士故居,再到这女子学堂,一条尊重教育尊重文化的线贯穿了几百年的历史,并把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留给了后人。
因为有了丰厚的文化低蕴做支撑,朱家峪人表现得与众不同。这个村除了曾经出了4个进士外,也重视实用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我们穿过号称"现代立交桥"原型的"康熙双桥"。有人称这里是"现代立交桥"之雏形。据碑志记载:康熙双桥分为东西两座桥,东桥建于康熙九年(1671年),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均为毛石直接垒砌而成。上层供村民行走,下层具有雨季行洪,干季行人的双重功能,设计精巧,独具匠心。此桥建成距今已经三百余年风霜雪雨,依然坚固,不改当年风貌。“双轨古道”和“立交桥”出现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说明这里文化传承中有一种鲜明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当然,还有奋斗不息的传统。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处,大小石桥99座,井泉66处,自然景观100余处。当年要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建设,需要怎样的毅力与信心啊。
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坛桥七折"。此处有一眼古井名为"坛井",坛井口小内阔,井水是由村南文峰山下的泉水潜流而出形成,历经四季,岁月轮回,从未干涸。在坛井的北东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曲折相连纵横交织,与坛井相依为伴,这就是"坛桥七折"名称之由来。相传过去此处绿柳环绕,井边洗衣村姑四时不绝。
再往南就是文峰山了。它像一个巨大的屏风,坐镇村南;山顶有塔,伴随着持续不断的梵乐,不时有钟声破空而来,使人心境平静。村人还将村西的山叫做笔架山,把山都想象成笔架,可见这里的文风之盛。
呼吸着朱家峪清新的山风,我想到了一个命题:我们该如何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山东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提出了口号:文化,创意,财富。这其中文化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财富是目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像朱家峪一样的古村落,这是我们的文化之根,精神之脉,也是我们的财富之源。我们也相信,在这块文化宝地上一定能诞生出闻名全国的文化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