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优势得天独厚
山东省地处太平洋西岸,海洋开发优势得天独厚。山东海洋资源综合指标居全国首位,拥有3121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的1/6,滩涂面积3223平方公里,海岛326个,拥有16处主要港湾、51处可建深水泊位的优良港址,海洋国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是山东国土的"半壁江山"。沿岸海域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400多种,海珍品驰名中外。海岸带和近海海域蕴藏着矿产资源。黄河三角洲及渤海水域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石油开发基地,莱州湾沿岸地下蕴藏的高浓度卤水资源达82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15.8亿立方米,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海洋盐化工基地。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对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加快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于1991年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这一跨世纪工程,动员全省人民从"黄土地"走向"蓝土地",向海洋要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跃。
山东省经济已曾照海洋之光
"海上山东"建设十年来,特别是1998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海上山东"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全省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上山东"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到2000年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060亿元,比1996年增长531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年前的不足2%增长到6%。回顾"海上山东"建设十年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沿海各地各显优势,逐鹿海洋。青岛市立足建设21世纪海洋科技国际大都市,大作海洋科技优势文章,采取举办"海洋节"、国际海洋论坛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青岛及山东省海洋资源、科技和产业的雄厚实力,计划用十年的时间,把青岛建成为海洋科技产业城和我国北方的海运中心。烟台市以国家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建设为先导,大力搞好海岛及海岸带开发、管理与保护,抓好以扇贝养殖为重点的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推进和提高海洋与渔业经济水平。威海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海洋经济现代化"战略,依托海洋渔业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优势,大力推进海洋水产科技示范园、国家级渔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二)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洋与渔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海上山东"建设十年来,我省海洋产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海洋农牧化建设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实现了稳定增长;临海工业建设在巩固中提高,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开发项目以及国家重点新产品生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海上大通道建设不断强化功能,初步形成了山东半岛大中小相结合、内外贸并举、客货运兼备的港口群体;滨海旅游建设立足高起点、开展大旅游,实现了超常规大幅度增长。海洋产业结构在发展中逐步调整,开始由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产业为主转变,产业比例逐步趋向合理化。
(三)实施依法兴海战略,海洋综合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实施以来,我省努力推进海洋与渔业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海,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以前主要是以海洋各产业为主开展立法工作,以渔业为例,先后颁布了《山东省实施〈渔业法〉办法》《山东省浅海滩涂养殖管理规定》等十几项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基本形成了以《渔业法》为轴心的较为完整的渔业法规体系。1998年省政府颁布了《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规定》和《山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暂行管理办法》,标志着我省海洋立法实现"零"的突破。建立健全了全省、市、县政府直接领导的海洋综合管理机构,明确了各级海洋管理机构的综合管理职能,成立了海洋监察队伍,形成了一个比较符合我省省情的海洋管理体系。渔政、海监、船检、港监、交通、海关、边防等海上执法队伍从各自的职能出发,相互配合,联合统一执法,共同维护海上生产和治安秩序,打击海上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省海洋权益。沿海各地积极推行海域使用证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全省海域使用登记率和审核发证率分别以90%和85%,处于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海洋执法与管理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海洋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省大力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传统海洋产业向现代化海洋产业的转变。深化海洋科技体制改革,推广了日照市等水产研究所的经验,重点进行了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科研成果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了良种产业化步伐,原、良种场建设及良种覆盖率居全国前列。全省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已达11个。推进名特优养殖示范基地,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全省各级名特优养殖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已达110多个。大力开展水产名优新品种的引进和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仅"九五"期间,全省共引进名特优养殖新品种达24个,转化渔业新技术、新成果300多项,54项海洋国家"863"项目,其中海洋生物项目44项在我省落户。目前,全省海洋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五)实施市场带动战略,渔业创汇已在大农业中稳居第一。目前,全省渔业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3家,5亿元以上的40家,带动发展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企业100家。这些充满活力的大型渔业"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狠抓了以海带等大宗产品为重点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目前全省各种海带食品产量达21万多吨,产值达16亿多元,海带加工食品比原料海带增值近4倍。目前全省水产品加工能力达到350万吨,加工产值150亿元。其中,以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和海洋药品为重点的海洋精深加工产值占加工总产值的35%以上。
目前全省有5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欧盟注册。全省水产"三资"企业已达800多家,与1991年相比增加了676家,全省拥有国际鲜销渔船190艘,年运销量可达2.5万吨,创汇7000万美元。2000年全省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114.9万吨,进出口总值15.97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了30多倍和10多倍,渔业创汇占全省大农业创汇的30.6%,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同行业首位。
再展宏图,亟须确立建设"海上山东"新世纪发展战略
新世纪之初,适逢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山东"战略10周年之际,对建设"海上山东"战略进行再定位、再认识、再发动,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工作力度,对于早日实现建设"海上山东"跨世纪目标,促进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重新定位的四个重点是:
(一)发挥我省海洋科技力量潜在优势,带动海洋与渔业经济向高新技术领域腾飞。海洋科技是建设"海上山东"的杠杆。为此,省政府应当有专门机构和优惠政策,组织协调中央驻鲁和我省海洋科研力量,实现由各自为战向发挥整体优势的战略性转变。下大力推进体制人、管理创新,切实改变我省海洋科研与生产实践"两张皮"的现状,激发驻鲁雄厚海洋科教力量的巨大潜力,加快科研创新,提高海洋与渔业经济的科技贡献率;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建设"海上山东"半壁江山奠定物质基础。我们应当学习广东经验,投巨资用于补助渔港和避风港建设,切实改变我省渔港建设滞后的状况,恢复到70年代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水平。远洋渔业是国际间争夺海洋共享资源,展示国力的重要舞台。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远洋渔业。省里很有必要设立远洋渔业发展基金,有偿使用,滚动增值,主要用于北太、南太、西非和阿根廷四大远洋业基地建设和资源调查等工作。省财政还应拿出贷款贴息,扶持远洋渔船的建造、改造、引进及重点远洋渔业项目开发。
(三)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八大保障体系,为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向强省跨越保驾护航。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减灾防灾、综合管理、质理标准、良种开、科技服务、市场流通、金融保障八大体系,尽快实现全省海洋与渔业经济从群龙闹海向规范管理、从优势向科技优势、从质的扩展向系列品牌、从重视生产向拓展流通的四个跨越。
(四)抓紧抓实浅海滩涂和荒碱涝洼地开发,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拓展新的空间。黄淮海平原开发基金,应当主要用于支持浅海滩涂和沿黄特别是黄河三角洲荒碱涝洼地开发,发挥渔业产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进沿海特别是沿黄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大发展。"十五"期间,可以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鼓励开发荒碱涝洼地20万亩,形成高标准上粮下渔、上菜下渔、上果下渔、上牧下渔生态开发园,逐步建成沿黄经济开发带,以完成这些地区从欠发达到发达的战略性转变。
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把握时代潮流,认真学习兄弟省先进经验,对建设"海上山东"战略进行再定位、再认识、再发动,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海上山东"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