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山东省交通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山东交通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建国50年来, 我省交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瓶颈”制约基本缓解
公路建设成就卓著。建国初期,山东省公路基础十分薄弱,通车时程仅3152公里, 且绝大部分是由大车道改建的土路,晴雨通车里程只有65公里,缺桥少涵,坎坷难行。新中国立后,全省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公路整修,迅速恢复了战争中被破坏的公路和桥梁;到改革开放前20多年时间,山东省主要进行公路的普及工作;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省公路建设进入了普及与提高并重、以提高为主的发展阶段;90年代初,山东省实行了以高速公路为主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战略转移。经过不懈的努力,山东省公路发展不断登上新的台阶,整体水平显著提高。50年来,山东省公路通车里程以年均1200多公里的速度递增,特别是1992年以来,每年都以3000公里的速度增长。到199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64145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41公里,是建国初期的20倍。高速公路、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居全国第一位。1993年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短短6年时间,建成了济青、济德、济聊、潍莱、化临、博莱等15条高速公路和济南黄河第二公路大桥、东明黄河公路大桥、青岛女姑山跨海公路大桥等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路桥项目,使高速公路在全国率先突破千公里大关,达到1298公里。目前,省会到各市地驻地、主要旅游城市和重要物资集散地全部由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全省17个市地已有15个建有高速公路,139个县市区驻地之间,全部由等级沥青公路连接,所有乡镇实现了晴雨通车,92%的行政村都有公路通达,基本形成了以省会济南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干支相连、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山东省公路发展的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体现山东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港航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旧中国山东航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航道堵塞,港口简陋,装卸手段十分落后,基本靠肩扛人抬。全省只有8处沿海港口,内河通航里程仅有793公里。建国后10余年间,对内河航道进行了重点清障疏浚,极大地改善了通航条件。同时,对沿海港口进行了初步整修。70年代以来,山东省持续对沿海港口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建扩建,新建日照港等一批港口,建成了一批深水泊位。港口设施逐步配套,综合功能和集疏能力显著增强。到1998年底,沿海港口发展到26处,泊位24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9个,最大靠泊能力20万吨级。吞吐能力达1.3亿吨,居全国第三位。青岛港进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日照港成为国内第二大现代化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成为江北最大的液化品集疏港。目前山东省基本形成了以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口为主枢纽港,龙口、威海、岚山为区域性重要港口,蓬莱、东营、长岛等中小港口为补充,多层次共同发展的港口格局。全省对外开放港口19处,其中一类开放港口14处,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通航。内河航道建设得到加强,京杭运河山东段先后进行了三次整治和续建。1998年,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511公里,其中三级航道170公里。内河港口13处,泊位149个,最大靠泊能力300吨级。
运输场站设施发展迅速。50年来,山东省逐步有计划地新建了一批汽车客运站点,改变了建国初期靠租用民房、借用庙宇、祠堂停靠汽车的落后状况。尤其“七五”以来,又对县级以上汽车站全面进行了改造,完善了运输场站的服务功能。客运站点由建国初的65个,发展到现在的15000多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6个,二级客运站97个。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旅客发送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中华第一站”。道路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46个。较大的货运交易市场42处,配载网点1300多个。一个以济南、青岛、烟台为主枢纽,潍坊、德州、济宁、聊城、临沂为集疏运中心,县乡运输场站为基础,覆盖全省,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的运输场站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
二、运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建国初期,山东省只有千余台从国民党政府接收的老旧车,公路运输主要靠人畜力车来承担;内河船舶多为木帆船,机动船只有47艘,净载重吨位不足5000吨;交通工业主要以整修接收的老旧车船为主,厂房设施十分简陋。经过5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车船运力迅猛增加,运输生产空前繁荣,运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乘车难、运货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出行不仅走得了,而且走得及时、方便、舒适,货物运输正在向厢式化、快捷化方向发展。
到1998年底,全省民用机动车达566万辆,其个民用汽车90余万辆,营运汽车33万辆,营运船舶1.2万艘、187万净载重吨。高级、重载、专用运输工具发展较快,高、中、普比例趋向合理,重、中、轻配置更加完善,中高级客车达3000余辆,其中高级客车300余辆,大吨位、集装箱及厢式货车发展到10000余辆。船舶逐步向大吨位、多功能、专业化方向发展,远洋和集装箱船舶比重不断提高。1998年,全省公路、水路完成营业性客货运量4.73亿人、6.65亿吨,比1949年增长553倍和396倍,客货周转量达到251亿人公里、52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10倍和788倍。全省港口吞吐量达1.3亿吨,比1949年增长148倍。我省由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分别占社会总运量的90%和80%以上。大件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单件运输重量达920吨,运距达108公里,创全国公路大件运输之最。
运输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公路客运班线达7455条,零担班线达319条,省际运输不断延伸,覆盖周边50多个中心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城乡运输向公共化、网络化发展,专业运输企业已达78家,充分发挥了骨干和主导作用。高速客运、快速货运发展迅速,省会与市地中心城市之间基本实现了高速客运。山东全直通高速客运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快速货运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省运输产业已经步入网络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轨道。海上近远洋运输从无到有,先后开通了至日本、香港、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和散杂货运输航线50条。渤海湾滚装运输蓬勃发展,先后开通省际、国际间滚装航线16条,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1998年组建了山东航运集团,加快了港航一体化进程,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交通工业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产品的质量档次、工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形成客车、挂车、工程机械、汽车配件、水泥、电子产品、船舶修造等20多个系列、100多种产品的生产营销体系。1998年交通工业总产值达12.8亿元,销售收入5.2亿元,实现利税2416万元。
三、行业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建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管理新机制
建国50年,山东省交通管理由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逐步向运用市场机制调控转变。建立和完善了交通四级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了路政、运政、航政、交通稽查和水上交通安全为主要职能的交通行业管理体系。交通管理的重点放在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监督检查上,管理方式实现了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由抓直属为主向抓全行业管理为主转变,由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转变。实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加强了交通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了《公路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省人大颁布实施了《山东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山东省公路规费征收管理条例》,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山东省旅游船舶安全管理办法>>《济青高速公路管理办法》等十多个行政规章。加大了运输和建设市场管理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严厉打击倒客、宰客和工程非法转包、分包等行为,促进了交通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格局的形成。
四、科技教育成效显著,为交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智力支持
建国初期,山东省交通技术落后,没有专门的科研设计机构和交通专业学校,人才匮乏。经过50年的发展,科研机构从无到有,科技力量由弱到强,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到目前,交通科研院所己达20处,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为甲级设计单位。围绕交通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面向交通生产建设主战场,把交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加强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计划的实施,仅90年代以来,就完成和实施国家、省部以及厅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其中100余项填补国内空白和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计算机技术、乳化沥青技术、混凝土路面铺筑技术、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处理等现代新型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1%,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立足加快专门人才培养,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办学方向。全省交通各类学校发展到54所,28个专业,在校生达到1.8万人,初步形成了专业学科齐全,层次结构较为合理,基本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的交通教育体系。仅“九五”以来,就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万人,培训各类干部职工30万人。目前,全系统拥有各类专门人才6.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6%。同时涌现了一大批出色的专业科技人才,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专业拔尖人才3人,向山东省科技人才专家库等推荐技术、咨询专家150多人,有1人荣获国家级设计大师称号。科教发展已成为山东交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向现代化迈进的巨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