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中国山东 -> 省情概况. -> 自然地理 

 

“五十年发展看山东”——建设篇

2003-08-19 10:30:44 大众网

 

  ——基本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果丰硕,大大增强了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 

50年前的山东,城乡面貌衰败不堪,工业、交通、邮电等行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建国后,党和政府带领山东人民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建设速度不断加快。50年来,全省累计完成基本投资3578.22亿元,平均每年完成71.6亿元;累计建成10.86万个项目,平均每年有2200个项目建设投产。经过50年的基本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山东省已建立起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体系、交通运输体系和邮电通信体系,其中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水平局全国前列。工业建设方面,50年中全国新增的生产能力主要有:原煤开采6721万吨、原油开采8399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822万千瓦、钢材394万吨、水泥3406.5万吨、化肥764.7万吨。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通车里程2719公里和6万多公里,是建国初期的2.9倍和19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目前达到1300公里,是全国第一个过千公里的省份;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达13135万吨,拥有民用航空航线245条。邮电通信方面,全省已实现了省到市地县长途传输字化、县以上城市电话程控化,形成了现代化通讯网络。 

——城市规化、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良好条件。

1949年,全国只有4个城市,而且人口很少,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仅有6处水厂、360公里城市道路、37辆公共汽车,城市建筑绝大多数是低矮破旧的平房,城市环境普遍脏、乱、差。建国后,党和政府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大规模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全省已有48个设市城市,城市数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二位,其中有济南、青岛、淄博、3个特大城市,烟台、潍坊、枣庄3个大城市,12个中等城市和30个小城市,另有61个县城,城市化水平达到35%。城市燃气从无到有,迅速发展,1969年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1973年开始建设煤气设施,到1998年底全省有18个城市建成管道煤气,全省设市城市用气总人口达1127.88万人,气化率达83.8%。城市供热1983年开始起步,主要采取热电联产形式,目前45个城市有集中供热设施,供热面积9197.65平方米,热化率为18.6%。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市大搞绿化、美化和市容环境整治,城市环保得到加强,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到1998年底,全省有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309个城市公园,设市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5144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2.5%,许多城市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威海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园林城市”,青岛、威海等9个城市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威海、烟台、莱州、荣城4个城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村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前,山东农村普遍凌乱破旧,土坯房、草房随处可见。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村镇建设开始有领导、有规化、有步骤地科学发展。到1998年底,全省共有县城以下建制镇1266个、乡910个、行政村81394个。1980年—1998年18年间,全省累计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838亿元,村镇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村村通电,自来水普及率达54.1%,村镇道路总长度达35.7万公里,道路硬化率达22.4%。50年来,全省村镇累计建设居民住宅17.08亿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达23.9平方米,目前20.6%的村镇新建住宅为楼房,不少村村庄和部分乡镇还建起了住宅小区,出现了大量的“别墅村”、“楼房村”。九十年代以来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省涌现出济南市仲官镇、平度市同和镇、荣城市石岛镇等一大批新型小城镇,龙口市前宋村、荣成市西霞口村、博山区 山村等一批经济强村也初现小城镇雏形,在政治、经济、文化、教科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迅速崛起,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大为改善。 

建国初期,山东城市住宅90%以上是平房,且以土坯房、棚户房、危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仅4.2平方米。1950—1998年,全省累计完成城市住宅建设投资1512亿元、竣工住宅面积2.45亿平方米。到1998年末,全省城市共拥有住宅建筑面积2.78亿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4.69平方米,居住面积10.19平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住房解困卓越有成效,八十年代以来各城市陆续对旧城住宅区进行成街连成片改造,拆除矮小、阴暗、潮退的棚户危房,建成水电卫生设备齐全的住宅楼群,逐步解决缺房户16.3万户,其中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已全部解困。近年来,安居工程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开始起步,先后有14个城市被列为国家安居工程试点城市,40个县被列为省安居工程试点城市,分别开工建设305万平方米和130平方米,为近6万户 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截止1998年底,全省共建成864个小区,其中478个小区在5万平方米以上,济南佛山苑、青岛四方和福州路3个小区获全国住宅小区建设金牌奖,潍坊早春圆小区获银牌奖。八十年代末以来,山东房地产高速、健康发展,1998年只有几十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年完成投资不到10亿元,到1998已近有130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30亿元;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1988—1998年全省房地产交易成交面积6853万平方米,成交额达437.9亿元,房地产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重。 

——建筑业日益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建国前夕,山东建筑业日益萎缩,各城市从事建筑业的人员不足万人,年施工产值仅1200万元。建国后,山东建筑业逐步恢复和发展,1949—1978年全省建安企业累计完成施工产值96.03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建筑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全省成建的建筑施工企业由1978年的400多个、30万人,发展到1998年的4528个、230多万人。1998年全省有7家企业列入全国建筑施工企业综合实力百强,24家企业列入全国500家最佳效益建筑企业。50年来,山东建筑业为全省建成了4万个工业项目,新建和改扩建各种科研、文化、体育设施3000多个,新建城市住宅2亿多平方米。1998年,全省建筑业施工面积9899万平方米,竣工4483平方米,完成总产值760亿元,增加值404.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在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5.6 %,比重仅次于工业、农业居第三位。建筑业促进和带动了全省建材、冶金、化工、林业、机械、运输等5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仅1998年就直接带动其他产业增加产值1217.8亿元,已成为极具拉动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勘察、设计、施工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前,全省没有一栋10层以上的建筑,目前已有800多栋,最高的青岛中银大厦达54层、200多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功能完善、美观实用的优良工程相继产生。1978年山东建筑工程合格率仅28.3%,累计有38项工程荣获全国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对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加大,八十年代以来全省每年出省施工人数均达10多人,施工工地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年创产值10多亿元,去年出省施工产值高达60.75亿元;从1982年起,山东建筑企业开始承揽海外工程和劳务输出任务,到目前有60多家企业出国施工,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承建项目300余项,1998年完成营业额5.5亿美元。建筑业经济效益也与经营规模保持了同步增长,1998年实现利税45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区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