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8 13:36:00
来源:经济参考报恰逢各大高校毕业生处理物品的高峰期,记者发现,身处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们在处理毕业物品时更具E时代特征。
较之以往的校园摆摊,如今的毕业生更乐于将要卖东西的信息直接挂到网上,有需要的人看到帖子会通过QQ、手机等方式联系交易。而高校周边的市民也成了新一代校园“淘宝族”。
“诺基亚手机给钱就卖!”“穷疯了,30元钱甩卖一个三星MP3原装耳机!”……炎炎夏日,恰逢各大高校毕业生处理物品的高峰期,打开校园网站的BBS留言帖,或是周末傍晚到校园里学生摆摊集中的广场逛上一圈,相信你不会空手而归。
从打包到摆摊甩卖物品经历时代变迁
在桂林市一家外企工作的周先生祖籍湖南,1969年毕业于武汉华中理工大学。虽然已经是近40年前的情景,周先生回忆起来还是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许多同学都是来自贫困农村家庭,家里孩子多、物资紧缺,看到浪费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毕业离校时,我们会把全部东西带走,就连一个茶杯、半块肥皂都舍不得丢掉!”因为那时大多数的家庭都不富裕,每样东西拿回家都还派得上用场,所以根本没有“废品”的概念,也没有收废品的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逐渐好转,日渐宽裕,毕业的时候,学生们通常不会把所有东西都带走。他们会挑选一些用得着的物品带走,剩下的多会送给师弟师妹,或是卖给收废品的人。那时每到毕业时,拉着板车去学校收废品的人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拉上几个来回。
从上世纪末开始,摆地摊、便宜卖掉自己带不走的东西逐渐成为毕业生们青睐的方式。“卖回来的钱可以贴补一下临近毕业突然增长的人情开销。”大学毕业已有两年的卢路告诉记者。事实上,这其中也有不少同学并非为了赚钱,在他们看来,和同窗好友一起摆摊,体验一下“赔本赚吆喝”、“走过路过别错过”的乐趣才是关键。
相比之下,如今的大学生们身处网络时代,他们在处理毕业物品时明显更具E时代特征。一位毕业生就在博客里写道:“和以前的师兄师姐相比,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和从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提高生活效率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都将是这些变化所遵循的原则。”
网络为媒“淘宝”者遍及校园内外
打开四川大学校园网的“蓝色星空”版块,学生跳蚤市场上出售各类物品的帖子数量已达6100多个,而在西南财经大学的“草堂茗香”论坛上,仅学习资料买卖讨论区上的帖子就已接近4000帖。
随着网络的深入人心,各大高校的校园BBS已经成为除了地摊外、学生处理毕业物品的首选。四川大学毕业生蒲晓飞就在校园BBS上顺利卖掉了手机和MP3,加上提前领到手的单位工资,蒲晓飞轻松实现了踏入社会后这两件随身用品的更新换代。
薄晓飞告诉记者:“毕业前,我们都会把东西整理分类一下,像电脑、自行车、相机、手机这类比较值钱的物品,主要是通过网络卖,描述起来很容易,有形象感。不像书、衣服这些东西,很难用语言描述,拍照片又很麻烦,还是摆摊来卖比较方便。”
毕业生们在接受采访时也都纷纷表示,有了网络后,确实方便了很多,主要是信息传递更为便捷高效,把要卖的东西信息直接挂上网,然后该干吗就干吗,不用花时间在摊子前守着,有需要的人看到帖子会通过QQ、手机等方式联系交易。
更让毕业生们感受到网络优越性的是,网络传播的范围要比摆摊大得多。摆个摊,校区那么大,学校里的人都不一定全知道,但挂上网后,很多校外的人也都知道要卖什么,东西出手的机会明显增多。
家住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附近的市民兰琴就是个有心人,兰琴去年就曾在毕业生集中摆摊的时候赶到校园“淘宝”,她买过可以放在桌上的小电脑桌、CD架等物件,“价钱很划算。”兰琴说。今年,她更是常常登录学生们转让物品的网站,因为及时关注信息,兰琴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学生转让的游泳票。
记者注意到,在高校周边,还有不少像兰琴这样在毕业高峰期前来“淘宝”的市民。他们普遍反映,大学生乐于接受时尚事物,手机、MP3、电脑音响等物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较快,有机会淘到新颖可爱的小玩意,特别是一些女生,比较爱护东西,从她们手中淘到的“宝贝”性价比很高。
较之以往,在许多高校的校园网站上都有版主提醒“禁止倒买倒卖”的公告,例如四川大学的学生物品交易网站上就有一则启事:“此平台是方便同学而提供的交易平台,绝不允许倒买倒卖的情况发生,以后不要在此发布大量收购学生棉絮之类的信息,违者直接封禁发言”。这样的提示无疑将净化交易环境,让交易的双方更为安心。
投身公益毕业不忘献爱心
不久前,四川省民政厅把爱心捐赠车开进了多所高校,得知衣物能给贫困地区以及灾区的群众带去温暖,许多毕业生都把衣服清洗整理干净集中打包,一位女生说:“我捐的这些衣服质量都不错,只是有些款式太学生气了,不适合毕业后到工作单位穿,如果卖掉也只是吃几顿烧烤的钱,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据湖北省备灾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来,湖北省武汉市15所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三年来共为灾区群众捐献衣物20万件。这些毕业生不便携带的衣物和大量闲置的学习用品都及时运往了灾区和革命老区。更为有意义的是,备灾中心在高校中募集的300多台电脑已经帮助十堰、恩施等贫困地区的10多所中小学建成了电脑教学室。 本报记者:周俏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