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立足运河文化 让传统文化进校园

2014-07-01 09:11:00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
分享到:

台儿庄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地处鲁苏交界,被称为山东的南大门。近年来,台儿庄区立足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校园文化气息……  依托古城,感受运河文化魅力。

        开篇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神。为激发更多的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枣庄市教育系统陆续开展经典诵读、剪纸、民俗文化研究等各种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用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台儿庄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地处鲁苏交界,被称为山东的南大门。近年来,台儿庄区立足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校园文化气息……
  依托古城,感受运河文化魅力。台儿庄通过在校园开辟古城文化宣传长廊、设置古城文化展室,开发了《英雄台儿庄》、《台儿庄传说》、《台儿庄古城文化》等地方教材,宣传和传承古城文化,让学生在古城的文化里陶冶情操,热爱家乡。别出心裁地开展“走进古城弘扬文化”系列活动,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了古城文化的魅力。根据民间流传的大鼓曲调,改编了新的艺术形式,创作了运河大鼓《满怀豪情唱家乡》,抒发了师生对家乡的挚爱,被推荐参加各级艺术展演。
  经典诵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广泛开展“早诵读、午习字、晚读书”活动,把中华诗文诵读、写字与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精心编选了《中小学生诗词诵读300首》、《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古文观止》等国学经典,开设了国学欣赏课。班级内开辟了读书角,设立读书专柜,每天学生诵诗词、品经典、写汉字,每学期举办一次“经典诵读比赛”、“读书报告会”、“故事大王比赛”、“亲子共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2010年5月,在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标志性建筑泰和楼奠基仪式上,区实验小学百名儿童朗诵的《少年中国说》赢得了海峡两岸嘉宾的高度赞赏,中央电视台为此作了专门报道。
  润物无声,把校园文化孕育在传统文化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台儿庄每个学校都结合实际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以课堂为主阵地,延伸到课堂外。每个学校都设计了富有特色的“校魂”,用“魂”字引领学生的成长,引领学校腾飞;每个班级都有学生自己制作的“班魂”、“班风”。走廊、墙壁、橱窗题写经典名言警句,张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图画。
  精选素材,用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台儿庄剪纸、泥塑、陶艺历史悠久,各学校注重挖掘和传承,让民族瑰宝在校园生根开花。枣庄二中开设了泥塑兴趣小组,泥塑走上了大雅之堂,马兰屯镇连心插花小学把剪纸艺术作为办学特色,被定为枣庄市非遗文化艺术进校园联系点,《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系列剪纸在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展览。张山子镇中小学每学期都举办一次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把有手工特长的“民间艺术家”请进课堂,与学生一同制作各种手工。
  “四德”工程,传递“孝诚仁爱”。结合“四德”工程建设,台儿庄区把“孝德、诚德、仁德、爱德”转化为“教育干部的官德、教师的师德、学生的品德、家庭的美德”,通过建“四德”文化长廊、设置“四德”宣传园地和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四德”之星等,把“孝、诚、仁、爱”的种子洒播到每一个师生和家长的心田。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让爱充满校园”暨“四德”工程实施方案》,把“四德”工程与“治魂树梦想,治乱塑形象,治制激活力,治学提质量”相结合,组织开展“唱‘四德’歌,做‘四德’人”漫画、征文、演讲比赛,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把“四德”教育延伸到社会每一个角落。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陈凤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