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新闻 > 特色套餐 > 浮世绘

阅卷专家评网络用语 给力可以"鸡冻"不行

2011-06-05 16:15:00     作者:    来源: 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网络用语 周宏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网络词语 语文老师 语文教师 高考作文
[提要] 3日上海有媒体报道称“上海高考作文出现网络语言将以错别字处理”、“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热词‘格杀勿论’”,一时间“禁用网语”的说法在网上网下引起热议。经记者调查,相关新闻中提及的当事人、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已正式答复:“禁用网语”的新闻报道存在媒体误解的成分。

  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澄清“作文禁网语”:

  给力行,鸡冻不可以!

  据新华社电 3日上海有媒体报道称“上海高考作文出现网络语言将以错别字处理”、“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热词‘格杀勿论’”,一时间“禁用网语”的说法在网上网下引起热议。

  经记者调查,相关新闻中提及的当事人、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已正式答复:“禁用网语”的新闻报道存在媒体误解的成分。

  阅卷组负责人:

  “禁用网语说”并不准确

  记者与媒体报道中被提及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取得联系。周宏教授的正式答复是:无论是从语言发展规律,还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谈,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词语都不应该“格杀勿论”。

  周宏说,尤其是一些已经广为流传并经过主流媒体使用的词汇,如“给力”等,不应该判为错别字。但一些仅在网民中流传使用的词汇,传播范围有限,许多人包括阅卷老师都不明含义,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比如“酱紫(这样子)”、“稀饭(喜欢)”、“鸡冻(激动)”、“有木有(有没有)”等。

  周宏个人认为,作为考生,谨慎使用网络用语,较为稳妥;而语文老师一定会尊重语言发展规律,区别对待网络用语。

  周宏还进一步解释说,关于上海高考评价的相关标准,决策部门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此前,有媒体报道的说法,仅是他个人以语文教师的身份谈的一些个人看法。

  语言文字专家:

  用网语“当有所选择”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语言文字专家郝铭鉴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网络用语蓬勃发展,若要在高考作文中使用,应当视词汇和语境不同,有所选择,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郝铭鉴说,任何一个语言文字系统都是开放式的,部分网络用语其实已经被吸收进语言体系中。例如,“囧”字的挖掘,是对汉语活学活用的结果,目前不少媒体都在使用;“给力”一词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头条,这都体现了语言创造的全民性。

  郝铭鉴同时指出,但也有些谐音词,如“杯具”“神马”等词汇离开网络语境后,在严肃的语言环境下,会造成混乱,今后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淘汰。因此,他建议,高考考生慎重对待作文词汇,有选择性地运用网络用语。

  专家提醒,对于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我国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各地还曾相继出台过实施办法等,都应遵照执行。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