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发现3600年前商代铜盆 上交获奖3000元

2014-11-11 07:58:00来源:大众网综合 作者:
分享到:

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武靖远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经文物部门鉴定,初步判断,此樽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大约3600年。从侧面端详这只“四不像”,前腿直立、后腿蹬地做弯曲状,一对鸟翼从腹部伸出,看姿势似乎要撒腿狂奔。

  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武靖远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经文物部门鉴定,初步判断,此樽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大约3600年。11月1日,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给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

  意外发现“铜盆”

  10月28日中午,武靖远去外面捡树根,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他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刚开始还以为只是一普通的烂铜,准备捡回家卖破烂,但是走近一看,这东西还挺大的,我就在土堆上插了根棍子使了个记号,然后回家用三轮车把这尊铜器拉回家。”

  老武说,回家后他对这尊铜器进行认真观察,发现这尊铜器上有3个兽头和1只鸟。凭直觉他觉得这应该是一件文物,老武立即找到镇文化站负责人贺军,上报挖到了一个“铜盆”。

  距今大约3600年

  贺站长查看后,认为这的确是个文物,立即电话向县博物馆和镇领导报告。城固县博物馆馆长苟保平立即赶赴现场查看此樽。结合樽的大小、铸造工艺、纹饰等特征,苟馆长初步判断,此樽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大约3600年。

  该樽口径41厘米,残高37厘米(圈足有损坏),重10余公斤。樽体四周铸有饕餮纹,并有3个水兽,更为难得的是兽角上还铸有一只活灵活现的鸟,这项技术在当今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

  获奖3000元

  老武家境并不富裕,但他说:“咱知道文物是国家的,捡到了就应上交国家。”为了表彰这种精神,11月1日,该县给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

  据该县文物工作者初步研究,此樽为商代身份地位极高的人在宴席过程中使用的一件酒器,现代语中的“尊敬”即是由“樽”演变而来。这种青铜在古代称之为吉金,是由铜添加铅、锡等铸造而成,整个过程需要40多道工序,代表着当时最高科技水平。综合

  

    小伙发现古剑上交奖五百:奖励能否大方点

  陕西丹凤县工人小李近日在工地发现一把古剑,交给县后一鉴定,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剑。随后,小李获颁荣誉证书和奖金500元。这本是一件好事,却因500元奖金太寒酸引起舆论质疑。

   专家回应上交战国剑奖励500元质疑:不交或罚5万

  据报道,10月26日凌晨,丹凤县龙桥水泥有限公司员工李磊在作业时发现约3000年前战国青铜古剑,11月2日,该县对主动上交古剑的李磊颁发了荣誉证书和500元奖励。“我平时会看些法制节目,电视上说挖到文物是国家的,所以我就上交了。”李磊告诉。但对于500元的奖励,他觉得“太少了,怎么也应该几千块啊”。考古学家、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对说,无论是地下还是水里发现的出土文物都属于国家,不提倡但也不反对奖励。上海市广庭律师事务所律师蒋鼎元则表示,根据相关法规,不予奖励、奖励多少都是符合法律的。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