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新闻 > 特色套餐 > 焦点坊
本站搜索:

一张县委书记吃盒饭照片咋就成为新闻?

2012-07-01 10:14:00     作者: 陈璇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县委书记 吃盒饭 作风 三公
[提要] ”  无论这张照片是意外走红还是刻意“作秀”,公众的注意力显然也并不仅停留于对祁东县县委书记个人行为的质疑和评判。曾康华认为,遏制公款吃喝之风需要完善制度设计,包括对公务接待资金严格把关,设立公务接待标准等。

湖南省祁东县县委书记吃盒饭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格祺伟摄

  不喜欢应酬,称“吃盒饭只是个人习惯”

  “盒饭书记”:大家对领导干部平实作风有期待

  纸饭盒盛着三菜一汤,书记手捧一盒米饭。近日,湖南省祁东县县委书记吃盒饭的照片在网上很“火”,引起公众热议。“盒饭书记”一时间也成为网络热词。

  县委书记在办公室吃盒饭,这一幕为何会被拍下?照片为何会被传到网上?照片的拍摄者、中国网记者格祺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描述,“我去县政府办事情,县政府和县委在同一楼办公,中午准备离开办公楼的时候,恰好路过县委书记办公室,看到书记正在和工作人员一起吃午饭,走近一看,他们吃的是盒饭”。格祺伟说,书记的做法让他“很感动”,“顺手就拿手机将眼前的场景拍了下来,找到无线网络把照片发到微博上”。

  县委书记吃盒饭?有网友直呼惊喜,拍手称赞,也有人怀疑“这只是一场作秀”。照片里的主人公、祁东县县委书记曾祥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张照片被大家关注,我感到很偶然,也很意外。那天我正在吃饭,然后被那位记者拍下来,我也不知道照片后来还被传到网上去了。”

  曾祥月说,“在办公室吃盒饭只是个人习惯。我并不太喜欢应酬。”不过,他也解释,“必要的应酬也不可避免,比如接待上级领导。下级和一些企业老板请吃饭,我就可以选择不参加。”

  “我吃盒饭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大家这么多的议论呢?我也在思考,可能一方面是大家对领导官员产生思维定式,认为县委书记就应该很风光,就应该大吃大喝。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大家对领导干部平实作风的期待吧。”

  面对记者“祁东县一年公务招待的费用是多少”的提问,曾祥月表示:“我对这些数据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公务接待的费用相比上一年在下降。”

  无论这张照片是意外走红还是刻意“作秀”,公众的注意力显然也并不仅停留于对祁东县县委书记个人行为的质疑和评判。一张县委书记吃盒饭的照片咋就成为新闻?有媒体评论“这件事情引发关注和讨论,让人觉得很难过”。

  “县委书记吃盒饭,老百姓见得少,所以会觉得很新奇。这跟长期以来一些人对领导干部用公款吃喝的印象不一样。”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学系主任、财税研究所所长曾康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社会上哪方面的浪费比较严重”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首选的是“公款吃喝”。在大家普遍不满公款吃喝的社会情绪下,县委书记吃盒饭也就成为“别样的风景”。

  为何过度的公款吃喝难以遏制?近几年,“公款吃喝”也屡次在全国两会被提起和讨论。

  “客人来了,不请人家吃一顿饭,就会觉得过意不去。这种吃喝接待文化在官场上很盛行,无论是在同级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都会有这种风气。”曾康华说。

  在曾康华看来,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盛行的“公务接待”不只是出于“人情”,还存在利益。“上级单位的领导下来视察或者检查工作,下级单位必然想接待好,‘接待也是生产力’,因为上级领导掌握着人事权、财政权和项目审批权。同时,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公款吃喝已经成为很多公务员的‘福利’。”

  一些专家认为,通常不会被追究责任,是公款吃喝之风难以被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曾康华说,“贪污受贿会入罪,但是一般的公款吃喝最多只是违规,很少得到处理,就成了不吃白不吃的事情。”

  今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在《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的提案中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把“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决定官员仕途。

  曾康华认为,遏制公款吃喝之风需要完善制度设计,包括对公务接待资金严格把关,设立公务接待标准等。他还呼吁,“中央机关应该在公务接待方面作出表率”。(记者 陈璇)

杨凯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