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闻
山东
焦点
评论
论坛
全运
官网
全运
频道
视频
图片
女性
娱乐
体育
博客
教育
家居
房产
汽车
美食
旅游
农业
书画
手机报
数字报
分站
烟台
枣庄
聊城
潍坊
滨州
菏泽
临沂
便民
个税
万年历
违章
 
莫让教师节变成“送礼节”
·超七成家长教师节送礼
·日本今确定“购岛”方针
·市民称多吐钱客服5分...
·航拍彝良地震核心重灾区
·彝良地震后中学师生疏散
·彝良地震已致80人遇难
 
 
莫让教师节变成“送礼节” 2012-09-10 10:59:57

  “开学经济”尚未退潮,“教师节经济”已升温。据知名礼品网站统计显示,节前一周已成为交易的热点,教师节期间交易额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师生缘青花瓷、师生情白玉文房四宝……一件件设计精美、“主题突出”的礼品,让人眼花缭乱。鲜花、工艺品、月饼“老三样”已不再新鲜,电子产品、餐饮、旅游……甚至汽车和房产也挤上了“教师节经济”的班车。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节的设立,是倡导一种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教师节快到了,送上一束鲜花、一声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敬之情,乃人之常情。然而,不知从何是起,教师节开始与经济挂钩,逐渐演变成了“送礼节”。“情意重”已无法再用“礼轻”来诠释,“教师节蛋糕”成为许多商家的又一黄金机遇期。

  在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地位日益突显、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作为连接教育与成功的交点的教师被推上风口浪尖。家长的望子成龙(凤)心态和学生的 “讨好”心理,以礼物的形式在教师节这个特殊日子里被寄予了无限期望。

  怕自己孩子受委屈,想找好老师、分好班级、好位置……享受 “特殊照顾”,仿佛给老师送了礼心里才有“踏实感”。在他们眼中,送了礼物,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度就会多一些,离成功就会近一些。

  教师节送礼已是家长和教师都“身不由己”的事。家长是送与不送都困惑。不送吧,怕孩子不受重视。送吧,礼物不够贵重拿不出手,既怕孩子没面子,又怕老师看轻学生。可送礼物太贵重,对普通家庭又实在是个负担。老师收与不收皆尴尬。收吧,要遭受诽议。不收吧,反倒被认为不关照人家的孩子,让家长难堪。

  在送与不送、收与不收的背后,是家长对学校、老师、教育的信任危机和对师生关系整体的理解偏差,是当今社会“考试主义”、“金钱主义”的错误导向。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被不公平对待,于是认为只有送礼才可靠。

  教师节送礼也是一种交易,是一个社会现象的缩影,折射出当前一些不良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人情社会的中国,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送礼、交易、关系成了一种“潜规则”,并蔓延到包括教师在内的许多职业与行业,加之社会监管和公共监督的缺位,使教育的不良风气有生存的空间和腐败滋生的土壤,社会舆论的不当引导和家长的教育焦虑,加剧了教育的功利性。

  当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遭遇“潜规则”,送礼不仅亵渎了教师的职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更危害孩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个孩子,从小在这种交换和潜规则中生活,知道凡事都有潜规则、都可通过潜规则来获取捷径,那么这长大以后呢,很难让人想象。

  把教师节功利化,当成师生关系的利益“黏合剂”,是对教师这一神圣称谓的亵渎和教师节的不敬。教师节送礼的淳朴情感一旦成为变了味的交易,成为社会和家长的“不能承受之重”,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自然也就会消失殆尽,过早地被世俗所污染的孩子或将成为潜规则的牺牲品。

  教师节彰显的传统美德和风尚引领,是教师的期望,也是感恩教育开花结果的一部分。在教师节之际,用一枚自制的贺卡、一句感恩的话语、一条短信,向老师道一声“辛苦了!”,让教师节回归到学生的节日、家长的节日乃至全社会的节日,才值得永远铭记和全社会尊重。

  重建爱与信任社会,回归节日本身,不要让尊师的美德在教师节迷失。我们期待教师节的回归,莫让教师节变成“教师劫”!

  稿源:荆楚网



 
微信摇富二代8天就...
大学生开网店卖"生...
考研学子占座出"奇招"
老翁头发长四米重四斤
教授80亿身家嫌花钱烦
村官受贿饭桌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