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乡村文明行动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14-10-21 06:46:00来源:大众网 作者:翟岩
分享到:

如今,在临邑县城乡,文明已经渐渐变成了村民的日常行为准则,而这些变化只是德州市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一个缩影。如今,德州市城乡正演绎着一场美丽嬗变,一幅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在城镇乡村舒展开来。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三里庄的村民们在村中广场上跳广场舞

  邢侗街道办凯旋社区村民在活动室内健身

  陵县马厂街社区东方艺术团在广场上排练节目

  临邑县凯旋社区村民在乡村书屋阅览图书

  大众网德州10月20日讯(记者 翟岩)休闲广场上,孩子们嬉戏玩耍,老年人载歌载舞;文化墙前,父母牵着孩子的手,讲解道德礼仪……金秋时节,漫步于德州市的乡村田野之中,一幅“文明乡村”的水墨画卷正从容运笔。

  文化墙传播新风尚

  这两天,家住临邑县邢侗街道办事处卞庙村的村民高长勇吃过晚饭,都会在村里转两圈,墙上一幅幅尊老爱幼、倡导善行的宣传画让他看着赏心悦目,“这些墙上以前都写满了广告,这么一‘打扮’,整个村子美得有文 化!”高长勇骄傲地说。

  “以前跟邻居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吵,现在别说吵架了,要是邻居有困难不帮一把,村民们都笑话你不文明。”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在临邑县临盘街道办孟寨村,村民张秀芬正帮邻居晾晒刚收割的玉米。

  一幅幅精心设计的乡村文明宣传画,靓丽的色彩、优美的文字,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将道德文化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让一面面旧墙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道德讲堂”。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接受道德教育、 感受文明熏陶,极大地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引领了农村新风尚。

  道德榜样弘扬“正能量”

  最近,在临邑县2014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中,宿安乡耿楼村许书美孝老爱亲的事迹被人们广为称颂。儿媳妇成了县里的“名人”,许书美的婆婆张志花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年多亏书美这孩子了,”张志花说,“她叔爷爷年纪大了无儿无女,应该由我来照顾,可我这身子不争气,就把这担子转给了书美。这孩子从没觉得委屈,拿叔爷爷当亲爷爷伺候着。”其实,早在去年,许书美就 通过全体村民票选,登上了耿楼村的“四德榜”,由于事迹突出,又被推荐为县道德模范候选人。

  临邑县委书记景文新表示,“道德建设是一个地方发展和群众幸福的基础。只要不断营造形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氛围和气场,就一定能够激发出正面响应”。

  如今,在临邑县城乡,文明已经渐渐变成了村民的日常行为准则,而这些变化只是德州市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一个缩影。为夯实乡村文明的道德基础,近年来,德州市大力实施“四德工程”,并在落细、落小、落实 上下功夫。让善行义举上榜,为普通百姓立传。全市共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8126个,上榜率达50%以上;同时还大力开展“德州好榜样”选树活动,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梯次推选机制。每月推选各类德州好榜样4万多 人。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人之星、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使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融入到千家万户。今年以来,全市已产生德州好人40多万人,其中“德州好人之星”42人。“山东好人之星”6人。崇尚好人、学习好人 、争当好人蔚然成风。

  红白事刹起“吃喝风”

  每人3个馒头、每桌八菜一汤,不发烟、限喝酒,这是不久前,临邑县德平镇林寨社区村民林世江家中的一场婚宴。虽说是婚宴,却与家常饭没什么两样,而这,只是临邑县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

  恒源街道办事处大卢村有824口人,过去,村民都认为,丧事办的越大,就表示对老人越孝顺。每逢哪家红白事,流水席能从早晨吃到晚上,光酒席钱就得一两万元。

  村民都觉得负担重,但面子上过不去,都不愿第一个简化。“几年前,村里的困难户卢传志去世,连出丧的钱都没有,村里全给他管了起来。”村支书杨士来说,“大丧三天,花了村集体1万多元”。那次以后,村里成立 了红白理事会,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把吃喝宴请取消了,不管哪家有白事,都只出一天丧。

  乡村文明行动开展后,临邑县下发通知,倡议节俭办红白事,党员干部带头执行,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守住农民血汗钱,规定不管谁家的红白事和老人过寿一律按照“村规民约”操办。大卢村也借机修订了“村规民约 ”:约定“白事吃饭不摆席,一律一碗端”、“不准请乐队”、“不准烧门幡”等,彻底刹住了吃喝风。截至目前,该县843个村全部建立或修订了“村规民约”,全县农村每年3000多场丧事、5000多场婚事,每年节省资金 1.2亿元。去年,该县有两个村成为 “全省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

  文明新风在农民心中种下了,但农村长期沿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不文明风俗改变起来却更难。近年来,德州市从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入手,大力倡导节约办红白喜事,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制定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的操办做出硬性规定,要求村民自觉遵守,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收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村中广场载歌载舞与文明偕行

  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要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为支撑。陵县马厂街社区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填平了村边废弃的臭坑塘,将其修建成为村民们的休闲娱乐的文化小广场,还在广场上安装了路灯,购买了音响、锣鼓器乐等。 闲暇时,村民除了前来锻炼身体,每天傍晚时分,一些村民们还会聚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如今,每到晚上,村里的打麻将的人几乎没有了,都跳起了广场舞。时间久了,一些村民还自发组成了艺术团,自编自唱排练节 目,生活是那样的惬意自然。

  “自从参加了艺术团,我天天出来活动,不仅精神状态好了,身上也比之前更健康了,原来走路都不利索,现在一蹦老高。”今年65岁的闫玉芬高兴地说,正是参加了这日益丰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她感觉找回了自己青春 。

  “以前农闲时分,村里的人聚一起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将,家庭邻里之间矛盾非常多,现在大家聚一起唱歌跳舞,陶冶情操,家庭矛盾自然也就少了。”马厂街社区“东方艺术团”团长冯双兰说,自从乡村文明行动开展 以来,村子里寻衅滋事、赌博酗酒的少了,团结邻里、讲文明的人和事却不断增多,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期盼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为此,德州市在推进乡村文明进程中,顺应群众意愿,大力实施文体小广场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已建成文体小广场3056个,以此同时因 势利导,积极培育广场舞骨干,累计培训广场舞骨干2000名,扶持广场舞团体1000个,以文体小广场为场所,广场舞已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大力实施“十千百”工程,全市组建了136支辅导员队伍,建立 了1204个文艺团体,培训了8582名文艺骨干。

  同时,德州市还大力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着眼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生活品质,围绕“家居美化净化、家庭伦理道德、亲子教育、文化娱乐、身心健康”五个方面内容,全市启动了万名骨干培训计划,截止目前 已举办各级培训班200多期,培训骨干9000多人,对全市40%以上的农村妇女进行了培训,实现了农民思想观念大转变、文明行为习惯大改善、农村文明大提升。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社会满意度。德州市在今年8月份组织的全市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11个县市区群众满意度综合分值达80.133分,比省对德州市的半年调查高出2.623分。其 中文化生活一项,群众满意度为83.103%,与去年相比,感觉“满意”的比率上升2.38个百分点,感觉“不满意”的比率下降3.6个百分点,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标志。

  文明风来满眼春。如今,德州市城乡正演绎着一场美丽嬗变,一幅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在城镇乡村舒展开来。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