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珊:钢城开通文化品牌阵地汶水书院

2014-12-20 10:30:00来源:大众网 作者:
分享到:

大众网莱芜9月17日讯 据莱芜日报报道,钢城区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钢城区以创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区)为抓手,致力打造爱为魂、水为韵、山为骨、文为心的“山水之中、爱心钢城”城市新名片,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大众网莱芜9月17日讯 据莱芜日报报道,钢城区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钢城区以创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区)为抓手,致力打造爱为魂、水为韵、山为骨、文为心的“山水之中、爱心钢城”城市新名片,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首批“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和“山东省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二级馆”……所有这些荣誉,都是钢城区近几年获得的。而不久前,钢城区又被省政府命名为“社会文化先进县”,成为我市首批获此殊荣的县区之一。

  一个小城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成绩?记者来到钢城区一探究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就是惠民,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钢城区委书记胡文朴告诉记者,近年来,钢城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常态化、多样化和均等化的发展。

  今年5月份,钢城区成立汶水书院,为以德爱为主题的城市建设又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提升了钢城的城市品位。钢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官珊告诉记者,汶水书院作为钢城区又一文化品牌阵地,通过免费开展贴近群众、形式活泼的精品报告、知识讲座等,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把“爱心”内核融入城市建设中,打造高品位的爱心城市。钢城区相继建成了突出“诚爱”双龙山公园,“仁爱”爱山公园,“慈爱”双凤山公园,“善爱”大汶河公园等爱心主题公园。依托莱芜战役指挥所、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红色文化,让群众受到了教育。大力开展破墙透绿工程,建成“仁园、义园、礼园、智园、馨园、信园、乐园”七个绿化节点,让爱心在钢城的大街小巷绽放。

  “阵地设施建设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繁荣文化事业的基础。那么就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钢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钊说,钢城区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实现了区有宣传文化中心,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逐步建立完善了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全覆盖。

  说起文化设施的建设,这要追溯到2008年,那时钢城区就已经建成了区宣传文化中心,内设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各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区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到了国家二级馆以上的标准,已成为全区群众开展图书借阅、教育培训等多种活动的重要场所。”钢城区副区长李秀芳告诉记者。

  同年,钢城区在全区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五个镇(街道)全部建起了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集图书阅览、艺术培训、信息共享、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为全省首批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县(市、区)之一。

  区、镇的文化设施已配备齐全,作为最基层的村级文化更不能忽略。

  村级文化大院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根据地,为加快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步伐,在2009年、2010年钢城区组织实施农村文化“十百千”“双百”工程建设的基础上,2011年至2013年,钢城区在全区组织实施了农村文化建设“2010”(建设20个文化中心村、重点发展10家文化艺术团体)、“5221”(建设5个镇街道文化功能服务区、打造20个公共文化服务圈、送200场戏曲下乡、扶持发展10个庄户剧团),2014年,着力实施了以服务群众为目标的“六个一”农村文化建设,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一名文化活动指导员、一个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一处文化活动广场、一支文化活动队伍、每月有一场电影、每年有一场文艺演出。

  按照区、镇、村三级财政共同负担的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全覆盖,打造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更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陶云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