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老人收废品8年攒下8000元 到银行存款却稀里糊涂买了保险
![](./W020100313472237102450.jpg)
老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存折上的钱竟买了保险。李萌博 摄
一位在省城靠收废品为生的老人 ,辛辛苦苦积攒下了8000元钱,想去银行存成定期存款,结果在银行营业厅里被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误导,错买成了保险 。不料急着用钱想取款时,保险公司非让老人交700元管理费不可。12日,在记者的调解下,保险公司承诺全额退还老人8000元钱。
穿黑色工装的年轻人说:“我给您推荐个保障储蓄吧” 今年62岁的边加庆老人,8年前从老家齐河来到济南,一直在文化东路附近和老伴收废品为生。边加庆平时节衣缩食,积攒下点钱就随时存到银行存折上,到去年11月,老人看到自己的活期银行存折上已经存了8000元了,于是就想把这些钱存到一起,存成定期的,这样利息能高一些。
据老人回忆:2009年11月26日,边加庆来到文化东路东段的一家银行网点想办理8000元的定期存款业务,一进银行大厅,立刻有一个穿黑色工装的年轻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大爷,你是来存款的吧?”“是啊。”边大爷打量了对方一眼,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应该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就放松了警惕。
“您是存定期呢,还是存活期?存定期利息高,存活期利息少。”年轻人继续问老人。“对,我就想存定期。”老人回答。“那么,这样吧,我推荐你存个定期的保障储蓄,存个三年的,利息很高。”年轻人说着就拿出了一张表格,让老人填写。
边大爷不识字,一听说要让他填单子就皱起了眉头,于是跟对方说:“小伙子,你帮我填吧。”那个年轻人就帮边大爷填写了表格,并让边大爷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到银行柜台上忙活了半天,弄完之后给边大爷一张单据,说拿着这张单据就行了。边大爷看了一眼单据,虽然没看明白,但深信这就是8000元钱的存款单。
取钱时才知道拿的是张保险单如果“退保”要收700元管理费 今年3月10日,边加庆在齐河老家的儿子打来电话称,现在急需用钱,边大爷就想把那8000元钱从银行取出来,于是拿着那张单据去了银行。但银行工作人员看了一眼那张单据说:“这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单据,不是银行存款单据。”边大爷一听就傻眼了,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怎么会在银行里买了保险?
“你们银行的工作人员怎么向我卖保险啊?”边大爷气愤地指责银行柜台人员,但银行柜台人员却说:“给你办理这种保单的人,不是我们银行的工作人员,而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
经银行柜台人员解释,边大爷终于明白了,原来他手里拿着的那张单据是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保险单,上面清楚地写着,边大爷购买的是一款分红险,保险费为 8000元,并且是一次交清,而保期居然从 2009年11月27日至2019年的11月26日,长达10年!
让边大爷感到万幸的是,在那家银行里他又遇到了给他办保险的那个年轻人,这次对方也承认自己是保险公司的。年轻人一听边大爷想要回8000元钱,便说:“这属于退保,需要到公司去办手续。”
边大爷也不明白什么叫“退保”,心里就急着想把8000元钱赶紧要回来,3月11日他直接去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看了边大爷的保单说,这已经是签了合同的了,现在要回钱就是提前退保,根据合同规定,要交700元的管理费。
“700元钱,我收废品收一年也不一定能攒这么多钱。”边大爷一听这话就急了,连连恳求对方赶紧把8000元钱如数退还给他。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经过商量,又跟边大爷说:“我们可以不收这700元的管理费,但这700元也不能现在给你,要等一年之后再来取这700元钱。”
8000元的血汗钱,一下子缩水成了7300元,剩余的700元还要等一年以后才能拿到,这让边大爷实在无法接受:“我儿子现在就急缺这8000元钱,你们怎么能只给我7300元呢。再说了,等一年以后,你们要是不承认了,我那700元不就要不回来了?”
保险公司承认工作失误 承诺为老人退还8000元 12日上午,记者陪同边大爷再次来到银行营业厅,找到当初给他办业务的保险公司的那名工作人员。记者问他,当初向边大爷推荐保险时,是否知道边大爷是想存款而不是想办保险。该人员对记者的答复是:“我当时给了他保险业务宣传资料,并且跟他说,向他推荐一款保障性储蓄,而我们这款保险产品也确实是一款保障性储蓄。”
“保险也是一种储蓄,而且单子上内容写得很清楚,对投保人的权利义务规定得很明确,边大爷也是看过之后才在保单上签字的。”该工作人员说到这里时,在一旁的边大爷早就气得不行了,指着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喊道:“当时我跟你说了,我想存个三年的定期,我不识字,让你帮我填个表,你怎么能给我填个保险的单子,还让我签字?”
12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该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已经了解到了边大爷的情况,为边大爷推销保险产品的工作人员确实存在工作失误,在边大爷还没弄清楚什么是保险产品的情况下,就给老人办了保险。根据边大爷的实际情况,虽然双方已经签了合同,但公司决定,为边大爷退还8000元的全部保额。
省消协点评:
办金融业务千万看清服务种类 省消协有关专家介绍说,诸如此类的存款变成买保险的消费投诉2009年在全省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在于一些保险公司为了招揽顾客,与银行联合,把保险理财产品通过银行搭车销售、捆绑销售,不少消费者在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时,被放置在银行窗口的保险广告误导或是被储蓄员以及保险业务员诱导,误把保险当储蓄。个别大意的消费者直到办理完手续时才发现自己买的是保险。
而且保险理财合同包含了复杂的格式条款,普通消费者面对天书一般的条款根本无法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待发现问题时也错过了犹豫期,从而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对此,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增强识别意识,去银行办理业务时看清楚金融服务种类,避免发生纠纷陷入维权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