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首页内容 -> 大众访谈 

 

万山红:以“动情点”抓观众
本报记者 宋庆祥
来源: 大众网-大众日报   2004-11-04


  歌唱家万山红前不久到聊城演出时,再一次唱起曾经响彻祖国大地的《公仆赞》,台上台下再一次出现泪水流、热血涌的动人场面——

  万山红,祖籍山东。1959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自幼跟
随母亲学习声乐,1978年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曾在大型歌剧《白毛
女》、《小二黑结婚》、《江姐》、《原野》等剧目中担任女主角。
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曾获“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中
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
特殊津贴获得者。

  优秀作品不受时空限制

  记者:7年前,你随文化部、铁道部主办的“京九文化列车艺术
团”到聊城慰问演出,饱含深情地高歌一曲《公仆赞》。当时,你从
台上走到台下,拥抱着孔繁森的妻子王庆芝,边唱边流泪,全场万名
观众无不动容。今年11月29日,是孔繁森因公殉职10周年,在这个值
得纪念的日子的前夕,你来到楷模的故乡聊城,再次唱起这首歌,观
众仍然泪水流、热血涌。这首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感染力?
  万山红:真正的优秀作品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像《江姐》《洪湖
赤卫队》《白毛女》等作品,过去多少年了,仍然鼓舞激励着一代代
人。我唱着这首歌,走遍大江南北,也曾赴海拔4000多米的唐古拉山
拍摄音乐电视《公仆赞》,每到一地演出,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热
烈欢迎。是欢迎我吗?不是!是我唱得好吗?也不尽然!关键是他们
就喜欢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样的人,时代需要这样的典型,时代
呼唤这样的精神。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样的形象
塑造好,把楷模的精神送到老百姓的心中去。

  要塑造有人情味的形象

  记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你用歌声塑造了喜儿、韩英、江
姐、孔繁森等一个个老百姓非常喜爱的英雄人物,成功经验是什么?
  万山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滑入革命题材“类型化”的误区,
要塑造一个观众认同的、有血有肉,既有理想又充满人情味的形象。
比如2002年,用交响乐的形式演出歌剧《江姐》时,我就想,曾以革
命的理想主义豪情深深打动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如何在新时期
赢得观众的心?如何让几十年前的英雄在今天的舞台上“活”起来?
因为时代特点不同,以前《江姐》版本中主人公的柔情往往被她的革
命豪情所掩盖,英雄的超凡脱俗压倒了常人的七情六欲,而这次重演
江姐,我要塑造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热爱生命的女英雄。所以,当丈
夫被杀害时,她会流泪;在唱到孩子时,应该有着无限的母爱。表演
上强调质朴自然,力争去掉人物身上“高大全”的痕迹,以“动情点”
抓观众。
  我原来以为只有歌剧的形式才能把人物关系给讲清楚,而且只有
带情节的戏大家才喜欢,没想到用交响乐的形式观众也同样认可,并
给予很大的赞赏。我们在剧院演完,观众都不走,然后又返场加唱了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红梅赞》这两个大段,这在以往的
歌剧演出中都是很少见的。 

  越底层的受众越多

  记者: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流行歌曲似乎比较欢迎,对高
雅的艺术好像越来越陌生,需求呈现多样化。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
  万山红:艺术是金字塔,越底层的受众越多,这不奇怪而且也不
能勉强。但是,过去我们有很多老的歌剧也是很普及的,像《洪湖水
浪打浪》、《红梅赞》等,其实就相当于当年的流行歌曲。现在的年
轻人喜欢流行歌曲是很自然的,等他们年龄大一些,欣赏水平可能也
会慢慢提高。现在进行歌剧创作的人比原来少很多,一些有才华的人
立志搞正统的高雅艺术,我非常敬佩他们。现在有的人放弃了高雅艺
术,投身“快餐艺术”,这种事很难说对错,我只是很惋惜。


 

 编辑:活脱脱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夏耕央视应对小丫 从容解答各项“难题”(图)
下一条:一代“粮王”异乡陷困境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是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山东省车界高峰论坛

-

记者节庆典晚会

-

中国—东盟两会一节专题

-

中国网络媒体安徽行

-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

山东与世界500企业峰会

-

2004年东北亚经济论坛

-

国庆五十五周年专题

-

孔子国际文化节

-

宣传新交法倡导文明行

-

山东人闯关东

-

魅力四川2004有奖游

-

走近章丘百脉泉

-

2004雅典奥运会专题

-

直面奥运冠军

-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