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出生在青岛,8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慧眼选中,去英国天才儿音音乐学校学习,后成为东方第一位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获得者。近日,乘他在北京排练间隙,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继续举办名琴音乐会
除了忙着在世界各地举行音乐会,吕思清最近忙着在美国成立旧金山儿童乐团,他6月2日飞赴美国。他说:“这算是一个普及音乐演奏性质的乐团吧。上一次我在旧金山举行演奏会时,试着挑选了大约30个孩子同台演出,效果不错。儿童乐团成立后,将组织排练一些节目,将来有机会,也会到我们国内进行交流演出。”很久以前,吕思清就有一个想法,要在国内办一所少儿小提琴学校,现在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今年,吕思清还争取继续举办“世界名琴名曲名家音乐会”。名琴音乐会在国内已经举办了四届,在音乐会上,音乐家们演奏使用的,都是难得一见的世界名贵小提琴。吕思清说:“举办这样的音乐会,除了欣赏音乐,也可以让国内观众对名琴有更全面的了解。过去,大家可能对优秀音乐作品、对演奏家都比较了解,但对名琴还不是特别熟悉。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同一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每把琴演奏出来的声音听起来也很不同。熟悉了这些名琴,欣赏起来效果可能更好。”
每次拉《梁祝》都不一样
好多音乐家都演奏过《梁祝》,有人称赞吕思清是唯一能够轻松面对高难度音准并能演绎出一种旖旎江南风情的音乐家。吕思清笑着说:“几乎每次接受采访,一定都会让我谈谈《梁祝》。我觉得,对这支曲子来说,现在跟我已经合二为一了。”
他介绍说:“《梁祝》是现代作品,与我拉的一些古典作品不一样,因为我可以有机会同作曲家交流,这是其他作品做不到的。《梁祝》的作曲家陈钢、何占豪老师,我和他们接触过多次,向他们请教,所以我对这支曲子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把握。”
吕思清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能让演奏打动人心。音乐要通过表演感染别人。有的观众可能从没听过古典音乐,或者不懂古典音乐,但如果听了后说:原来古典音乐也这么好听啊!这一句话就足够了。但要获得这样一句评价,音乐家背后要付出很多,比如包括对音乐结构的剖析、音乐起伏的设计,还包括每一次演出时,灵感的即兴抒发。“正因如此,即使演奏同一支曲子,也不会有两次表演是完全一样的。像《梁祝》,我已经拉过了几百遍,但没有两遍是完全重复的,很多地方听起来都会不一样。因为每次演奏,总会有一些临时的、转瞬即逝的灵感在里面。”
今后会不会尝试自己作曲?吕思清说:“目前尚未考虑过自己创作曲子。因为好的作品太多了,我还没拉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