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丽近日不断出现在各大高校里面,不是为志愿者加油,就是为学子排解心理忧患。一个午后,记者在一座高档写字楼内的马艳丽办公室见到了她,她正在忙,频繁地接电话,手机、座机同时响。她马上要召集公司的相关人员开会,晚上还要赶最晚一班飞机去上海。她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穿着职业套装,而是白色T恤配乞丐仔裤,戴着时尚的手链和配饰,头发松散地扎在一侧,粉黛未施。她说工作中的她一贯如此装扮,舒服、自然。
Mary Ma忍的奢华
2004年,一直站在时尚前沿的马艳丽成立了自己的Mary Ma高级成衣定制公司。这一次,她把眼光对准了少数的高端人群,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打造出属于中国的奢侈品牌。
“我确实有一种使命感,每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视野也不一样,你看到的多了,吸收的多了,就会慢慢体现出来。你看,那么多国外的大牌进入中国,占据很大一部分中国市场,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马艳丽把自己的Mary Ma定位成“隐忍的奢华”——“不是很张扬,但一定是有分量的。我当然喜欢漂亮的东西,这种美要在很多细节上具有震撼力,但它绝对不是看上去就很张扬的。”
“世界上78%的财富掌握在22%的富人手里,把22%的人掌握的78%的金钱作为自己的市场对象是绝对不会赔钱的!”马艳丽从著名的犹太人78∶22黄金分割律看到了Mary Ma的可观前景。
如今,马艳丽的Mary Ma高级定制系列涵盖了晚装、礼服、正装、鞋、包及各种饰品,以“身份和品位的象征”的品牌形象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宠儿。
美丽无关阶层
当今的社会很现实,仿佛美的权利也被金钱左右了。没有钱,如何奢谈美丽?但在马艳丽看来,美丽并不是富人的专属品。
“这是事实,但也不能那么极端。不能因为穷,就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漂亮一点,漂亮有很多种,你没有钱买好的衣服穿,但是可以穿得很整齐、很干净。有些人再有钱,穿着再高级的衣服,可整天邋里邋遢的,谁都不会觉得她美的。”
“美的普及非常重要。比如,走在商场里或大街上,看到每个女孩子、男孩子穿衣服都很优雅、很漂亮,你的心情很自然地愉悦起来,这种感觉很微妙。如果看到的人都穿得乱七八糟、跟场合很不谐调,你的心情也会很糟,所以说美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作为时尚中人,马艳丽很欣慰成为一个“美的传播者”,前几日她应清华大学之邀专门就“美”的话题与大学生们座谈交流。
“学生们问我对‘清华无美女’说法的看法,我说这句话是完全没道理的,美女不仅仅是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清华大学的每个女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她们的内在很丰富,完全可以用这句话去反驳那些人。美不全部取决于外表,很多内在的东西综合在一起才能叫美,这种美是最难得的,清华的女生美在丰富、有个性。”
有时间陪女儿是最奢侈的
也许是已为人母的缘故,从前风风火火的马艳丽多了分女人的柔美和细腻,对“母亲”二字也有了切身的体会。
“我很愿意担任幸福工程的形象大使,我自己也是母亲,这种体会很深刻。小时候穷,穿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长大之后,虽然有能力、有条件给妈妈买好衣服穿了,但自己内在的本质是改变不了的。当你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去帮助她们,因为你知道也理解她们的痛苦。其实这种感觉不用说太多,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这样的事,也愿意去做这样的事。”
作为时尚人物,马艳丽是“美的传播者”;作为母亲,马艳丽是“爱的传播者”,她不仅让自己周围的朋友都美了起来,而且也让她们开始关注西部的贫困母亲。
做了母亲之后,马艳丽不否认她的“女人味”越来越浓,周末,她尽量跟女儿在一起,或者开车带女儿出去兜风,或者陪她去上“亲子班”。“如果在国内出差四五天,方便的话我一定会带着她;如果不带她,就速去速回。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开心,你跪在地上找衣服,她会骑到你身上,搂着你的脖子跟你玩,那种感觉蛮享受的。”
“现在对我来说,最大的奢侈就是能有时间陪女儿,带她去度假,但真的很难做到。”这是马艳丽由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