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的新片《梦想照进现实》在全国公映后,反响不一,有人说对白过多,还有人说看不明白,而徐静蕾则直言这部片子是拍给影视圈里的人看的,她认为,尽管这部片子看的人不会太多,但对她而言“小众也是众”。
观众可能没兴趣看这类影片
记 者:首映式之后,有关这部影片的评论已经出来了,有人把它定义成“话剧电影”,你觉得合适吗?
徐静蕾:我觉得它跟话剧电影还不太一样。话剧完全是靠演员在舞台上控制整个节奏,虽然导演之前已经排练好了,但是上台以后就全留给演员了,而电影最终还是依靠导演通过后期剪接控制演员和整体节奏。
记 者:张扬导演说这是你技巧掌握得最娴熟的一部电影。
徐静蕾:我自己也这么觉得。其实这部电影是我导演基本功往扎实走的一次重要体验。这个片子很考验导演的功力,你不能玩任何花活去忽悠大家,你只能用最实在的所谓功底的东西去完成一个半小时的内容。我觉得这个片子能拍好,就没什么片子拍不好了,肯定都比它简单。
记 者:具体说,在一个房间里,两个演员从头到尾聊上100分钟还得不闷,要怎么做?
徐静蕾:首先剧本得非常精彩,对白非常精彩,对于导演来说,其实就是控制节奏,在同一环境下气氛的转变,这些都是很细微的,比如我用光影的变化,用音乐的变化,从表演节奏、从剪辑节奏上来控制整体的节奏。
记 者:你自己对这部影片是怎么定位的?
徐静蕾:我觉得凡是有一定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人都可以看它。它讲的是一个人在转折期对生活的思考,但又因为它的形式、它的格局,大多数观众可能没兴趣到电影院看这类影片。
能赚钱就是商业电影
记 者:还记得一年半以前,你曾经说过想自己拍一部电影,当时是否想到要拍这部片子?
徐静蕾:我经常会突然盲目地觉得,自己弄个电影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吗?又不是搞科研,我就不信我做不成,于是我就做了。电影虽然既是商业,又是艺术,但毕竟有规律在里面,即使暂时做不好也没关系,你收获了经验,这是比成功更大的一笔财富。
记 者:《梦想》前期拍摄的时候一直没动静,但到了这个月,你捐书、代言、发新歌、当评委,这些都在你的计划当中?
徐静蕾:这的确都是我们之前设计好的,我觉得能赚钱的电影就是商业电影。我觉得一个电影做太长线的宣传没有用。我们的想法就是在之前一个月狂做宣传,或者说我们把6个月的钱放到一个月花,攻势一定更猛,这个策略现在是不是成功,我还不知道。
记 者:从现在的观众反馈来看,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态度十分鲜明,你想过吗?票房要是惨败怎么办?
徐静蕾:我觉得票房不会很惨,因为就我投入而言,它还是会很有关注度的,我现在只想会不会有奇迹发生,会不会卖个几千万。我一直是个对自己了解很清楚的人,这个戏能有两三百万票房就行了。这部戏我除了做一个导演,也在想怎么发掘一部电影的商业价值,一两万我们也不嫌少,现在虽然不多,但是这个架子要搭起来。
这个手艺谁也拿不走
记 者:虽然说《梦想》是你运作得最为成功的一部影片,但是我还是很好奇你怎么会干这么小众的事儿呢?
徐静蕾:我做什么事儿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过得充实和有意思。我不觉得小众怎么了,小众也是众,我相信这个片子一定有人喜欢看,这部戏就花了这么些钱,所以我有小众也就够了,我也不希望拿大片忽悠大家,人家一进影院就会觉得上当受骗。
记 者:你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达到了吗?
徐静蕾:我想得到的我都已经得到了,这就是在导演工作上我又进步了很多,别人给的所有的荣誉都是虚的,只有自己进步了才是最实在的,手艺人,这个手艺谁也拿不走。技巧运用,表达方式,整体节奏的把握,我都进步了,这就好像打游戏机,人家一上来都从第一关玩起,我直接从第七关开始。
记 者:观众反馈完全不在你的结果范围内?
徐静蕾:我关心,但是我不担心。我已经不去想这件事了,每个电影都一样,在电影院放了,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一定是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好像一个孩子已经长大了,我已经完成我的抚养义务了,现在就让他自己去面对人群吧。